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新聞頭條

“實現百姓富、生態美有機統一”(連線評論員·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②)

2023年09月26日08:1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對話人:

周珊珊 本報評論員

馬 剛 貴州日報評論員

周珊珊:“要樹立正確發展思路,因地制宜選擇好發展產業,切實做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同步提升,實現百姓富、生態美有機統一。”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貴州的殷切囑托。長江經濟帶11省市中,貴州是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有65.7%的國土面積屬長江流域,88個縣(市、區、特區)中有69個屬長江防護林保護區范圍,應如何守護好、利用好“綠色家底”,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讓生態“含綠量”轉化為發展“含金量”?

馬剛:貴州省畢節市赫章縣海雀村是個典型案例。過去,海雀村“開荒開到山尖尖,種地種到天邊邊”,卻越墾越窮。后來經過多年植樹造林,如今的海雀村森林覆蓋率提高到77%,因地制宜發展中藥材、食用菌、旅游等產業,致富之路越走越寬,還拿到了貴州第二張林業碳票。林業碳票“點綠成金”,“綠色資產”助農增收。當地人感慨:“經過30年植綠,現在空氣也能賣錢。”海雀村用實踐証明了“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的道理。優良生態環境是貴州最大的發展優勢和競爭優勢,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自然價值和增值自然資本,拓展綠色產業發展路徑就是拓展經濟社會發展的潛力。

周珊珊: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不是不要開發,而是不搞破壞性開發﹔不是不要發展,而是不走粗放式發展老路。統籌推進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才能走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貴州如何通過高水平保護推動高質量發展?

馬剛:烏江從遵義市播州區流過。10多年前,因為沿岸磷化工產業粗放生產,這裡成為烏江污染最嚴重的地方,一度被判定為劣Ⅴ類水質。污染在河裡,根子在岸上。專家“會診”找到堆放磷石膏廢渣的交椅山渣場這個“根”,制定了廢水處理、防滲漏改造等多項舉措。經過多年持續治理,如今烏江干流水質已全面達到Ⅱ類標准,斷面水質優良率達100%。為了治磷,2018年起貴州實行“以渣定產”,以生態保護的硬杠杠倒逼企業不斷優化技術,磷石膏資源綜合利用率進一步提高。千裡烏江復清流,減污降碳促進了產業升級,保護和發展實現雙贏。

周珊珊:今年7月,貴州遵義港開啟貴州集裝箱水運的先河,高鈣石粉等化工原料從貴州運抵重慶,“黔貨出山”開辟了新通道,“產業互聯”有了新選擇,長江上下游聯動、干支流聯通、東西部互補的發展格局愈發清晰。思想認識上形成一條心,實際行動才能形成一盤棋。作為流域經濟帶,長江經濟帶要建成生態更優美、交通更順暢、經濟更協調、市場更統一、機制更科學的黃金經濟帶,離不開區域協調發展的機制創新。

馬剛:共飲一江水,就要共護一江水。把目光移到赤水河,許多美酒在沿河兩岸釀出,很多守護河流生態的新機制也在此創設。其中,四川、貴州、雲南三省破解共治難題的關於加強赤水河流域共同保護的決定,是全國首個地方流域共同立法的探索。“一江赤水,兩岸青山,三省共護”的佳話中,能看到區域協作共繪長江美麗畫卷的實效,也能看出貴州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周珊珊:做好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這篇大文章,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一張藍圖干到底,腳踏實地抓成效。踐行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長江經濟帶擔負著重大使命,身處其中的貴州也大有可為。

馬剛:率先建立地方黨委、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率先實行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問責﹔率先設置環保法庭並成立公檢法配套的生態環境保護專門機構﹔率先啟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試點……一個個“率先”展現了貴州先行先試的魄力。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貴州實現了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性跨越,實現了環境質量的歷史性提升,綠水青山已經成為貴州人民的“幸福不動產”“綠色提款機”。新征程上,貴州將繼續推動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和諧共進,在綠色底色與發展成色的交相輝映中交出更精彩的答卷。

原刊於《 人民日報 》( 2023年09月26日 第 05 版)

(責編:敖嘉鈺、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