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和美鄉村 美美與共
2013年,貴州在《構建“六大體系”責任分工方案》中提出:提升農村綜合發展能力,推進“四在農家·美麗鄉村”新農村建設﹔2023年4月,貴州發布《貴州省鄉村建設行動實施方案 (2023—2025年)》,強調要全力打造一批“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升級版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從“新農村”到“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從“建設”到“升級”……近年來,貴州因地制宜、因鄉施策,大力整治村容村貌村設施、發展鄉村特色產業、堅持村寨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描繪貴州鄉村振興新圖景。
貴州省遵義市綏陽縣枧壩鎮黃魚村的千畝高粱種植基地美如畫。人民網 陽茜攝
宜居
生態優先 治理有效
農村美不美,農民說了算。近年來,貴州以鄉村自然環境為依托,充分了解村民生活所需,在綠色發展、生態優先的基礎上合理整治村容村貌,大力補充村寨所需基礎設施,讓村民所居之處,飄花香、能休憩。
“路邊的小花池種上了花花草草、菜園裡有各種蔬菜,出門賞花、門口摘菜,環境美了,生活都提高了一個檔次。”
“以前這條路是不到一米寬的泥巴路,每逢雨天一步一滑。現在變成了水泥路,走到哪裡都干干淨淨,車輛進出很方便。什麼都比以前好得太多,我們感覺生活得很幸福!”
……
行走在貴陽貴安各地鄉鎮,隨處可見鄉村新變化——鄉村庭院、公路旁的小花池、文化牆、廁所、各類基礎設施項目等一應俱全。
自2021年貴陽貴安實施農村“五治”工作以來,農村房、水、垃圾、廁所等各方面都得到了有效改善,農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得以較大程度解決,更進一步地增強了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修文縣扎佐街道高潮村村民的院落。查姜維攝
宜業
產業興旺 農民增收
鄉村振興重在產業振興。近年來,貴州通過黨建引領、東西部協作等機制,持續擴大種植業、養殖業等村產業規模,拓寬村集體經濟增收渠道,帶動村民增收致富,走出了一條產業興、村民富、鄉村美的發展道路。
今年以來,莞銅協作小組在印江開展“我在貴州有個園”認捐認建活動,引入莞銅兩地結對幫扶資金和社會捐贈資金,打造農村“四小園”(小茶園、小果園、小菜園、小公園),以本地村土地資源為依托,以市場化、特色化為導向,精准匹配企業需求和農村優勢,打造特色“黃花園”、修建黃花加工廠、拓寬黃花銷售聚道,將黃花由初級農產品變成了熱銷商品,預計今年可帶動村集體增收20萬元。
村民在加工黃花菜。田強攝
同時,農機下地跑、農具會干活,也為農民帶來了極大便利,為農業產業發展加快了現代化的步伐。
劍河縣南明鎮,貴州第一個“水稻無人農場”,隻需輕輕一按,無人收割機便可在稻田內按照事先規劃好的路線完成整地、播種、插秧、噴藥、噴肥、收獲、運糧等工作,真正實現農業生產全過程全環節無人化作業。通過“雲端”管理、“掌上”種田,傳統人耕播種的農民得以從地裡解放,土地利用率也能夠有效提高,在確保糧食增產增收的同時,也實現了農業產業的規模化、標准化、現代化。
大型旋耕機在劍河縣南明鎮田間耕作。章雨、吳昌連、楊家孟、彭曉梅供圖
和美
移風易俗 鄉風文明
“和”是中華文明的追求,是中國傳統哲學的重要范疇,是中國人歷來的推崇。和美鄉村中的“和”是內在屬性,“美”是外在表現,也就是說,“和”是看不見的精神層面,“美”是看得見的物質層面,也就是說,與美麗鄉村相比,和美鄉村強調鄉村塑形與鑄魂並重,在追求物質文明的基礎上也注重精神文明。
下司古鎮。凱裡市委宣傳部供圖
有著“百節之鄉”之稱的凱裡,借助優越的生態環境與多元璀璨的民族文化,吸引了各地游客競相打卡。下司古鎮、南花苗寨、季刀苗寨、錦繡曼洞、蘆笙節、吃新節、爬坡節、苗年、侗年……傳統村寨、傳統民俗等在這裡推陳出新,用古老的文化承載著現代的文明,凱裡人將“和”運用得淋漓盡致,一系列村活動、村文化帶來的村旅游,不僅讓凱裡村民的腰包鼓了起來,也將凱裡之美向世界做了宣揚,打響了“苗侗明珠·和美凱裡”的國際文旅名片。
甘囊香蘆笙節。陳瑋攝
而鄉村的“和美”並不止體現在文旅活動中,更多的是在文明出行、講究公德、崇尚科學、喜事新辦等移風易俗中。
零彩禮,是許多人心中是難以打破的時代舊制,而納雍縣昆寨鄉大寨村苗族村民李永文便打破了這一舊制。2022年1月19日,在昆寨鄉大寨村,一場零彩禮嫁女頗受關注,為了減輕女兒女婿的負擔,李永文夫婦堅決不收取彩禮。“我家是普通農民家庭,要一下子拿出十多萬元的彩禮,不容易。所以我特別要感謝岳父母,感謝他們的善解人意,以后我一定要好好孝敬他們。”新郎羅德祥對岳父母表示非常感激。
2022年1月19日,納雍縣大寨村零彩禮嫁女夫婦與新婚女兒女婿合影。楊英、周啟剛供圖
李永文夫婦對舊制的大破大立,為當地移風易俗開了一個好頭,贏得了當地群眾點贊,也獲得了各政府單位送來的錦旗。諸如此例,在貴州開陽等地也一樣存在。而且理應相信,在建設和美鄉村的過程中,村民對移風易俗、鄉風文明的概念會越來越清晰,對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行動會越來越切實,也會有更多鄉村文明新風尚的代表人物將貴州鄉村建設為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宜居宜業和美鄉村而持續努力奮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