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在行動 滿意在貴州
習水:文明鄉風拂面來

寒露時節,習水被一層薄薄的白霧所籠罩,透過白霧,秋天特有的“浪漫黃”與干淨整潔的通村路、錯落有致的黔北民居、水波蕩漾的河流相互映襯,勾勒出一幅恬靜悠然的“山水田園圖”美不勝收……
近年來,習水“顏值”“氣質”內外兼修,全面提升鄉村生態宜居水平,以文化人培育文明鄉風,擘畫出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的鄉村振興新畫卷。
評優樹模“立”標杆
“今天召開院壩協商會的初衷,就是想讓大家暢所欲言,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近日,在石門村院壩協商議事亭,一群人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語地,圍繞石門村環境保護、產業發展、評先選優等方面各抒己見。
程寨鎮石門村議事會。刁苓沙攝
“那我就先講幾句。”石門村村民楊懷生接過話匣子,“這兩年村裡的集體經濟發展非常不錯,我推薦趙應武為致富帶頭人。”
“對頭,我也覺得趙應武當之無愧。”楊懷生剛說完,村民倪正幫也發表了自己的意見。
“我也支持趙應武為‘致富帶頭人’!這兩年,在他的示范帶動下,村裡好幾戶人都發展起了自己的產業。”
……
日前,程寨鎮石門村一月一次的院壩說事會氣氛熱烈。大會上,村民踴躍發言,為自己認可的模范“拉票”。聽到鄉親們對自己的表揚,獲得評選提名的趙應武顯得既驚喜又自豪。
石門村黨支部書記滕利敬說:“別小看這樣的評議,既是一種榮譽,又是一種提醒。通過比較、評議,一看就知道誰做得好,誰做得不好,無形之中大家就會養成積極向好的風氣。”
像這樣“接地氣”的院壩說事會,在習水已經成為常態。近年來,習水推進以“五家一美五好”道德實踐活動為載體的鄉村德治建設體系,常態化開展院壩評議會、道德講堂、“紅黑榜”積分評定等活動,深入推進評優樹模工作,讓群眾成為村規民約的制定者、執行者、評議者和受益者,正向激勵群眾向德向善,引導群眾“戶戶養成好習慣、村村形成好風氣”。
移風易俗“樹”新風
新房酒、滿月酒、升學宴、60歲就開始操辦的高壽酒……習水曾經到處都有濫辦酒席的“大戶”。用老百姓的話說:“一年掙個三五萬,吃席就得花一半。”
土城華潤社區迎親隊。習水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為打破奢侈浪費的“面子工程”,土城鎮華潤社區率先行動,建立了一支“文明迎親隊”,通過建立新規范和全程監督服務,讓原來大操大辦,舉行3-4天的婚禮,如今統一兩天內結束,喪事也縮短為3天。
“為了減少攀比,降低居民婚姻成本,我們社區中心建了專門的酒席場地以及桌椅、廚房、餐具等配套設施。”土城鎮華潤社區計生協會會長袁洪文介紹,為保証村民安全、圓滿地辦好婚禮,在酒席前一天,村干部就會組織干部到現場考察情況,看現場是否安全,是否符合婚禮舉辦的要求。從酒席的第一天開始到第二天結束,計生協也會安排工作人員在現場照料監管,確保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等。
“現在,村規民約倡導‘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其他不辦’,村裡大操大辦的情況沒有了,大家的人情壓力也小了,生活更幸福了。”對於村裡的變化,華潤社區黨支部副書記羅小玲感觸頗深。
鄉村振興,鄉風文明是保障﹔文明鄉風,移風易俗是關鍵。
土城古鎮夜景。習水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不僅在土城鎮華潤社區,如今習水的各村(社區)還有一群被民間群眾尊稱為“提調官”的群體。“提調官”們充分發揮熟親情、熟人情、熟地情的親緣、人緣、地緣優勢,堅持“一員多能、專兼結合、相對穩定”的原則,靈活採取“一網格一提調官”“多網格一提調官”等方式,由組織、政法、宣傳等部門指導,通過“組摸排-村招聘-鎮審核-縣備案”的選聘流程,組建黨組織領導下的“鄉村提調官”隊伍,重點整治高價彩禮、大操大辦、濫辦酒席等農村移風易俗領域的突出問題。
“我們不圖名不圖利,自願幫村民干了些力所能及的事,如今被評為‘鄉村提調官’,既是鼓勵,又是鞭策,我們會繼續發光發熱,服務好父老鄉親。”習酒鎮黃金坪村的呂世波說起自己的“新名號”,樂呵呵地表示會繼續發揮余熱。
新風徐來,鄉土蝶變。曾經,高價彩禮、人情攀比、厚葬薄養、鋪張浪費是農村百姓最頭疼的“老大難”問題。如今,隨著移風易俗工作的不斷深入推進,新民俗、新風氣已在習水蔚然成風。
產業興旺“錢”景興
金秋十月,走進桑木鎮土河村,樹下有公園,轉角有花圃,家家戶戶門前栽種著綠植鮮花,干淨整潔的村中小路上人來人往,格調雅致的特色民宿生意紅火。
同民壩區。習水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環境好了,游客也越來越多,特別是周末,忙都忙不過來,我們的生活越來越有奔頭了。”土河村兄弟農家樂負責人穆明洪說,“今年‘十一’我就掙了上萬元”。
在土河村,家家戶戶的小院裡都栽種著各種花草、果蔬、樹木,一個個小花園、小菜園、小果園扮靚了庭院面貌,提升了鄉村顏值,也讓游客愜意在愉悅的環境中,盡享鄉村慢時光。
眼下,土河村發展民宿的人越來越多,美好的環境帶給村民思想和行為上的改變,養成了自覺呵護環境、講究衛生的生活習慣,同時也更加明白以淳朴鄉風留客的道理。
民居院壩。周東亞攝
“村裡的民宿價格、菜品都是明碼標價,要是有人‘宰’客,就要上‘黑榜’公示,不僅丟人,生意也沒法做了。”桑木鎮土河村黨支部書記穆升黨介紹,現在美麗鄉村更加宜居宜業,村裡人都是“一條心”,精神面貌昂揚起來,發展產業也更有信心了。
文明鄉風也是生產力。淨化的鄉村風氣使農民群眾積極向上,生產生活熱情高漲,這也促進著全縣的產業發展不斷向上向好。依托“顏值”的提升,今年“中秋”“國慶”長假期間,全縣共接待游客66.6萬人次,同比增長42.8%,實現旅游綜合收入3.73億元,同比增長44.9%,收獲了“雙增”的可喜成績。(張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