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思南視窗

貴州思南:強縣級“龍頭” 活鄉鎮“中樞”穩村級“網底”

思南縣在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中步履鏗鏘

2023年12月11日15:50 |
小字號

如何實現優質資源擴容和均衡布局,讓基層廣大群眾在基層醫療機構就醫獲得感不斷提升?

如何真正實現轄區老百姓“小病不出村,常見病不出鄉,大病不出縣”的就醫格局?

如何實現縣域醫療“縣鄉強帶動基層強,最終實現縣域強”的建設路徑?

……

帶著這些問題,11月9日至10日,筆者驅車趕赴銅仁市思南縣,探究這個深處武陵山腹地、烏江河畔的縣份是如何開展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工作的。

思南縣人民醫院(馬春曉 攝).jpg

思南縣人民醫院。

“思南縣戶籍人口70余萬人,常住人口45.21萬人,其中有近一半人口分布在2000余平方公裡的鄉村土地上。基層群眾看病難、看病貴,根源在於優質醫療資源分布不平衡、發展不充分。”11月9日,思南縣衛生健康局黨組書記、局長田海軍在接受筆者採訪中表示,該縣在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中,結合縣域實際,以“提能力、優服務、強救治、保健康”為主線,以烏江河為界,烏江河以西為河西片區,縣人民醫院為醫共體牽頭單位,許家壩人民醫院作為縣域醫療次中心,帶動其他15個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村衛生室﹔烏江河以東為河東片區,縣民族中醫院為醫共體牽頭單位,塘頭鎮作為縣域醫療次中心,帶動其他11個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村衛生室,構建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切實提高縣鄉村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編織了一張具有思南特色的城鄉一體“健康網”。

截至今年10月份,思南縣域內就診率高達94.3%,基層醫療機構門急診人次佔比67.5%。

“我們讓龍頭醫院更強勁,讓縣域醫療次中心延伸聯動,不斷向周邊鄉鎮衛生院輻射,並帶動村(社區)網底不斷牢固,進一步強化基層衛生服務能力提升。”田海軍說,最終實現老百姓“頭疼腦熱、慢病購藥不出村,常見病、多發病不出鄉,大病不出縣,疑難病症有序轉診”的就醫新格局。

塘頭人民醫院全景(馬春曉 攝).jpg

塘頭人民醫院全景。

強縣級“龍頭”

打造縣域強勁“名片”

縣級醫院建設得好不好?服務能力強不強?是縣域醫療衛生發展水平、縣域醫共體建設的關鍵之一,是實現縣域內醫療資源整合共享的橋梁紐帶。

作為縣級龍頭醫院之一,思南縣人民醫院遷入新址后,整潔優雅的就醫環境、氛圍濃厚的醫院文化,各科室之間既相對獨立又相互銜接,並且信息化、自動化和規范化,讓這座醫院的每一個角落都煥發著生機。

“通過前期調研,我們為醫院‘量身定制’了中長期的發展規劃——打造‘兩院一心’,即實現創三級甲等醫院、遵義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和建設銅仁西部區域醫療中心。”思南縣人民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鄧崇弟說,有了明確的發展規劃,人才培養、學科建設才有目的性,從而更好地提高醫院醫療服務能力和水平,更好地發揮醫院在縣域醫療服務體系中的龍頭作用。

人才是提升醫療服務能力的關鍵因素,高層次人才則是打造高水平醫院的必備因素。思南縣人民醫院實施“人才強院”“人才興院”戰略,以“精准擇優、剛柔並濟、全面培養、激勵干事”的方式建設人才隊伍,堅持“引才、育才、用才、留才”齊發力,為醫院發展集聚“人才動能”。

現如今,該院已建成了兩個博士工作站——孫得勝博士工作站和馬海蘭博士工作站。孫德勝,醫學博士,遵義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呼吸科副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馬海蘭,博士、中信湘雅生殖與遺傳專科醫院副主任醫師,IVF(體外受精)主管醫生。

據了解,除遵義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和中信湘雅生殖與遺傳專科醫院的博士及專家定期常駐思南縣人民醫院外,該院還主動對接北京積水潭醫院貴州醫院、上海兒童醫學中心貴州醫院兩家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爭取創建專科聯盟,並建立相關專家的流動博士站,讓人才隊伍建設不斷駛入“快車道”。

有了人才支撐,帶來先進理念和前沿技術,思南縣人民醫院不斷增強科室發展后勁,推動重點專科建設及學科發展進步,並以特色專科帶動醫院整體能力提升,為縣域內患者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服務。

初入冬,氣溫驟降,不少老百姓出現了咳嗽、呼吸困難等症狀。思南縣人民醫院孫得勝博士工作站前的患者絡繹不絕,年輕醫生們也因有了更多機會跟專家學習而興奮不已。

據了解,今年7月,遵義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派駐孫得勝博士和其他專家到思南縣人民醫院心內科、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關節外科、超聲科等開展為期半年的幫扶工作,讓老百姓不出思南便可得到遵醫專家的診療。

而馬海蘭博士則每月有一天時間在思南縣人民醫院婦產科門診坐診,為諸多不孕不育患者帶來一流的備孕技術服務和指導。今年上半年,已有200多對夫妻在該門診進行診療,節約患者費用達50余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思南縣人民醫院已成功創建省級重點專科5個,市級重點專科12個,正在推進建設國家級臨床重點專科1個,省級臨床重點專科10個,市級臨床重點專科4個,三四級手術佔比40.8%,在同級別醫院中處於領先水平。在國家三級公立醫院績效檢測指標中得分625.3分,在全國1355家綜合醫院排名789位,全省排名17位。

此外,思南縣在縣域醫共體內實行雙向轉診制度,組建縣級、院內醫療專家組,對入院3天、5天療效不好的患者執行院內、專家會診,並實現縣鄉村三級聯動考核機制,讓分級診療有序有效形成。

縣人民醫院孫得勝博士坐診(馬春曉 攝).jpg

縣人民醫院孫得勝博士坐診。

活鄉鎮“中樞”

讓衛生院“暖心升級”

鄉鎮衛生院是服務基層群眾的“橋頭堡”。如何讓老百姓不出鄉鎮就能享受到更高等級的診療服務?思南縣在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中,著力讓鄉鎮衛生院“活起來,動起來”。

“現在感覺怎麼樣?”

“今天先暫時不要進食,再觀察一下。”

……

11月9日下午四時許,塘頭人民醫院外科負責人田茂榮正在與13床患者及家屬一一叮囑術后注意事項。

該患者當天上午在塘頭人民醫院實施了腹腔鏡闌尾切除術。“腹腔鏡手術是我院開展較為成熟的手術技術,腹腔鏡闌尾切除僅需要在肚皮上打一大兩小三個小孔,切口美觀,減少術后疼痛和切口感染,術后恢復快,一般術后三至四天即可出院。”田茂榮介紹,該院外科可實施普外科、骨科、泌尿外科和肛腸外科等多項常規手術。

田茂榮介紹,外科門診量每天在30人次左右,當日住院患者有40人,病床已全部住滿。醫共體建設以來,在縣民族中醫院的大力支持下,與醫院中醫館聯合開展中醫康復工作,患者滿意度不斷提升。

塘頭鎮距離思南縣城區32公裡。與其他鄉鎮衛生院不同,“思南縣塘頭人民醫院”是這家鄉鎮衛生院的Logo,佔地20畝,開放床位200張,醫務人員達162人。今年1-10月,該院門診量達8.2萬余人次,住院8500余人次,上轉患者228人次,業務收入3063萬元。

“我院是一家二級綜合醫院,開設內科、外科、急診科、婦產科、兒科、中醫科、五官科等,基本滿足轄區人民群眾疾病救治和健康指導需求。”塘頭人民醫院院長余真靜說,塘頭鎮轄28個行政村3個社區,戶籍人口7萬余人,常住人口4.2萬余人。自2022年建設縣域醫療次中心以來,輻射帶動周邊8個鄉鎮衛生院,服務人口25萬余人,是河東片區的醫療急救中心。醫共體建設以來,縣民族醫院作為牽頭單位,派專家不定時到醫院坐診、查房、指導,讓醫院的服務能力和服務質量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余真靜表示,塘頭人民醫院一直堅持“新技術·心服務·馨態度”作為院訓,在減輕縣級醫院的診療壓力的同時,極大降低農村居民的就醫成本。

與塘頭人民醫院不同,孫家壩鎮衛生院是距離思南城區較近的鄉鎮衛生院。“每天有通往城區的公交車數趟,轄區居民進城到縣級醫院就診相對便捷。那要如何留住我們轄區的患者?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道大題。”孫家壩鎮衛生院院長舒芳芳說,而這道題,我們必須拿出一個解法。

為此,孫家壩鎮衛生院深入老百姓家中,了解因何病種外出就醫?就醫去向是哪裡?當前的就醫需求有哪些?等相關問題,尋求有針對性地解決方案來“留住”轄區患者。同時,也向轄區患者宣傳鄉鎮衛生院可以開展的診療業務。

今年1-8月份,孫家壩鎮衛生院中醫科中醫藥服務量達80余萬人次﹔兒科門診量月均達40余人次。

“思南縣28家鄉鎮衛生院(社區服務中心)全部達到國家鄉鎮衛生院建設標准。其中,塘頭鎮、許家壩鎮衛生院分別通過二級綜合醫院評審評定,塘頭鎮衛生院是全國鄉鎮衛生院500強之一,排名第392名,全省第7名。”田海軍介紹,全縣鄉鎮衛生院按照“1個標准中醫館+1個全科+N個特色科室”的要求,本著相鄰衛生院優勢科室互補的原則錯位發展,尋找適合自身診療特色形成衛生院品牌。

縣人民醫院與北京積水潭醫院貴州醫院政客聯盟簽約現場 (馬春曉 攝).jpg

縣人民醫院與北京積水潭醫院貴州醫院政客聯盟簽約現場。

穩村級“網底”

保障村醫“后顧無憂”

村衛生室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是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網絡的“網底”。

思南縣在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中,著力補齊村級醫療衛生服務短板,進一步提升鄉村醫療服務水平。

初冬時節,走進銅仁市思南縣孫家壩鎮葛臘寨村衛生室,一股股中藥香便扑鼻而來。“當歸10克,川芎10克,枸杞10克,山藥10克,熟地10克……”村醫田爐森正根據當日處方為前來就醫的患者抓藥。

鼻炎、鼻竇炎、婦科病、胃病、頸椎病、腰椎病、結石、皮膚病以及乳腺增生等均是田爐森的診療范圍,周邊不少患者得到很好的用藥治療。十月份,田爐森開具了82份處方,這裡的中藥處方和中藥銷售佔到了收入來源的絕大部分。

田爐森從小跟隨父輩、祖輩學習中醫中藥。2008年至2011年,曾到原來的銅仁衛校進行過中醫專業學習。現如今,他也經常參加縣裡組織的鄉村醫生培訓,持續提高自己的醫療服務能力和診療水平。

作為村民健康的“守門人”,思南縣499個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的519名村醫在遇到患有復雜病情的村民都會立即轉診至鎮衛生院,保障村民及時得到救治。而經鎮衛生院、縣人民醫院等上級醫院治療后回家康復的村民,村醫也會及時跟進,掌握村民的健康情況,最大程度為群眾提供健康保障。

村醫穩,鄉村醫療才能穩。為穩定村醫隊伍,讓村醫們可以“后顧無憂”地開展工作,思南縣落實了鄉村醫生養老保險和退養生活補貼政策,每月增加政府定額補助200元,按時撥付相關補助資金。同時,實施大學生鄉村醫生招聘計劃,與職校、遵義醫專聯合招錄鄉村醫生班,推行“縣招、鄉聘、村用”政策,並在縣人民醫院建立“鄉村醫生培訓中心”,定期集中對鄉村醫生進行培訓和學習,深入模擬中心進行實操。

縣人民醫院與北京積水潭醫院貴州醫院政客聯盟簽約現場(馬春曉 攝).jpg

縣人民醫院與北京積水潭醫院貴州醫院政客聯盟簽約現場。

田海軍表示,當前,思南縣還在著力推進縣鄉醫療機構組建健康管理中心,整合公衛和體檢中心的職能,將體檢人員、就診人員、住院患者的檢驗檢測結果全部納入健康管理,實行人員交叉、職能互補、同工同酬,相互支撐、相互促進,實現基本醫療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深度融合,臨床指導公共衛生,促進服務更加精細化,公衛承接臨床出院患者追蹤隨訪,形成預防、診療、康復、健康宣教全過程、全方位指導及追蹤服務,從而提升患者滿意度。(圖/文 馬春曉)

(責編:潘佳倩、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