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獨山視窗

獨山:千畝茯苓喜獲豐收 “土疙瘩”變身“致富寶”

2023年12月22日09:20 |
小字號

混石猜良玉,尋苗得茯苓。眼下,正是中藥材茯苓採挖的好時節,獨山縣上司鎮學庄村種植的千畝茯苓迎來大豐收,一個個“土疙瘩”變成了農戶們增收的“致富寶”。

茯苓喜獲豐收。

茯苓喜獲豐收。

清晨,農戶們早早地來到茯苓產業基地,大家拿著鋤頭穿梭在鬆樹林間,分區、分塊採收新鮮的茯苓,刨土、採挖、裝袋、搬運……忙得不亦樂乎,一會兒工夫,一個個棕褐色的“土疙瘩”就在路邊堆成了一座座小“山丘”,歡聲笑語環繞林間,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現在正是茯苓豐收期,需要工人來採收,我們早早地就過來幫忙了,我自己一天能挖五六百斤茯苓,能賺一百多塊錢呢。”採摘工人岑春菊笑容滿面地說,自從村裡發展茯苓產業,種植、管護、採收等每個環節她都參與其中,茯苓產業真正地成為了讓她增收致富的好產業。

茯苓喜獲豐收。

茯苓喜獲豐收。

“茯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胃、止瀉、提高免疫力、促進消化、降低血糖等功效作用,可制成多種中西成藥制劑以及各種保健品,市場前景廣闊。”貴州獨山順益達茯苓種植有限公司總經理歐朝雲介紹道。

據悉,貴州獨山順益達茯苓種植有限公司茯苓種植面積為2800余畝,每畝平均產茯苓600公斤,畝產值可達6000元,年產值達1680萬元左右,帶動就業達160人次,採摘的茯苓主要銷往湖南、安徽等地。

近年來,獨山縣依托豐富的鬆林資源優勢,因地制宜,著力打好生態牌、念好發展經,利用廣闊的林下空間和良好的氣候條件,積極引導村民發展茯苓種植產業,進一步盤活林地資源,增強農民“造血”功能,帶領老百姓走出了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

茯苓裝車。

茯苓裝車。

“茯苓產業是獨山縣林下經濟的重點產業,目前,我們通過‘國儲林+林下經濟’相結合的模式,大力發展林下鬆茯苓,種植面積達1.5萬畝,帶動1600余名群眾就業。”獨山縣林下經濟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戎曉楷說,下一步,獨山將積極申報茯苓產業項目,組織種植戶開展茯苓種植技術培訓,積極招引省外優秀企業,推動茯苓產業發展壯大,切實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進一步助力鄉村振興。(圖/文 覃娜、譚成聽)

(責編:敖嘉鈺、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