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

“黨建”領航下的“伙計干部”

2023年12月23日10:36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干部自稱“伙計”,來服務群眾,提升基層治理水平。這樣的事,就發生在黔南州荔波縣瑤山瑤族鄉。2010年開始,瑤山鄉黨委、政府就提出“伙計干部”理念,村干部主動把自己當成瑤族同胞的“伙計”,搞衛生、解難題、傳技術……短短幾年時間,就針對民生保障、精准脫困、社會管理等推出了多項基層治理的方法與機制。

同時,通過在轄區內建立完善“一中心一張網十聯戶”三位一體綜合運行體系機制,從根本上提升基層防范化解矛盾風險的能力,構建起了上下聯動、左右協調的基層社會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在近期公布的全國新時代“楓橋經驗”優秀案例中,荔波縣瑤山瑤族鄉推出的“3+6+N”基層治理工作法也名列其中。

1 圖為夢柳布依風情小鎮.jpg

夢柳布依風情小鎮。樓樂天攝

“黨建+旅游”的生動實踐

“我來自北京,你們這裡很有特色,在游覽瑤山古寨景區中,你們對我們特別熱情、關照,晚上的篝火表演節目也講解得很仔細,謝謝你們!”日前,在瑤山古寨景區內,北京游客牛彥軍正在對身穿“瑤族特色”服裝的導游表達感謝。

瑤山古寨景區地處荔波縣瑤山瑤族鄉瑤山村,是以展示瑤族文化為主的人文景區,自然村寨保存完好,獨具特色的白褲瑤文化在貴州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再生性,是世界民族文化的瑰寶。

2 圖為夢柳衛士聯合公安民警深入村組在景區開展普法宣傳.jpg

夢柳衛士聯合公安民警深入村組在景區開展普法宣傳。樓樂天攝

作為曾經貴州極貧的“三山”地區之一,近年來,荔波縣瑤山村以黨建為引領,結合村情探索“村企共建”模式,通過“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工作法,不斷激發群眾內生動力。同時,通過積分管理,志智雙扶,調動群眾參與景區、村寨衛生管理的積極性,徹底改變村寨內臟亂差現象,成功將瑤山村寨變成4A級旅游景區。

“瑤山村的成功來之不易,這些年我們在基層治理上花了很多的功夫。一方面我們組建了由村‘兩委’、景區工作人員、黨員代表、群眾代表等組成的‘景區管委會’,負責景區重大事務的協商議事。另一方面負責運營景區的瑤山古寨公司將村庄綠化保潔、場景展示、安保維穩等方面,以勞務外包的方式交予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統一運營管理,助推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對此,瑤山村黨總支書記謝玉明說,“此外,我們還利用村寨景區為鄉村旅游產業發展帶來的分紅收益,建立差異化利益分配機制。建立‘勵志超市’,讓村民通過參與村級事務獲得積分到‘勵志超市’兌換相對應的獎勵,使全村和景區初步形成了‘寨有特色、產業興旺、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村落新格局。”

3 圖為瑤山古寨景區《瑤山·瑤人》表演。.jpg

瑤山古寨景區《瑤山·瑤人》表演。樓樂天攝

通過“黨建+旅游”的基層治理模式,瑤山村走出了一條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旅游扶貧之路,成為荔波對外宣傳的一張靚麗名片,也讓當地瑤族群眾成功脫貧,成為了奔富典范。

“夢柳衛士”的培育發展

華燈初上,坐落在大小七孔5A級景區東門的夢柳布依風情小鎮的夜生活才剛剛拉開序幕,燈火通明的商鋪、人流如織的街道、不絕於耳的叫賣聲興盛繁榮。

在這裡,每天晚上的19-21點,戴著“夢柳衛士”袖標的義警隊員們會准時開展巡邏。一旦發現有兒童靠近危險區域,他們會趕緊過去提醒家長。如果有游客找不到路,他們也會暖心指引。

4 圖為瑤山古寨景區瑤族長桌宴.jpg

瑤山古寨景區瑤族長桌宴。樓樂天攝

“感覺很棒,服務太及時了,為他們點贊。”住在夢柳小鎮的廣西游客黎穎潔說,自己白天游玩小七孔景區,晚上想和伴侶去瑤山古寨景區觀看演出,對乘車路線不熟悉,正是有了義警隊員的引導,為她解決了難題。

據了解,“夢柳衛士”的前身是2017年成立的夢柳執法大隊,由於小鎮上商戶林立,95%以上的店鋪都是由搬遷戶出租給外地商家開展經營,因此以往矛盾糾紛也多有發生,“夢柳衛士”便應運而生。“自從有了這支隊伍,我們這每年的矛盾糾紛數量從100多件下降到了30件左右。”高橋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蒙文高說,下一步,他們還將持續加大對“夢柳衛士”的扶持力度。

除了吸納培育志願隊伍,實現當地群眾的自我服務、自我管理以外,近年來,瑤山瑤族鄉還緊扣“一中心一張網十聯戶”工作要求,重點圍繞黨建引領、服務群眾,推出了“一圖一牌一本一群一點一會”的“六個一”聯戶治理模式。

如今,各村都組建了“聯戶交流群”,吸納包村領導、村“兩委”成員、網格長、網格員、聯戶長、村警、包村警長等人員,平時在群內發布合醫養老、交通安全、森林防火等宣傳內容,暢通干部與群眾交流溝通的渠道。通過貼近群眾的方式,開展矛盾糾紛化解、反詐知識宣傳、意見建議收集等,提升社會治理的基層“抓力”。

5 圖為瑤山古寨景區群眾盛裝迎客.jpg

瑤山古寨景區群眾盛裝迎客。樓樂天攝

瑤山模式的治理成效

如今,瑤山瑤族鄉的各個村落,在基層社會治理中不斷開拓思路,推出了多項創新舉措,逐漸形成了“3+6+N”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模式。

首先是建強“三個堡壘”,鞏固治理保障。“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提高基層治理效能,關鍵是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把基層治理的智慧和力量整合起來。這“三個堡壘”指的就是通過鄉黨委總攬、黨支部領導、黨小組監督,把基層治理的智慧和力量整合起來,推動協調高效地解決各種治理矛盾和問題。

其次創新“六個抓手”,健全治理機制。瑤山瑤族鄉推行“六個一”聯戶治理模式,引導各村治理工作有方向、有載體、有平台。就拿“一本”來說,鄉級統一制定了《瑤山瑤族鄉聯戶長工作記實本》,聯戶長人手一本,採用條款式記實的方式,把聯戶期間辦理了哪些實事好事,解決了哪些具體問題都登記在冊,增強聯戶長身份感和使命感。

6 圖為瑤山古寨景區篝火晚會.jpg

瑤山古寨景區篝火晚會。樓樂天攝

最后是自選“N個動作”,提升治理水平。堅持規定動作和自選動作相結合,以改革的思維和理念抓治理。如高橋村夢柳小鎮推行的“365”治理模式、瑤山村推行“361”治理模式等,無不是通過將所有資源整合起來,實現有序治理的典范。

下一步,瑤山瑤族鄉將堅持和加強黨對基層治理的全面領導,堅持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在“3+6+N”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模式基礎上不斷創新,實現“發案少、秩序好、服務優、群眾滿意”的目標,提升居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柏祥意、覃若穎)

(責編:潘佳倩、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