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

赤水河:千年古鹽道 醬酒今飄香

2023年10月20日16:45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從四川合江沿赤水河逆行,經赤水、元厚、土城、二郎灘、馬桑坪、茅台等六段水路后,再轉陸路到貴州腹地的這條通道,被統稱為“仁岸”,它是“川鹽入黔”的四大口岸之一,也曾是赤水河上的主要運鹽路線。

美酒河。

美酒河。

貴州自古不產食鹽,所需之鹽絕大部分是從四川運入,赤水河便是“川鹽入黔”的主要通道之一。

至今,在習水縣土城鎮的赤水河鹽運博物館裡陳列的一張張圖片和一件件實物,仍然講述著鹽運的往事。

據習水縣土城鎮赤水河鹽運博物館負責人劉軍介紹,那時候,水路不通的地方,就改人背馬駝。船夫、纖夫、馬幫、腳夫在赤水河畔的崇山峻嶺中來回跋涉,“川鹽入黔”之路成為幾百年來赤水河上最為壯闊的畫面之一。

人們在運送川鹽的同時,還將赤水河沿岸的煤、鉛、竹木、藥材等物資也順著這條航道線運往外地。當時的赤水河沿岸集鎮十分繁盛熱鬧,產業也豐富多樣。值得一提的是赤水河醬香酒業的發展,被譽為“中國第一酒鎮”的茅台鎮,是“川鹽入黔”的仁岸中心和陸路運鹽的集散地。人們辛苦勞作后在這裡歇腳,喝點小酒,品點小茶。

現在,隨著遵義立體交通的發展,千年古鹽道已經結束了它的使命。然而,赤水河畔的醬香愈發濃烈。

據了解,在這條鹽道上的酒廠酒家,主要以醬香酒為主,除了歷史原因,赤水河谷的水資源和特殊小氣候是這裡酒廠林立的主要原因。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赤水人,在古鹽道上走出適合自身的發展新路,讓繁華從未落幕。(遵義市新聞傳媒中心供稿供圖)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