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本網原創

貴州交通:修的是路 通的是車 連的是民心

陳康清 吳鋒 李永馨
2023年10月12日08:49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2023年中秋國慶假期期間,貴州省路網運行呈現峰值高、行程長、運行暢的態勢。公路累計發送旅客617.57萬人次,水路累計發送旅客29.66萬人次。

時光回溯到1978年,當時的貴州道路運輸遠遠落后於全國,由於長年交通閉塞,導致山貨難運出、美景無人賞,道路運輸服務能力和水平難以適應經濟發展和老百姓生產生活需要。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發展長期卡在“路”上的貴州,改變,從腳下開始。

打通“主動脈” 一路串一景

8月8日6:21分,隨著復興號D6171次列車緩緩駛出貴陽北站,貴南高鐵貴荔段正式通車運營,荔波跨越普鐵直接進入“高鐵時代”。

游客搭乘首發車從貴陽出發前往荔波。人民網 陽茜攝

游客搭乘首發車從貴陽出發前往荔波。人民網 陽茜攝

貴南高鐵修到家門口,3年沒回家的荔波人張歡連連感慨:“好快!好快!從貴陽到家最快隻要57分鐘,以前坐客車要三四個小時。”

今年中秋國慶假期期間,荔波更是開啟了旅游火爆模式。假期第一天,貴南高鐵荔波站便迎來客流高峰,當日全天上下客流近2萬人。

荔波小七孔景區臥龍潭一隅。人民網 陽茜攝

荔波小七孔景區臥龍潭一隅。人民網 陽茜攝

“荔波被譽為地球腰帶上的‘綠寶石’,滿眼的碧綠幽蘭,讓人置身於世外桃源,這些‘傳說’如今隻需要1個小時便可盡收眼底。”剛下高鐵,景區專線大巴早已等候在出站口之外,來自南寧的游客吳女士一家對便捷的交通贊嘆不已,“快,方便。景區高鐵無縫接駁,對這次荔波之行越來越期待。”

據荔波縣文旅部門數據測算,8天假期,荔波縣累計接待旅游人數126.47萬人次,旅游收入8.95億元。

一列動車組列車駛過貴南高鐵貴州段拉裡雙線特大橋。朱貴昌攝

一列動車組列車駛過貴南高鐵貴州段拉裡雙線特大橋。朱貴昌攝

2023年,“村超”無疑是夏天裡璀璨的“明珠”,自開賽以來,成千上萬的足球愛好者便從四面八方而來。

楊光雄是榕江縣兩汪鄉空申村村民,午飯后才邀約朋友一起動身前往“村超”現場:“現在交通非常方便,村村寨寨通硬化路,一腳油門就到縣城了,我每個星期都來看‘村超’。”

另一頭,自駕而來的汪先生也正興致勃勃地趕往現場:“一大早從廣州開車過來,為的就是這一場特別的球賽。”

榕江“村超”觀眾席。張雷攝

榕江“村超”觀眾席。張雷攝

“‘超級星期六’鄉村足球之夜,現場觀眾高峰期有四五萬人,全國各地的朋友都有。”據榕江縣文旅投企業負責人孫國秀介紹,“村超”現場能在短時間內匯聚數萬人,得益於榕江縣已構建起以貴廣高鐵、廈蓉高速、荔榕高速、劍榕高速為進出主干道的區域性交通樞紐。與貴陽、桂林等城市形成1小時交通經濟圈,和廣州、深圳等珠三角城市形成4小時交通經濟圈。

貴廣高鐵迎來提速。石宗林攝

貴廣高鐵迎來提速。石宗林攝

2015年,貴州就實現“縣縣通高速”。到2022年底,貴州高速公路總裡程達8331公裡,與周邊每個省份形成至少3個省際通道。除此,貴州鐵路建成規模達4019公裡,鐵路通縣達53個,高鐵通縣36個。貴陽至廣州、長沙、昆明、重慶、成都等省會城市實現高鐵直接連通,基本實現與周邊省份互聯互通高鐵。

暢通“毛細血管”鄉村發展不愁

“年年五谷豐,就是路不通﹔有貨賣不出,致富一場空。”在貴州農村曾廣為流傳著這樣一句順口溜,也映射出了貴州發展的無奈。

黔東南州劍河縣革東鎮光條村土壤肥沃、水源及光照充足,當地因地制宜大力發展鉤藤、茯苓、黃精、板藍根、纈草等中藥材種植。

歐明光是村裡有名的鉤藤種植能手,看著眼下種植的80畝鉤藤,細數每年有6萬余元的純收益,他感慨萬千:“村裡產業發展曾被1.5公裡的‘斷崖路’影響,雖然隻有1.5公裡,但是隻能靠人力把種植的農作物抬出去,收購的車子進不來。能有今天的收益,真的不容易。”

建設一條公路,帶動一片產業,致富一方百姓。

2017年,貴州省農村“組組通”公路三年大決戰啟幕,劍河縣將光條村納入年計劃目標。

“斷崖路”通了,訂單來了,收益漲了。客運車、小轎車、農用車、摩托車在公路上穿梭,肩挑馬馱大件物資進出村子終成歷史。

“種植鉤藤能賺錢,我也想帶著村民通過發展產業一起致富。”歐明光憧憬著未來,信心十足。

而躲在從江縣月亮山深處的加勉鄉亦如光條村那般。

“一條兩三百米長的水泥路作為主干道,與外界連接隻有兩條毛路,到縣城車程3個多小時。”據當地人回憶,因交通不便,加勉鄉曾是貴州數得出的極貧鄉之一,“遇上下雨,就出不去了。”

從江縣加勉鄉寬敞整潔的通村路。黎敬程攝

從江縣加勉鄉寬敞整潔的通村路。黎敬程攝

2016年9月,貴州省交通運輸系統定點幫扶加勉鄉的工作開始,重點放在修路。隨著連通外部的公路和連接鄉內的通村公路全線貫通,加勉鄉一改往昔貧窮面貌。香豬、雞、鴨養起來了,辣椒、蜂蜜做起來了,一輛輛貨車運往全國各地。不少村民還在修路項目上學會了手藝,有的還當起了工頭。

修的是路,通的是車,連的是民心。截至2022年底,貴州省公路總裡程達20.96萬公裡,其中,農村公路17.51萬公裡。

長順縣廣順鎮四寨村少數民族群眾穿著節日盛裝走在“四好農村路”上。商茜攝

長順縣廣順鎮四寨村少數民族群眾穿著節日盛裝走在“四好農村路”上。商茜攝

萬橋飛架 敞開開放大門

從“千溝萬壑”到“高速平原”,貴州在近126萬個山頭裡累計建成21萬公裡公路,其中高速公路8331公裡,橋梁超過2.8萬座。

一座座或世界第一、或亞洲榜首、或國內領先的大橋,如雨后春筍在貴州高原相繼建成,一橋飛架,帶來的,遠不止是跨越山谷。

航拍牛欄江與威寧縣海拉鎮海元村(右)。人民網記者 涂敏攝

航拍牛欄江與威寧縣海拉鎮海元村(右)。人民網記者 涂敏攝

威寧縣海拉鎮海元村鉛廠組坐落“大山褶皺間”,背靠2000多海拔的山嶺,面朝著深不可測的牛欄江。曾經,去鎮上爬坡用半天,到對岸隻有危險的鐵溜索或“看天賞臉”的船渡。

“要是有一座小橋,該多好!”村民冷統乖微笑著從橋上邊走邊說,2016年海元村五拱橋建成,有了橋,以前過河提心吊膽,現在過河放心大膽,還能把自己種植的農特產品和烤的土酒拉出去賣,家裡的兩個大學生也是從這座“五拱橋”上走出去的。

“溜索改橋”跨江而過,牛欄江畔的幾十公裡長的流域裡,溜索與渡口已經廢棄多年,沿江20余個村10萬余人出行成為易事,出行面貌徹底改變。

“無路”帶來的不僅是出行的不便,更是發展的瓶頸。修橋亦成為貴州在艱苦自然條件下,打通“交通瓶頸”必然選擇。

貴安華為“雲上屯”一角。人民網 陽茜攝

貴安華為“雲上屯”一角。人民網 陽茜攝

一座座大橋,暢通南北,依托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貴州引進、孵化“大數據”業態。近年來,貴州從無到有建設了“中國南方數據中心示范基地”、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成為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8個國家級樞紐節點之一。全省投運及在建重點數據中心達到37個,成為全球集聚大型和超大型數據中心最多的地區之一。通過加快建設首個國家級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和數字經濟發展創新區,貴州數字經濟增速連續七年排名全國第一。

(責編:李永馨、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