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群眾路線貴州實踐】貴州健康職業學院:走好網上群眾路線 走“心”更走“實”
如何充分運用網絡平台,走好網上群眾路線?貴州健康職業學院給出了一份答卷。近年來,貴州健康職業學院切實擔負踐行網上群眾路線的政治責任,積極探索“網絡+”智能治校、暢通網絡訴求渠道、搭建網絡服務平台等措施,傾力將管理“搬上網”、溝通“對上號”、服務“連上線”,賦能學院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2023年,被評為“貴州省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工作優秀案例”。
探索“網絡+”智能治校“見實效”
“我們辦公都運用OA系統,通知、會議發布等學院日常行政辦公管理事項都能夠在‘學習通’上傳送,工作上請假也比較方便,直接在學習通上實現。”貴州健康職業學院輔導員楊慧說道。
近年來,貴州健康職業學院立足信息化時代特征,通過打造“易班”“學習通”等線上平台,讓網絡更好地服務教育教學工作。
通過運用OA系統,貴州健康職業學院快速啟動網上“辦事”大廳,落實校園信息化發展“四個一工程”建設(即一朵雲、一張表、一站式服務、一鍵決策),將辦文、辦事、辦會、通知、收發文、會議管理、信息發布等學院日常行政辦公管理事項搬上網、連上線,實現信息資料“秒傳”、事中審核“秒批”。目前,該系統已支持60余項校務在線辦理。
作為貴州省教育廳明確的貴州省職業教育智慧雲平台試點單位,貴州健康職業學院積極確立試點工作目標任務,把試點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
試點工作開展以來,該校院級層面共召開8次調度會推進試點工作,省專班先后20余次派專家組進行運用系統調研,優化應用系統方案。同時,學校進一步依托智慧雲平台建設的貴州職業學院數字校園規劃,一手抓應用,一手抓基礎設施建設,強化用好省廳統一採購的學工管理系統、教務管理系統、人事管理系統、教科研管理系統、招生就業系統、后勤報修系統、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系統、實驗室安全管理系統、圖書館管理系統、德育管理系統等10個應用系統,完成10個應用系統應用人員的全員培訓,啟動基礎網絡改造升級、數據中央機房儲存擴容,更好地服務於學校教育教學工作。
同時,貴州健康職業學院還專門成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管理領導小組,學院黨政主要領導擔任領導小組組長,每季度召開專題會議,對學院網絡安全工作、校園信息化建設、網絡校務辦理等進行專門部署﹔專門設立信息管理中心和網絡信息監督管理科室,明確專人抓常抓長,真正做到校園政務網上受理、網上辦理、網上反饋。
目前,貴州健康職業學院積極探索“一屏知全域,一網管全局”的智能治理新效能,正在走線上校務服務的“高速路”。
暢通網絡訴求渠道“出實招”
通暢的網上溝通是搭建學校和學生及家長之間“連心橋”的重要舉措。
近年來,貴州健康職業學院堅持把走好網上群眾路線作為聯系服務師生和家長的重要方式,積極拓寬訴求表達互動平台,暢通訴求渠道。
開設信箱“直通車”。貴州健康職業學院通過開設網上書記院長信箱,學院主要領導及時瀏覽信箱信息,查閱師生和家長留言、來信和辦理情況的方式,及時了解師生訴求,為全校師生守護好建言獻策的“自留地”。其中,對排查梳理的典型突出問題,加強督查督辦工作﹔對師生和家長提出的好意見好建議,要求相關部門認真研究、積極採納,並轉化為推動學院發展的政策措施。近年來,學院共處理102起書記院長信箱來信來訪。
拓寬訴求“多渠道”。充分發揮“三微一端”、抖音、快手、QQ群等新媒體矩陣作用,建立留言跟帖平台,暢通網絡留言,明確專人收集師生和家長的反映訴求,並及時反饋回應解決,促進服務管理水平提升,實現“網上交流網下服務,網上問題網下解決”。
打造管理“閉環路”。針對學院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抖音、快手等網絡平台的跟帖和留言,在回應訴求過程中形成學院網絡監督管理科、信息管理中心、各部門各系“發現報告、調度派遣、事件處理、跟蹤核查、評價結案”“五位一體”聯通機制,相關責任部門對留言及時認領、及時交辦,將辦理結果及時回復,讓“群眾線上反映問題皆有回音有著落”形成穩定閉環。
據悉,2021年以來,學院處理各網絡平台后台的留言咨詢回復200余條。
搭建網絡服務平台“辦實事”
走好網上群眾路線,核心在辦好實事。貴州健康職業學院積極為師生搭建各類網絡服務平台,堅持問題導向和效果導向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師生員工的困難事、煩心事,讓大家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將網上群眾路線走心走實走深。
2021年10月,學院“雲就業”平台正式上線,充分發揮“互聯網+就業”作用,建立方便、靈活、准確、安全的數據存儲和管理系統,實現高校與企業、學生之間的高效對接。據了解,2023年以來,學院通過“雲就業”平台,為2023屆畢業生召開了線上雙選會,共有4000余名大學生參加招聘,369家企業入駐學院招聘單位庫。
同時,為促進教師教育教學能力提升,學院搭建各類網上網下賽課平台,實行巡堂聽課制度,考察教師信息化教學手段和技能運用情況,深入一線與教師“掏心窩、拉家常”切實解決他們在教學科研管理中遇到的難題。
對於如何聚力網絡“辦實事”服務平台助群眾獻力解難?貴州健康職業學院基層黨組織通過建立了志願服務、科技特派、義診康復、健康吧等微信群、釘釘群和QQ群的方式,為黨員教師化身主播,與群眾在網上“親密接觸”搭建起一方新平台,落實“群眾點單、社區派單、黨支部領單”要求,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
同時,學院借助“三微一端”、抖音、快手等新媒體高效傳播力,採取圖像、短視頻、動漫等方式面向鄉村振興和聯系點村民宣傳黨的政策、安全防范知識、健康習慣,努力織好服務群眾的“智慧網”。
“凡益之道,與時偕行。”在踐行新時代網上群眾路線中,貴州健康職業學院以務實精神、以厚生理念,全力畫好網上網下“同心圓”,始終做到對待師生和群眾態度不遠、感情不淡、責任不變。(田莉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