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黔東南州視窗

黃平縣翁坪鄉:“小區化”管理,生活垃圾治理群眾自己來

2023年12月23日18:54 |
小字號

提到“小區化”管理,很多人都會不由自主地想到城市小區,盡管業主每年都要承擔一定數額的物管費,但小區環境因此被打理得整潔有序,生活的舒適度也因此得以提升,業主感覺這些錢花得值得。在農村,生活垃圾一直是阻礙環境治理的難題,如何有效根除這一痼疾,讓鄉村變富的同時變美,黃平縣翁坪鄉黨委政府積極探索出了“小區化”管理模式,讓群眾成為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的“主人翁”。

黃平縣翁坪鄉.jpg

黃平縣翁坪鄉。

解決生活垃圾治理這一難題,首先要從思想根源上入手,要將群眾從我是“旁觀者”引導轉變為我是“主人翁”,激發他們自主參與和管理的積極性。翁坪鄉結合鄉情民情村情,逐步探索出了“小區式”治理模式。按照10元/人/年收繳衛生清運費,用於為全鄉的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提供資金保障。

垃圾車卸載垃圾.jpg

垃圾車卸載垃圾。

新街村村民王廷軍的家在公路沿線,他利用便利的條件,開了一個小賣部以補貼家用。夫妻倆每天都會把房前屋后和小賣部的衛生打掃得干干淨淨,每個月都能得到村裡的衛生流動紅旗。每天的垃圾都有專車有專人來清運,花小錢能換來干淨整潔的居住環境和舒心愜意的小日子,王廷軍說這很值得。

“現在今年衛生費平均每家給人10塊錢,還是劃得來的,現在我們每天打掃衛生就拿到垃圾箱去倒,每天垃圾車就來拉,現在街上都打掃得干干淨淨的,每家基本上都是一樣打掃干淨。”如今的新街村,不僅僅是王廷軍一家,其他村民的房前屋后和村裡的正街背巷,到處都是干干淨淨的。

垃圾倒入垃圾箱.jpg

垃圾倒入垃圾箱。

新街村黨支部書記王廷花介紹,新街村主要通過以下方式來做好環境衛生工作。“第一就是開群眾代表大會、黨員大會,還有村干入戶宣傳環境衛生動員,第二種方式就是每個月進行環境衛生較好的家庭來發放衛生流動紅旗,還有一些小禮品進行獎勵,通過這幾種方式之后,這個村民的環境衛生意識得到了提升,新街村的環境衛生得到了全面的改善。”

清掃地面.jpg

清掃地面。

何群弟是翁坪垃圾中轉站工作人員,她每天的工作就是嚴格按照垃圾處理程序,將各村清運來的生活垃圾進行集中處理。她告訴筆者,無論刮風下雨,陰晴雨雪,她都會按時來到這裡上班,因為全鄉的垃圾都要在這裡集中處理。作為翁坪村的一員,看到自己的工作能為父老鄉親創造舒適干淨的生活環境,她覺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每天的工作就是把整個翁坪鄉的垃圾中轉到我這裡,然后在轉運出去,每天的工作就是打掃環境衛生,平均每天平時5到6車垃圾,過年過節我們20,或者乃至20多車垃圾,工作是比較辛苦,但是給村民和大家帶來很好的環境衛生,我們願意。”中轉站工作人員何群弟說道。

清掃地面垃圾.jpg

清掃地面垃圾。

如今,“小區化”管理生活垃圾模式讓翁坪鄉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進入了一個新台階,全鄉環境衛生狀況也實現了舊貌換新顏。

一直以來,翁坪鄉始終把各個村寨當做一個物業小區來管理,引導各村落實用著必付費的工作機制,將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列入村規民約,有效化解因資金不足,工作難以運行的窘境,切實提高群眾的自我管理意識,有效形成垃圾清運隨叫隨到的長效機制。(圖/文 楊琳、潘家平、張平、楊昌林)

(責編:潘佳倩、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