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謨:法治賦能基層治理 澆筑民族團結之花

“我們今天來調解你們雙方的矛盾糾紛,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要互相包容、互相體諒……”這是望謨縣蟠桃街道蟠桃園社區和當地司法部門現場調解的畫面。
趙進華和羅阿國同為社區新市民,前幾日,晚上休息時住在樓上的羅阿國用東西敲打地板發出響聲,導致樓下的趙進華無法好好休息,倆人互相理論,並發生口角沖突,鄰裡關系日益緊張。為緩和雙方矛盾,社區及時進行調解並讓雙方握手言和。
據了解,為及時化解群眾糾紛,蟠桃園社區創新建立“矛盾糾紛調解室”,由社區黨組織牽頭,組建家庭糾紛、鄰裡糾紛、經濟糾紛等專項調解團隊,並配有法律顧問,面向居民開展政策宣講、法律咨詢、矛盾調解、法律援助等服務。今年以來,蟠桃園社區共接待群眾60余人次,28次矛盾糾紛被成功化解。
“對於‘法律明白人’需要協助調解的矛盾糾紛,我們都會積極參與。”望謨縣司法局公職律師何興庭說,望謨縣司法局還通過送法上門的形式開展法治宣傳,並不定期對各村(社區)的“法律明白人”進行培訓,推動基層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濃厚氛圍。
為從源頭上預防和化解糾紛,望謨縣司法局主動融入鄉村法治建設,從各村(社區)“兩委”班子成員、黨員、致富能手、“五老”人員、人民調解員等人員中,按照村(居)民自薦、村(居)委會遴選、司法行政部門培訓考試等規范步驟選出“法律明白人”,為推進法治鄉村建設提供基層法治人才保障。
“我們社區有5個‘法律明白人’,我們依托‘一中心、一張網、十聯戶’機制進行開展工作,聯戶長進行排查矛盾糾紛,上報到我們網格員和‘法律明白人’一起入戶進行調解,如果調解不成功,我們就及時請求司法部門援助,助力社區和諧穩定。”望謨縣蟠桃園社區黨總支部副書記兼第一支部書記、治保主任楊精說。
望謨縣還在轄區內全覆蓋建設法治廣場,方便群眾學法用法,為群眾提供“人人可學、處處可學、時時可學”的學法環境。
近年來,望謨縣把准鄉村振興法治需求,通過加大培訓“法律明白人”、建設法治廣場、“送法上門”等舉措,推動基層矛盾糾紛源頭化解,讓民族團結進步之花絢麗綻放,為鄉村振興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王艷、黃永福、王自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