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本網原創

貴州水運駛入發展快車道

2023年11月28日18:04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遵義11月28日電(記者高華)11月28日,共同推進長江上游地區重慶、四川、雲南、陝西和貴州五省(市)航運高質量發展戰略合作第三次交流會在遵義召開。據了解,近年來,貴州搶抓新時代西部大開發戰略和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等機遇,貴州水運正在駛入發展快車道。

建設陸水聯運新通道 加快黃金水道建設

近年來,貴州發揮連接成渝經濟圈、北部灣、大灣區的區位優勢和長江、珠江兩大水系覆蓋全省的特點,在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中,積極謀劃重慶經烏江連接紅水河通達北部灣和大灣區的陸水聯運新通道,該通道貴州省境內公路裡程270公裡,水路裡程596公裡。建成后,將成為西南地區最近的出海水運通道,可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推進多種運輸方式銜接,促進長江、珠江兩大水系物資流動,助力“一帶一路”和西部陸海新通道加快發展。

為增強體系建設,貴州出台了《貴州省水運體系發展行動方案》,把水運建設上升為省級戰略,並銜接國家戰略,從2022年起省級財政每年安排5億元資金專項用於水運項目,“北入長江、南下珠江”連通兩江的夙願正在加快實現。

另外,貴州還主動對接全省十大工業產業、十二大特色農業產業,發揮水運比較優勢,加快航運基礎設施建設,全省水運航道已連接37個產業園區、230個小城鎮、42個旅游景區、46個現代高效農業示范園區、29個城市綜合體,為貴州圍繞“四新”主攻“四化”積極貢獻水運力量。加快完善烏江復航配套工作,建成了烏江思林、沙沱、構皮灘三個500噸級通航設施集群,配套建設了邵家橋、雲中港等一批港區碼頭工程。著力推進烏江三級航道建設前期工作,烏江正在成為促進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黃金水道”。積極推動解決南北盤江—紅水河礙航閘壩問題,紅水河1000噸級通航設施即將復工,下游通航設施建設也在加快推進。“一南一北”兩條黃金水道建成復航,必將助力我省能源、化工、建材等產業發展和資源開發,推動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

積極支持水運市場加快發展 區域共建共治扎上同心結

在加快水運基礎設施建設同時,貴州強化運輸組織和運力結構調整,引導水運市場逐步恢復活力。出台了《關於優化運輸結構提升烏江運力實施方案》,通過給予適當運力補貼,引導社會資本投入烏江水路運輸。

據了解,今年貴州已發放造船及運輸補貼750萬元,3年累計發放1900萬元。開航烏江集裝箱運輸,提高烏江運輸組貨能力和運輸效率,為推進公水聯運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大力推進航旅融合發展,銅仁錦江、荔波樟江旅游航道加快建設,黃金周、旅游季水上游客總數大幅增加。今年以來,極端干旱天氣影響通航條件,但水路貨運量、貨物周轉量仍實現總量不減,在2021年基礎上增長了10和60個百分點。

下一步,貴州將把五省(市)交流會議精神轉化為發展成果,推動貴州水運高質量發展。

進一步加快水運基礎設施建設。抓大項目、保大通道、暢微循環,優民生水運。力爭2024年開工建設烏江(烏江渡-涪陵)三級航道工程,加快烏江沙沱、彭水和紅水河岩灘等1000噸級通航設施前期工作,力爭“十四五”開工建設。深化港區發展規劃研究,盡快建成一批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的港口碼頭。加快庫區航道和配套設施建設,提高沿江群眾出行便捷性、安全性和幸福感。

進一步培育水路運輸市場。放眼全國市場研究貴州水路運輸發展,提高貴州水運融入全國水運市場的能力,增加水路運輸對全省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度。強化船員引進和培養,加快船員培訓基地建設,力爭3年培養水運專業人員500余人。繼續實施水路運輸和船舶建造補貼政策,引導社會資本更多更好投入水路運輸,繁榮水運市場。

進一步提升水運監管能力。強化節能減排和降本增效,大力發展節能高性能船舶和岸電設施,大力降低甚至杜絕船舶污染物排放量,推動通航水域實現更高標准的共管共建共治共享。提升執法監管和服務水平,積極爭取各地加大水上執法力量投入,加快智慧水運建設,認真謀劃更符合貴州水運發展特點的行業監管機制,讓行政服務更加充分,行業監管更加有力,行政執法更加有效。夯實安全生產基礎,大力推進風險隱患排查整治,研究制定中長期搜救一體化建設規劃,加大對水上應急搜救力量投入,強化應急救援力量建設,提高水運本質安全和監管水平。

(責編:吳鋒、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