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南明區視窗

2024年南明區為民辦“十件實事”擬辦項目出爐

2024年02月05日16:31 |
小字號

2月4日,貴陽市南明區第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省委會場開幕,聽取了南明區人民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指出,2024年要用心用情辦好民生實事。

2024年南明區為民辦“十件實事”擬辦項目

一、增加基礎教育公辦學位

(一)新建、改(擴)建中小學、幼兒園6所,新增學位4800個

建設華潤置地九悅小學(南明小學分校)、華潤置地九悅幼兒園(貴陽市第十一幼兒園分園)、貴陽市第三幼兒園分園、誠景尚城小學、南明區花果園第二小學(夢花校區)、南明區花果園第五小學項目6個,新增學位4800個。

(二)創建省級示范幼兒園1所

將南明區小碧幼兒園創建為省級示范幼兒園,通過人才隊伍建設、制度建設、園務管理等方面的打造,不斷提升我區幼兒園辦園水平和質量。

(三)普通高中招生擴招1個教學班40人

2024年甲秀高級中學預計擴招一個教學班40人,強化基礎教育提質增效,進一步滿足市民群眾就讀普通高中需求。

二、提升基層醫療服務水平

(一)永樂鄉羊角村衛生室提質改造項目

提升永樂鄉村衛生室醫療水平,改造面積100平方米,為轄區村民提供更便捷的基本醫療服務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二)提升2個基層醫療機構“醫養結合”服務能力

依托優質醫療資源優勢,深入推動“醫養結合”發展,提升2個基層醫療機構“醫養結合”服務能力,有效促進南明區醫療養老事業融合發展。

三、提升老幼服務水平

(一)建成2個社區養老服務站

建筑面積1610平方米,建成后可服務周邊2700位老年人,進一步完善南明區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加快構建覆蓋城市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網絡體系。

(二)65歲及以上老年人免費體檢

為全區6萬名65歲及以上老年人免費體檢一次,有效保障老年人身體健康。

(三)建立南明區托育綜合服務中心

依托兒童醫療服務資源優勢,深入推動“醫育融合”發展,建立南明區托育綜合服務中心,為轄區已備案托育機構提供專業指導,扎實推進南明區托育服務事業發展。

四、加強就業服務保障

強化就業優先政策,著力穩崗擴崗,扎實做好各類重點人群就業工作,完成城鎮新增就業3.78萬人,推動南明區高質量充分就業。

五、提升交通安全治理效能

(一)花果園“微巴”專線項目

促進軌道三號線交通接駁能力提升,解決花果園片區居民出行“最后一公裡”問題,方便轄區居民外出工作、上學、就醫、娛樂購物需求。

(二)花果園區域電子抓拍設備更換項目

在花果園購物中心區域更換安裝電子抓拍系統,解決花果園區域電子抓拍設備老舊問題,覆蓋面積3.2平方千米,保障轄區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提升居民安全感和幸福感。

六、打造生態宜居生活環境

(一)創建10個園林式居住區(單位)

在全區范圍內創建10個園林式居住區(單位),提高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管理水平,改善人民群眾居住環境,提升城市品質,豐富完善城市綠色空間體系。

(二)建成1個口袋公園

建設面積為4500平方米,建成后可讓周邊居民有更好的休閑區域,滿足市民生活需求,提升獲得感、幸福感及安全感。

(三)打造南明區西湖路低碳宣傳教育試點

利用南明區西湖路的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優勢,在南明小學和南明實驗幼兒園開展低碳宣傳教育試點工作,培養師生的環保意識,推廣低碳生活理念,培養環保小衛士,促進低碳理念深入轄區群眾心中,走進群眾生活。

七、提升公共文體惠民服務水平

(一)建設全民健身場地設施24個

建設全民健身場地設施24個,提升公共健身設施覆蓋率。其中,全民健身路徑10個、多功能球場(含籠式足球場)2個、智能健身驛站1個、村民健身廣場1個、適老化體育健身設施(室內、外)5個、國球進社區、進公園項目5個。

(二)延長1個公共體育場館向社會免費或低收費開放時間

向社會免費或低收費開放時間,由“每周不少於35小時”延長到“每周不少於45小時”,具體位置為雙龍生態體育中心,推進公共體育場館開放力度穩步提升。

(三)建設環城健身步道14公裡

建成健身步道14公裡,覆蓋新華路街道、興關路街道、油榨街道、水口寺街道、雲關鄉、二戈街道、西湖路街道沿線。

八、強化疾病預防救助服務

(一)建成5個智慧衛生急救站

在重點場所新增5個智慧衛生急救站,覆蓋2萬人,配合“心肺復蘇”技能普及,全面提升公眾的自救互救意識和能力,提高市民在面對心腦血管急症、意外傷害、突發事件時的綜合應對處置能力,提高急危重症的搶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二)35歲以上常住居民高血壓管理服務

為全區5萬名35歲及以上常住居民免費測量一次血壓、提供至少4次面對面隨訪,有效保障轄區居民身體健康。

九、暢通出行微循環

(一)打通2條“斷頭路”

打通2條斷頭路,進一步完善局部區域路網,暢通微循環,緩解區域交通壓力,方便周邊群眾出行。

(二)新增2500個停車位

新增2500個停車位,進一步提高停車位的總量供給,推動解決市民停車難問題。

十、提升低弱保障水平

(一)穩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標准和特困供養標准

穩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標准,按照低保標准的1.6倍穩步提高特困供養標准。

(二)完成困難重度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

根據殘疾人需求,因人而異、因地制宜,制定個性化改造方案,對困難重度殘疾人家居環境通道、廚房、衛生間等進行無障礙改造,方便殘疾人日常生活及家庭成員照料,提高殘疾人家庭融入社會能力。

(三)保障有需求的智力、精神等殘疾兒童接受康復救助400名以上

按照24000元/人·年殘疾兒童康復訓練救助標准,康復救助服務智力、精神等南明區殘疾兒童400名以上。(申璐曼)

(責編:李永馨、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