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見丨“院警”:醫護平安的“守護者”

“院警”?
難道是新警種?
其實不然。
“院警”是指醫院警務工作室的民警。
今年4月,貴州省人民醫院觀山湖院區(金朱醫院)正式開業,觀山湖公安聞訊而動,以深入踐行“八大警務”為契機,在省醫觀山湖院區以“黨小組+警務室”的模式搭建了警務“前沿哨所”,牢牢把好醫院“安全關”,打通基層治理的“最后一米”。
省醫觀山湖院區“黨小組+警務室”一角。
此后,一間24小時值勤的警務室就默默駐守在醫院門診大廳旁。這間警務室由5名經驗豐富的民警和輔警值守,日夜守護群眾平安。“看得見警室、找得到警察”是他們服務群眾的信條。
羅繪軍查看醫院監控。
在20余平方米的警務室裡,民警羅繪軍和往常一樣,一大早就向輔警和醫院保安人員強調今天巡邏查控的工作重點。緊接著,他便前往門診詢問今天的就診人數,又去大廳看了候診情況,隨后圍著醫院巡視了一圈……
羅繪軍是金華園派出所的民警,今年29歲,從警7年。自從省醫觀山湖院區“黨小組+警務室”成立以來,他一大半時間都要“勻”到這間警務室。從“片兒警”到“院警”,從街頭巷尾的“貼心人”到醫護患者的“守護者”,羅繪軍沒有停下腳步。
“院警”和醫院保安人員日常巡邏。
巡邏防控、疏導人流、幫助群眾解難……哪裡有警情,羅繪軍便第一時間到達現場盡快處置。
每天8:00-13:00,是醫院人流量最大的時候,大多是前來看病的市民及其家屬。“您順著這條路往右走,看見門診大廳就到了。”巡邏過程中,羅繪軍接到最多的求助就是問路。
“遇到緊急救助也是常有的事。”據羅繪軍介紹,不久前,他接到一起求助,對方稱需要將自己的孩子送到省醫觀山湖院區進行治療,由於此前孩子已經發燒暈厥過,情況非常緊急。了解情況后,羅繪軍立即聯動省醫有關人員,協調安排相關醫護人員先行准備醫護工具,讓患者第一時間能夠得到治療。15分鐘后,患者趕到醫院,孩子得到及時的治療,脫離了危險。
羅繪軍(右一)幫助群眾及時就醫。
治療過程中,羅繪軍還耐心陪著家屬辦理住院手續,全力讓患者省心舒心就診。“謝謝!謝謝!如果沒有你們,難以想象后果有多嚴重,看到警車,聽到警笛的瞬間,我們立刻就心安了。”家屬連聲道謝。
“這就是‘院警’的工作,忙碌但有‘收獲’。”羅繪軍說,像這樣的“收獲”還有很多。今年6月的一天,轄區市民周奇貴提著一大袋蘋果來到金華園派出所。“我是來找羅警官的,感謝他在醫院幫我找到手機,手機裡的資料對我很重要,他真是幫了我一個大忙!”
當“警察藍”走近“天使白”,羅繪軍也經歷著不小的“跨界”挑戰。他說,“醫院的工作性質不同,這裡涉及生命,面對病人,我們的工作要更加嚴謹。”
羅繪軍(中)調解醫患糾紛。
面對種種新問題,羅繪軍和醫院警務室的其他“院警”從沒放鬆過,一有時間,他們就帶著醫院保安人員進行安全培訓,從應急防范到反詐宣傳,從“一鍵報警”到消防疏導……作為“院警”,醫院裡的方方面面,他都要了如指掌。
“多學多走多巡,就可以第一時間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也讓群眾時刻感受到平安觸手可及、安全就在身邊。”對羅繪軍來說,工作有力度、群眾有信賴、環境更安全就是對他工作最大的肯定。
當“白”與“藍”交相輝映,這些平日裡打擊犯罪的能手就變成了醫院裡守護平安的“全能專家”。從凌晨到深夜,從街頭到院尾……和羅繪軍一起守護在醫院的“院警”們腳下走過的路已經數不清,他們挺拔的身姿、閃亮的肩燈帶來安心和依靠,對需要幫助的人施予援手,這便是“院警”帶給這個社會最平凡、朴實的價值。(文/圖 趙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