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貴州要聞

黔東南鎮遠古城:千年底蘊孕育文化之魂

2024年05月17日09:07 | 來源:貴州日報
小字號

五月的鎮遠古城,呈S型蜿蜒曲折的㵲陽河穿城而過,碧波蕩漾,藍天倒映,北岸為舊府城,南岸為舊衛城,遠看好似一幅太極八卦圖。

鎮遠,一個擁有2000多年悠久歷史的古城,新中國成立后,也曾是地區專署、黔東南自治州州府所在地。歷史文化積澱厚重,1986年被國務院命名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獨特的歷史風貌遺存與深厚的人文底蘊相融合,傳承了歷久彌新的山水文化風韻。

歷史根脈彰顯城市靈魂

一座城市,有歷史才有底蘊。

自宋代賜名鎮遠州,為黔東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軍事重鎮,“鎮遠”這一名字便沿用至今。

鎮遠地處大西南絲路要道,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素有“滇楚鎖鑰”“湘黔咽喉”之稱。明清時期的碼頭就有十多個,凡是從雲南、四川過來的馬幫貨物,必須在這裡報關后,才能上船運往湖南、江浙、沿海等地。

這裡是中國近代重工業的發祥地之一,啟建於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的青溪鐵廠是近代“洋務運動”的產物,“天字一號”鋼錠至今存放於鎮遠博物館。

這裡也是紅色景點聚集地:中共貴州省工委鎮遠支部活動舊址,中共早期黨員和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周達文同志的故居,具有國際主義意義和愛國主義教育意義的“和平村”舊址。

1956年7月23日,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在鎮遠正式宣告成立。1958年12月,州機關從鎮遠遷至凱裡辦公。

“歷史既是發展的見証,又是珍貴的具有重要價值的文化資源。鎮遠博物館分歷史、名人、建筑三個板塊展現200件文物,博物館的建筑本身也是歷史文物,這些歷史成就了鎮遠的今天。”鎮遠博物館館長吳高爽說。

文化元素融入城市血脈

一座城市,有文化才有內涵。

㵲陽河上波光粼粼,與游船相映成趣﹔深深窄窄、彎彎曲曲的小巷裡,時光靜謐﹔青磚黛瓦、高封火牆、飛檐翹角、雕梁畫棟,依山傍水的古典韻味仿佛在訴說歲月的源遠流長。

古城有八大會館、四洞、八祠、九廟、十二碼頭、府衛古城垣、吳王洞、四宮殿、古井、古戲樓等名勝古跡近200多處。從周達文故居、和平村、天后宮、古民居古巷道、古碼頭至祝聖橋到青龍洞,都是鎮遠特有的文化元素。

古老的建筑,各個細節都精雕細琢,讓城市文化建設和市政建設相統一,從而提高市民對城市的認同感、幸福感。歷史文化融入城市血脈,融入百姓生活,不僅陶冶市民情操,還提升了城市軟實力。

“報京三月三”又名“播種節”,俗稱“討蔥節”,是鎮遠縣獨有的少數民族傳統節日,距今已有300余年的歷史,2014年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三月三”既是一個以“蔥籃為媒”的侗族情人節,也是一場民族文化傳承展示的盛宴。

享有黔中“龍舟之鄉”和“龍舟文化發源地”等美譽,每年端午賽龍舟是鎮遠最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動之一,已成為全縣群眾參與的體育運動和民族文化活動盛會。

“今年端午節,鎮遠將舉辦民體杯全國龍舟獨竹漂比賽暨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鎮遠第四十屆賽龍舟文化節。賽龍舟文化節期間,不僅有近百支隊伍、幾千人參與劃龍舟,還有12個鄉鎮組成的數萬人的文藝踩街游行。”鎮遠縣龍舟協會秘書長、賽龍舟非遺項目傳承人張國權介紹。

盛大的賽事及文化活動既保存了傳統的龍舟文化活動方式,又展現了新時代的精神風採。鎮遠賽龍舟2011年被國務院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文旅融合綻放迷人光彩

活化賦能,古城綻放新光彩。

豐富的歷史底蘊,多元文化的交融、碰撞,讓鎮遠成為現代的煙火氣城市,文旅融合更“喚醒”了千年古城。

“鎮遠古朴安靜的山水建筑和絢爛變幻的夜色華彩城非常美麗,獨特的民俗文化也讓我留下深刻印象。”浙江游客周艷艷說。

近年來,鎮遠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認真做好“文旅融合”這篇大文章,強化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深挖文化遺產價值潛力,打造並形成了包括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鎮遠﹔國家5A級旅游景區——鎮遠古城等12張國家級文化旅游品牌。

加強以苗繡、侗繡、雕龍頭等為代表的非遺技藝展出,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深挖王陽明紫陽書院布道、林則徐“四過”鎮遠、田氏土司文化等歷史傳奇故事和“元宵鬧花燈”“賽龍舟文化節”等民俗民間文化,以及“三月三”討蔥節、“八月八”嗩吶節等民族傳統文化,讓歷史名城綻放迷人光彩。

鎮遠集歷史文化、自然風光、民族風情為一體,旅游資源豐富,被世界旅游基金組織稱為“返璞歸真、回歸自然”的世界十大最佳旅游勝地之一,被聯合國國際旅游組織稱之為“人類疲憊心靈的最后家園”,被亞太旅游聯合會評為“中國低碳旅游示范地”。

山、水、城、亭、橋融為一體,鎮遠流光溢彩,璀璨如畫。根據騰訊位置大數據顯示,2024年春節國內古城/古鎮熱度Top10,鎮遠古城排第五位。2023年,鎮遠接待游客820.09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91.81億元。(李麗)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