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

讓山裡娃享受優質教育

——貴州師范大學探索服務鄉村教育振興掃描

2023年09月27日20:24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加強與省內外兄弟院校的戰略合作,成立“鄉村教師發展研究院”,將優質教育資源輸入貴州鄉村,助推貴州鄉村教育振興﹔通過“國培計劃”項目,組織高水平的教育專家和學科專家對貴州農村中小學骨干教師實施培訓﹔探索5G+鄉村教育,讓鄉村孩子在家門口享受優質教育﹔組織品學兼優的學生志願者到貴州貧困山區支教……

作為貴州省首所高等師范院校,師范教育一直是貴州師范大學的立校之本。一直以來,貴師大將加強教師隊伍人才引進培養、提升教師教育質量、加強與省外高校交流合作等作為提升學校高質量發展的“任務清單”,義無反顧地擔當起在黔貴大地傳播教育薪火、服務鄉村教育的歷史重任。

建強教師隊伍,夯實助力鄉村教育中堅力量

高質量教師是高質量教育發展的中堅力量。近年來,貴師大重點推動教師隊伍建設,助力貴州鄉村教育振興。

貴州師范大學花溪校區 航拍南大門。

貴州師范大學花溪校區南大門。

引進高端優秀人才、注入“新鮮血液”是提升教師隊伍的重要手段。貴師大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發展理念,堅持把人才隊伍建設放在最優先位置,大力實施人才強校戰略,真金白銀打造人才“強磁場”,用心用情打造育才“蓄水池”。2023年初,先后發布引進海外優青公告和引進博士等高層次人才公告,對於頂尖人才、領軍人才、拔尖人才,按照“一人一議一策”原則,給予但不限於年薪、安家費、住房補貼、科研啟動費等人才待遇。

針對校內教師,貴師大還推進教師常規培養培訓工作,擴展教師發展空間,努力培養造就一大批一流教師,不斷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2018年,貴師大成立教師發展中心,以教學名師孵化器、青藍教師成長室等為載體,通過教育教學研究、教學專題研討、示范教學課堂等形式,分類分層對教師專業發展能力進行專項培訓和提升,力爭深入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培育一批由名師引領的優秀教學團隊。2019年,貴師大打造“思賢名師”培育項目。該項目結合教師個人申報情況及個人教研業績成果水平,遴選“教學精英”“教學骨干”“教學新銳”三類培育對象,以充分發揮名師對教學的引領示范作用,激勵廣大教師潛心教學。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思賢名師”項目共遴選2批培育對象,目前在培138人﹔教師發展中心圍繞教師教育教學能力提升開展線下教學研討活動40次,參與活動人次累計達8000余次。經過多年的努力,貴師大教師教育培養初顯成效。培育對象中,1人獲全國優秀教師、15人獲省級“金師”、2人獲省級教學名師,1人獲全國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正高組一等獎等省部級以上榮譽表彰。

貴州師范大學花溪校區的校園風景。

貴州師范大學花溪校區的校園風景。

為破解學校教師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學校深化職稱評審制度改革,分層分類建立符合教師成長規律和專業特點的人才評價機制,把教書育人作為教育人才評價的核心內容,調動了廣大教師進行教學科研的內生動力,推動人才高質量發展。同時,學校還實施拔尖人才振興計劃,為著力解決學校高質量發展建設中仍然存在的高層次拔尖人才供給能力不足的問題,增強學校辦學實力和核心競爭力,推動學校教育事業高質量快速發展。

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建設為學校專業、學科建設的提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貴師大現有22個師范類本科專業中,共有14個專業是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1個專業通過國家師范類專業二級認証。多年來,貴師大還為貴州教育事業培養了一大批骨干教師。其中,全省中小學特級教師、教育名師、骨干教師的65%以上是貴師大師范類畢業生。

牽手兄弟院校,共探教育高質量發展

為促進學校高質量發展,近年來,貴師大還與省內外10余所兄弟院校就學科、專業、師資等方面達成戰略合作,進而助推貴州鄉村教育振興。

2022年7月28日,廈門大學與貴州師范大學簽署新一輪對口支援合作協議。

2022年7月28日,廈門大學與貴州師范大學簽署新一輪對口支援合作協議。

早在2006年,貴師大就與廈門大學結成對口支援關系。在廈門大學的對口幫扶和大力支持下,貴師大學科專業建設成效顯著,辦學實力得到顯著提升,多個學科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突破。2022年,在軟科專業排名中,貴師大有70個專業上榜。其中,有56個專業進入國家“雙萬計劃”,有28個專業被列為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2022年7月,廈門大學與貴州師范大學簽訂第四輪“增強版”對口支援協議。廈門大學將在提升師資隊伍水平、學科專業建設、人才培養質量、科研創新能力和學校管理水平等方面提供幫扶,提升貴師大的核心競爭力。

牽手西部師范院校,也是貴師大促進學校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之一。2020年,貴州師范大學與陝西師范大學簽署教師教育校際合作協議,雙方在共建西部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創新與發展聯盟、學科專業建設、人才培養、服務社會等領域開展合作。目前,西部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創新與發展聯盟共有陝西師范大學、西南大學、貴州師范大學等19所聯盟院校。

2023年6月6日,貴州師范大學與華南師范大學共同簽訂框架協議,雙方共建“鄉村教師發展研究院”,探索粵黔鄉村教師發展研究、基礎教育合作新范式,將華南師范大學優質教育資源輸入到貴州鄉村。同時,兩校還在基礎教育方面結對共建,圍繞國家重點發展戰略需求,開拓視野,在多層面開展深度合作,發揮優勢、取長補短,實現雙方互利共贏。

2023年6月28日,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與貴師大馬克思主義學院簽署合作幫扶協議。

2023年6月28日,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與貴師大馬克思主義學院簽署合作幫扶協議。

貴師大馬克思主義學院是全省唯一入選全國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學院,進一步做大做強馬克思主義學院也是貴師大促進學校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方向。北京大學是中國最早傳播和研究馬克思主義的發源地,也是國內首家成立馬克思主義學院的高校。2023年6月28日,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與貴師大馬克思主義學院簽署合作幫扶協議,初步達成共建中共黨史黨建研究院意向,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將從學科專業建設、人才培養、師資隊伍建設、學術交流等方面對貴州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進行全面幫扶。

武漢是國家重要的科教城市之一,大學數量居全國第三,科教綜合實力居全國大城市第三位,貴師大也加強與武漢院校的戰略合作。

2022年6月17日,貴州師范大學與華中師范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籌)簽署合作協議,3家高校將充分發揮優勢資源,合作共建“雙碳”研究院,開展碳達峰與碳中和理論研究,為貴州生態文明建設建言獻策。當年,教育部批復同意將華中師范大學對口支援貴州師范大學列入計劃,雙方就學科專業建設、師資隊伍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對口支援工作推進機制等議題達成共識﹔教育部還批復同意貴師大參加“師范教育協同提質計劃”相關工作,在華中師范大學的指導下參與幫扶遵義師范學院、黔南民族師范學院。2022年6月27日,貴州師范大學還與武漢大學簽署合作協議,在學科專業建設、人才培養、師資隊伍建設、科研合作等方面加強對貴州師范大學的支持力度,為貴師大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作為貴州省師范院校的龍頭,近年來,貴州師范大學充分發揮碩士層次中小學教師培養優勢,積極開展20個方向的教育碩士培養,並先后與省內的貴州師范學院、興義民族師范學院、遵義師范學院等7所普通本科院校聯合培養教育碩士,與2所高職院校聯合培養職業教育師資,助力貴州鄉村教育振興。

“國培計劃”項目,助力鄉村教師隊伍建設

通過“國培計劃”項目,對貴州農村中小學的校長和骨干教師實施培訓,也是助力鄉村教育振興的重要手段之一。

貴州師范大學花溪校區的師表亭。

貴州師范大學花溪校區的師表亭。

為解決貧困地區教育資源不均衡的問題,近年來,貴州師范大學在省教育行政部門的指導下,根據“國培計劃”實施指南及課程標准,結合貴州省民族區域特色和鄉村教育實際,組織開展了“國培計劃”中西部項目置換脫產培訓與短期集中培訓項目、“強師工程”項目、整縣推進項目、跨年度遞進式研修等項目任務。

為確保“國培計劃”項目培訓質量,貴師大精心組織、周密籌備,為保障培訓工作的高質量、高標准實施,建立了以“專家團隊、督導團隊、管理團隊”為代表的專業隊伍,一是通過遴選一批長期從事教師教育研究、熟悉基礎教育的優秀專家,組建了由高水平教育專家、學科專家、教育行政部門負責人、優秀教研員及基礎教育一線教師組成的“四維一體”的專家培訓團隊。二是建立了由校內外高水平專家組成的督導工作團隊。三是建立了由學校專業人員組成的管理服務支持團隊。3支隊伍通力協作,為國培計劃的順利實施提供了高水平的智力支撐和人才保障。

貴州師范大學花溪校區的白雲湖。

貴州師范大學花溪校區的白雲湖。

根據參訓教師主要來自鄉村,特別是集中連片貧困地區的學員在自身專業素養、教育教學經驗上與優秀骨干教師之間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對培訓的需求有著較大的差異的具體情況,為提升培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貴師大針對貧困地區教師隊伍整體較為薄弱等情況,在培訓實踐中創新培訓模式,構建“分層培訓”與“混合學習共同體”相結合的培訓模式。在培訓中,通過合理運用省級教育行政部門開展教育質量監測的相關結果,一方面實行“量身訂制”的分層培訓,以確保培訓針對性和實效性﹔另一方面將不同層次、類別的學員進行混合編班組建“學習共同體”,通過“案例式、項目制、問題中心、真實課題現場診斷”的培訓方式,促進學員的研討、交流、反思。培訓取得實效,受到參訓學員的一致好評。

據不完全統計,通過集中研修、送教到縣、“微課程”與“工作坊”相結合的混合式研修等多種方式,自2015年以來,貴師大培訓涵蓋26個學科,已培訓來自全省88個縣(市、區)的各級各類中小學幼兒園骨干教師、校長(園長)17000余人。

“5G+鄉村教育”,助力鄉村教育振興

積極探索“5G+鄉村教育”,助力鄉村教師隊伍建設,讓鄉村孩子在家門口享受優質教育,也是貴州師范大學助力鄉村教育振興的重要手段之一。

貴州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國家級教育綜合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貴州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國家級教育綜合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為助推鄉村教育均衡化、優質化發展,2019年起,貴州師范大學先后與華為等多家企業簽訂合作協議,開展產學研合作,發揮教育技術學學科優勢,探索5G、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信息技術促進鄉村教育高質量發展的“5G+鄉村教育”理論邏輯和實踐路徑。

2021年6月,貴州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完成“國家級教育綜合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信息化升級改造項目,建成“5G+鄉村教育”實驗室,面向全省進行“5G+鄉村教育”3個課堂(即專遞課堂、名師課堂和名校網絡課堂)的創新社會服務項目實踐活動。

“專遞課堂”主要針對農村薄弱學校和教學點缺少師資、開不出開不足開不好國家規定課程的問題,採用網上專門開課或同步上課、利用互聯網按照教學進度推送適切的優質教育資源等形式,幫助其開齊開足開好國家規定課程,促進教育公平和均衡發展。

專遞課堂雙向直播平台。

專遞課堂雙向直播平台。

“名師課堂”主要針對鄉村教師教學能力不強、專業發展水平不高的問題,通過組建網絡研修共同體等方式,發揮名師名課示范效應,探索網絡環境下教研活動的新形態,以優秀教師帶動鄉村教師水平提升,使名師資源得到更大范圍共享,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名校網絡課堂”主要以優質學校為主體,通過網絡學校、網絡課程等形式,全方位系統性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在試點學校共享,滿足學生對個性化發展和高質量教育的需求,有效縮小區域、城鄉、校際之間教育質量差距。

目前,“5G+鄉村教育”項目已在貴州省安龍縣、石阡縣、榕江縣、關嶺縣、盤州市、仁懷市、大方縣等地選取7所基礎薄弱的鄉村試點學校,與貴州師范大學附屬幼兒園、小學和初中3所優質學校共享資源,結對建設了“5G+鄉村教育”平台,組織實施了“5G+鄉村教育”3個課堂社會民生服務普惠活動,取得良好的應用效果。

關愛貧困山區,“最美研支團”花開別樣紅

“老師,下次我再來這裡,就一定是這裡的學生了!”在貴師大博物館的門口,剛參觀完博物館的民興中學的學生這樣說。2023年6月2日,貴州師范大學研究生支教團金沙服務隊攜手金沙縣團委,帶領金沙縣民興街道中心學校、源村鎮初級中學的29名學生,走進貴師大,開展了一場“尋夢·筑夢”之旅。

貴師大研支團帶領孩子們游訪師大。

貴師大研支團帶領孩子們游訪師大。

中國青年志願者扶貧接力計劃研究生支教團是由共青團中央、教育部聯合組織實施的示范項目。2009年,貴州師范大學申請到了該項目。2010年9月至今,貴師大已先后派遣了14批共148名品學兼優的志願者到貴州省麻江縣、黔西縣、金沙縣、從江縣農村中小學支教。多年來,這些志願者遠離繁華都市,在貧困山區最需要他們的地方,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溫暖著每一個孩子,如今,“志願服務,奉獻青春”正成為越來越多貴師大學子的自覺行動。

教育教學工作是支教服務工作中的首要任務,10余年來,貴師大研支團志願者認真鑽研教材,精心備課上課,在服務地農村中小學校完成課堂教學累計上萬余課時,給當地提供了優質的教學,並帶去了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所授課班級成績名列前茅,成為支教學校教研中堅力量﹔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基礎上,貴師大研支團志願者還根據自己的專業所長,在支教學校開設了普通話興趣班、心理輔導課程、英語興趣小組,極大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豐富了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此外,貴師大研支團志願者還為所在學校建起了廣播站、藝術團、書法社等,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有力促進了校園文化建設。

貴師大研支團志願者在七彩小屋為孩子們授課。

貴師大研支團志願者在七彩小屋為孩子們授課。

在做好教學工作的同時,貴師大研支團志願者根據所在學校貧困學生的實際情況,積極搭建貧困山區與社會各界的橋梁,開展形式多樣的公益服務:針對在校的留守兒童,貴師大研支團志願者開設了“七彩小屋”,一間百余平方米的教室,劃分出來的各個功能區域,志願者們可以為學生提供心理咨詢,讓他們跟在外務工的父母進行親情聊天,“小屋”還開辟了七彩小課堂、棋牌角、課外書籍閱讀區、音樂器材練習區等,滿足了不同學生的課余需求。“微愛助學”項目是貴師大研支團從2014年4月開始發起的一個志願項目,至今已延續9年。9年裡,志願者們在資助人和貧困學生之間搭建起了一座溝通的橋梁,幫助了數以萬計的孩子實現大學夢。

多年來,貴師大研支團成功申報了團中央“七彩小屋”“七彩假期”“七彩四點半”項目,打造了“成長體驗營”“潤苗計劃”“快門三秒”“善映計劃”“微愛助學”“造夢工程”“暖冬行動”等公益品牌項目,整合社會資源,爭取了價值600余萬元的資金和物資,受益農民工子女達上萬人次,成為貴師大學子學習和實踐志願精神的典型,激勵著越來越多的貴師大學子積極投身於志願活動。(文/圖 思軒)

(責編:敖嘉鈺、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