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貴州要聞

習水:呵護生態“顏值” 提升發展“價值”

2024年02月21日22:51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初春暖陽,從箐山頂眺望晨霧漸漸散去的習水城區,陽光溫柔,遠山如黛﹔駕車行駛在山水田園風光的飛鴿景區裡,色彩斑斕的河谷闊葉林,郁閉幽靜的森林浴場,一路沁人心脾﹔觀光、度假、娛樂,在以綠為底的避暑旅游產業和生態農業裡,綠意盎然中處處彰顯經濟發展的勃勃生機。

箐山公園。

箐山公園。

這是生態環境“高顏值”和經濟發展“高質量”協同並進的習水生動實踐。

作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習水縣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道路,依托得天獨厚的綠水青山資源,奏響新時代生態綠色發展之歌,讓生活在綠洲紅城的人們,盡享“生態紅利”。

植下一片綠 生態“顏值”濃

最是一年春光好,植樹添綠正當時。2月18日,春節后上班第一天,習水縣領導干部帶頭履“植”,滿城擁翠,綠意濃濃。

揮鍬鏟土、扶樹正苗、培土踩實、提水澆灌,在大家的密切配合下,一株株新栽下的大樹茶迎風挺立,煥發出蓬勃生機和綠色希望,這樣熱火朝天的植樹造林場景在習水隨處可見。從10年前種下的第一棵樹苗開始,每年的新春節后,植樹都成為了習水開啟新一年篇章的良好傳統和自覺行動。

2月18日,習水縣植樹活動。

2月18日,習水縣植樹活動現場。

2019年以來,習水就把“生態立縣”列入發展戰略中,力求將生態文明建設貫穿於經濟社會發展全領域、各環節。用“兩山理念”檢驗管林護綠的初心使命,在敢闖敢試中樹立了體系治理的改革旗幟,制定了《習水縣城市森林建設總體規劃》《習水縣林地保護利用規劃》等中長期規劃﹔組織全縣人民綠化山川,聚焦打造國家箐山森林公園,東風湖濕地公園,實現“推窗見綠、出門進園,綠樹成蔭、花香四溢”。

習水縣東風湖濕地公園。

習水縣東風湖濕地公園。

數據顯示,2015年以來,全縣共造林總面積64.4萬畝,其中,干部群眾義務植樹造林5.7萬畝,實施新一輪退耕還林36.5萬畝,其他工程造林22.2萬畝。參加義務植樹干部達2.5萬余人次。森林覆蓋率從2015年的53.5%增加至63.22%。先后獲得“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全國森林旅游示范縣”“貴州省森林城市”。共建成城市公園6個,建成區綠地率達38.99%,城區綠化覆蓋率達41.85%,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4.96平方米。“出門見綠”已經成為全縣人民生活的“標配”,也讓“公園裡”的城市活力倍增。

青山有人管 綠樹有人護

2023年4月26日,習水縣發布總林長令——《關於切實加強森林資源保護發展工作的令》,全力做好“造好林、護好林、營好林”三方面的工作任務。

為切實保護森林資源和生態環境,近年來,習水縣探索實踐“林長制”工作模式,堅守生態紅線,筑牢保護防線,以林長制帶動生態建設再上新台階。

通過建立縣、鄉(鎮、街道)、村三級林長體系,明確了林長名錄及責任區域,壓實工作責任,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責任體系,將全縣278萬畝林地、7個自然保護地和3個國有林場全部列入縣級林長管控重點,切實做到“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樹有人護、責有人擔。”

護林員巡山。

護林員巡山。

2021年以來,共開展縣、鄉、村三級林長巡林10424人次,其中:縣級林長巡林333人次,鄉級林長巡林3604人次,村級林長巡林6487人次。常年選聘1800多名護林員常年開展巡山護林、監測森林火災與林業有害生物,管護與監測網絡基本形成。

守好滿山綠 換來“林下金”

2023年,對於三岔河鎮大壩村花椒種植大戶何德銀來說,是一個豐收年。過去一家人靠外出務工和種植傳統農作物過活,近兩年,在相關政策的扶持下開始嘗試發展花椒種植,隨著花椒的豐收他家的收入也是年年攀升,成為全鎮返鄉創業就業代表之一。

10年來,習水大力培育林業長效產業,發展花椒產業20萬畝、方竹8萬畝、大樹茶3萬畝、蜜柚2萬畝,退耕還林“退”出了產業,“還”回了綠水青山,先后獲得“中國厚朴之鄉”“中國古茶樹之鄉”稱號。

習水縣二裡鎮井壩村林下種植馬桑菌。袁賽英攝

習水縣二裡鎮井壩村林下種植馬桑菌。袁賽英攝

在三岔河鎮,通過“以長帶短、以短養長”的方式,花椒套種頭花蓼800余畝,達到長短結合的科學種護格局,實現優勢互補,進一步拓寬群眾增收渠道。

在馬臨街道,通過統籌規劃了600畝林地發展林下經濟,因地制宜發展馬桑菌產業,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

在隆興鎮新光村葡萄地裡套種的南瓜,喜獲豐收﹔程寨鎮石門村枇杷樹下套種的時蔬,蔬果飄香﹔民化鎮豐壩村柚子地裡套種紅薯,碩果累累……

全縣林業積極探索從“砍樹經濟”向“看樹經濟”轉型,立足資源稟賦,大力發展林下經濟,2023年全縣發展林下經濟利用林地面積91萬畝、綜合產值7.54億元,實現資源保護和林農增收雙贏,打通了山區林農“靠山吃山”的可持續發展路徑。

以綠興產 以綠興旅

水上公路、飛鴿雲海、丁山田園,是習水北部片區名氣最大、最為深入人心的景觀景點,好山好水好空氣是大自然賦予習水的獨特魅力。習水以“美麗資源”發展康養產業,以康養產業反哺“美麗鄉村”,圍繞“康養副中心”寨壩鎮為核心,習水飛鴿生態旅游度假區從無到有,從弱小到壯大,經過十多年的持續發展,真正做到了以綠水青山賦能生態經濟發展,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良性循環。旅游直接或間接從業人員達到4505人,實現旅游綜合收入3.2 億元。

飛鴿景區林海。

飛鴿景區林海。

近年來,習水縣以綠色發展為理念,休閑生活為核心,自然風貌為依托,堅持生態發展,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優勢,探索出一條獨具特色的旅游產業發展道路。

前往中國丹霞谷袁錦道“四十八坊”探秘早期工業文明、千年土城尋古鎮記憶、土河苗鄉體驗少數民族風情,大坡田壩村民宿感受濃烈的鄉愁氣息……習水以綠作底,利用資源稟賦、生態優勢、地域特色,開啟全域旅游高質量發展。

如今,習水正以厚植中國式現代化習水實踐的生態底蘊為引領,奮力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出新績,將“綠色”底色越擦越亮,持續提升經濟發展的“含金量”。(文/圖 羅婷婷、張川)

(責編:吳鋒、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