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修文視窗

學思想 強黨性 重實踐 建新功

修文縣久長街道:“三主”模式鋪就富民新“稻”路

2023年10月12日14:22 |
小字號

金風颯爽,秋意漸濃,放眼黔中大地一派喜悅的豐收景象。近日,筆者走進修文縣久長街道清江片區高標准農田看到,漫山遍野連片的稻谷金燦燦美如畫卷,顆粒飽滿的稻穗一束束壓彎了腰,清香襲人。

航拍修文縣久長街道清江片區高標准農田--姜繼恆 攝.jpeg.jpeg

航拍修文縣久長街道清江片區高標准農田。

久長街道辦農技人員、清江村黨支部班子成員正蹲在田間,對稻谷和稻花魚收成情況進行盤點。幾輛收割機來回穿梭,對成熟的稻谷進行採收。眼前這片稻谷面積836畝,據測算,今年畝產量在535公斤左右。當地群眾同步在稻田中放養稻花魚250畝2600斤,成品魚產量9000斤左右,預計產值135000元。

結合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這兩年,在各級相關部門鼎力支持下,修文縣久長街道創新“三主”模式,大力推進高標准農田建設,闖出了一條助力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新“稻”路。

據悉,久長街道高標准農田建設項目涉及清江村、清水村、沙雁村、青龍社區、驢坊村、金橋村、石安新村7個村(社區),項目總投資3988.8萬元,建設面積6358.7畝,其中,“旱改水”836畝,位於清江片區。

相關負責人正在查看稻谷狀況 姜繼恆 攝.jpg

相關負責人正在查看稻谷狀況。

清江片區高標准農田自啟動建設以來,按照政府主導、支部主推、農民主體的“三主”模式推進實施。政府主導,即由縣政府制定方案,縣農業農村局負責規劃及統籌,久長街道辦事處組織實施。支部主推,即村黨支部聯合召開會議,按照“1+1”模式,公開招募技術團隊,由涉及項目建設的村集體經濟組織與技術團隊成立混合所有制公司來承建。農民主體,即除項目建設的專業技術由技術團隊提供外,項目用地協調、供水管道鋪設、機耕道路建設等一般勞務用工和簡易工程均由村集體發動當地群眾建設。

修文縣久長街道清江片區高標准農田稻谷成熟了--姜繼恆 攝.jpg

修文縣久長街道清江片區高標准農田稻谷成熟了。

“我們多次召開座談會、壩壩會,充分征求老百姓意願。建設過程中,我們將4000余塊小田整合成1800余塊大田,把原有的旱地小變大、彎變直、坡變梯、土變田,實施一系列基礎改造,建成路相連、溝相通、旱能灌、澇能排、宜機化、優種化的高標准農田。”久長街道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副主任姜亮說,久長街道探索“資源+技術”模式,由清江、清水、青龍、沙雁4個村(社區)集體經濟組織加上一個有技術支撐的企業,成立了一個“五方公司”(修文縣清久啟聚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村集體經濟組織負責提供資源,公司給村集體提供技術支持,推進高標准農田建設。項目建成后,街道辦從機耕、機播、機防到機收全程跟蹤、全程參與,發揮主導作用,保障高標准農田稻谷種得下去、收得回來,農民能致富、村集體有收入。

修文縣久長街道清江片區高標准農田航拍--姜繼恆 攝.jpeg

修文縣久長街道清江片區高標准農田航拍。

“我們村黨支部組建三個工作組,一是矛盾協調組,動員村民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將土地拿出來建設高標准農田,同時解決矛盾糾紛,協調各方力量﹔二是務工組,組織村民到高標准農田務工﹔三是產業發展組,對高標准農田裡的水稻、油菜實施種管收,推進稻花魚養殖和下一步農旅融合項目的開發。”清江村黨支部書記宋月飛說。

以“三主”模式為“鑰匙”,久長街道在高標准農田建設方面,成功開啟一條助農增收致富的門徑,初步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干群增情的“三增”目標。

該項目平整土地1018.7畝,建設田間道路11.2公裡、下田坡道120個、灌排溝渠3.2公裡、50立方米水池33個、1500立方米水池1個、輸水管網18公裡、泵站2座,加快了農機化進程,推進了產業規模化、標准化、集約化、社會化發展。目前,“稻油”輪作、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模式在當地得到有效推廣,可實現一年雙季、一季雙收、增產增效。

修文縣久長街道清江片區高標准農田--姜繼恆 攝.jpeg

修文縣久長街道清江片區高標准農田。

項目採取“以工代賑、村民自建”方式,帶動當地村民就地就近務工,截至目前,已帶動200余人就業。項目完工后,預計可促進當地村民增收500萬元以上,可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150萬元以上。

“每畝土地每年有500塊錢的流轉金,也就是說,200斤大米已經到手了。我們富余勞動力還可以參與人工插秧,平時到大田當中管水、除草,勞動一天有150塊錢收入。”清江村村民劉興貴開心地說。

“下一步,我們將推進農旅融合,在高標准農田稻油輪作過程中,舉辦露營活動、油菜觀光活動、抓魚節等,充分以農促旅,拓展村民和村集體增收渠道。”姜亮說。(圖/文 姜繼恆)

(責編:潘佳倩、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