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貴州要聞

黔東南榕江:讓人魂牽夢繞的大利侗寨【4】

2024年03月23日11:22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3月17日,貴州省榕江縣栽麻鎮大利侗寨的村民使用自來水洗菜。
3月17日,貴州省榕江縣栽麻鎮大利侗寨的村民使用自來水洗菜。

依山傍水而建的村庄古木蔥蘢、翠竹叢生,滿目綠意盎然﹔和藹可親的村民淳朴善良、熱情好客,讓人賓至如歸﹔古色古香的青瓦木屋,任時光流逝、春去秋來,守護著眾生安寧﹔光潔如玉的石板巷道,延伸著侗寨的夢想,讓游子從此走向世界也時時魂牽夢繞……這個古朴和諧、鄉愁滿滿的村庄,叫大利侗寨。

大利侗寨坐落於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栽麻鎮。3月17日,從榕江縣城驅車半小時來到大利侗寨的高處,放眼望去,整個遠離城市喧囂的寨子群山環繞、森林密布,陣陣雞鳴狗吠,幾處炊煙裊裊,更彰顯出這是一片難得的淨土。環視周圍,溯溪而建的吊腳樓鱗次櫛比、錯落有致、氣勢不凡。由於長期與世隔絕,大利侗寨的建筑基本保持了侗族傳統的木屋風格,統一的色調,鑲嵌在大山之間,極為震撼。

一條小溪經遠山而來,從寨子中淙淙流過。溪水之上,幾座風雨橋久經滄桑。這些少說百年歷史的“老物件”,雖然沒有精心雕琢和裝點,但深沉的木質色調之間,古朴而簡單的造型,使其更顯氣韻十足。長期以來,村民迎來送往,日常交際,都沒能離開它。當然,風雨橋更是幾多游子思念家鄉的切入口。

當走在侗寨用鵝卵石鋪就的道路上,似乎能從上面“看見”時間的輪廓。清乾隆年間修建的石板古道,已經磨得光潔如玉。用鵝卵石鋪就的巷道,也別具一格,除了有按摩腳底的作用,也能排水、防滑幾不誤。當然,石板、石頭最初都是粗糙的,經過一天天的行走,終才被磨得如此光亮。就像這座世外桃源般的村庄,多年的待字深閨,現在終於發出了更多屬於自己的光芒。

游走村寨中,隨時可以見到村民們制作非物質文化遺產手工藝品,而今保留著的這些傳統技藝,婦女們都是用村中的紡車、織布機、染缸等古老的工具進行紡織、蠟染、刺繡、豆染等。

在大利侗寨,鼓樓、古樹、古井、老人、孩童、游客……隨便定格,都是一幅唯美的畫面。隻因為這裡擁有人們對一個傳統古村寨最直接的見証和最完美的想象。而這裡的時光也似乎不同於他處,節奏雖慢,卻異常美好。

一處處,皆鄉愁﹔一幕幕,共美好。大利侗寨的群眾勾勒了村落的自然面貌、描繪了村落的歷史足跡、記錄了村落特別故事,展現了村落的獨特神韻。

近年來,大利侗寨分別被評定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傳統村落。2013年,大利侗寨古建筑群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留住鄉愁、更好推動“四在農家·和美鄉村”建設,大利侗寨作為最小的社會單元,群眾與生俱來就能自然地“為鄉村述史,為鄉愁立心”,他們涵養、培植和賡續了農耕文明、鄉風文明,充分展現了侗族文化的獨特魅力。(圖/文 王純亮)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