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首個“垃圾當鋪”在織金縣投用
廢品換商品 環保入人心

“叔叔,請您幫我看一下這些東西可以兌換學習用品嗎?”一大早,貴州省畢節市織金縣大平鄉的小學生袁浩就在父親的幫助下,抬著自己假期收集的兩箱瓶子來到村裡的“垃圾當鋪”。開學了,袁浩想用家裡的這些廢品換一些鉛筆和本子。
“當然可以,我幫你數一下、算一算。”“垃圾當鋪”管理員楊月茵熱情地迎了出來。經過換算,袁浩順利兌換到一盒鉛筆和4個本子高興地回家去了。
“垃圾當鋪”一角。
袁浩父子倆前腳剛走,村民楊進明就提著一捆紙殼走了進來。“我拿這些廢紙殼來換幾包鹽巴。”楊進明開門見山。
楊月茵對紙殼進行稱重后,按照相應的標准給楊進明進行了兌付。
“自從村裡開了這個‘垃圾當鋪’,家裡吃的鹽、醬油等,基本上都是用過去當垃圾丟的廢品換的,既保環保又得東西用,一舉兩得。”楊進明高興地說。
早上剛開門就迎來兩單“生意”,管理員楊月茵心裡也樂滋滋的。
“剛開始擔心沒人來,沒想到大家積極性這麼高!”楊月茵翻開兌換登記台賬,上面記錄顯示:自今年7月份“垃圾當鋪”設立以來,截至目前,已開展兌換183批次,兌換生活用品價值3500元。
村民在“垃圾當鋪”開展兌換。
設立“垃圾當鋪”的群建村,位於貴州省畢節市織金縣大平鄉東北角的東風湖畔,全村轄2個村民組134戶571人,原屬國家級一類貧困村。
在曾經很長一段時期,由於交通不便、信息閉塞,村裡柴草亂垛、糞土亂堆、垃圾亂倒、污水亂流、禽畜亂跑等“五亂”現象十分突出,嚴重影響了村民的生活品質。
在脫貧攻堅進程中,隨著農村人居環境的整治,尤其是改廚、改廁、改圈“三改”工程的實施,使得群建村村容村貌大為改觀。村民們還在政府引導下,依托優美的自然風光和淳朴的民風開辦農家樂,發展鄉村旅游,群建村一躍成為人氣爆棚的“休閑度假村”。
而村庄的開發和旅游經濟的發展,也為村民帶來了新的挑戰,首當其沖的便是村裡環境衛生保持的問題。這讓新到群建村任職的駐村第一書記郭勇一度頭疼不已。
“客觀上講,這些年村裡的環境衛生雖有改觀,但離建設美麗鄉村的要求還有差距。加之群眾的傳統習慣根深蒂固,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必須拿出切實管用的措施。”郭勇說,在和村“兩委”商議后,決定在“黨建+積分”這一成熟工作機制的基礎上,率先以群建村為試點,創新“垃圾當鋪”兌換機制,引導村民用塑料袋、紙盒等垃圾兌換生活用品,全面提升鄉村治理效能。
群建村的“垃圾當鋪”。
思路一新天地寬。開辦“垃圾當鋪”的提議,得到了村干部和駐村干部的一致認同。
確定了思路,接下來就是抓緊落實各類要素保障。群建村原本有個小賣部,但由於人員和經營問題后來閑置了。於是,村集體合作社出資對這個閑置小賣部進行了改建,按照小商店應具備的“五有”標准將其打造成為“垃圾當鋪”。
隨后,圍繞廚房用品、洗漱用品、清潔用品、生活用品、學習用品等5個方面,制定出物品兌換目錄、兌換標准和細則,並採取“臨時兌換+集中兌換+補價兌換”和“文明積分+兌換積分”相結合的方式,讓群眾不僅通過收集日常生活垃圾能夠兌換到生活用品,還能積累兌換積分進行二次兌換。
2.5斤廢紙殼兌換食用鹽1袋、1斤易拉罐兌換醬油1瓶、7.5斤舊衣服兌換擦碗布一塊……走進村裡的“垃圾當鋪”,牆上張貼的《群建村垃圾當鋪兌換表》詳細標明了兌換標准。平時,村民隻需將家裡提前收拾好的廢紙殼、啤酒瓶、易拉罐、塑料瓶、廢書廢報、廢電器、舊衣服等物品,拿到村“垃圾當鋪”稱重或點數后,即可根據物品數量兌換5大類37種用品。
群建村的垃圾分類亭。
“垃圾當鋪”的物資由村“兩委”人員負責採購,並定期對所有物品進行檢查,保障兌換物品的質量安全,讓群眾都能放心使用。
村民用於兌換的廢品,管理人員會分類整理后進行妥善存放,積累到一定數量后,聯系回收公司進行回收再利用,獲得的費用又用於補充當鋪所需用品。
此外,為提升群眾兌換的積極性,村裡經常性通過召開群眾會、入戶宣傳、發放倡議書等方式,引導村民用日常生活垃圾在“垃圾當鋪”兌換生活用品,促進循環利用、垃圾分類文明新風尚的形成。
“通過兩個多月的運營試驗來看,這確實是一個引導村民將廢品‘變廢為寶’,主動參與鄉村治理的好辦法!”群建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袁貴明說,“垃圾當鋪”的設立,不僅給村民帶來了方便實惠,也有效解決了村庄臟亂差的問題,為推動形成民事民議、群建群治、爭先爭好、共創共享的鄉村治理新格局奠定了堅實的群眾基礎。
小學生正在村裡的“垃圾當鋪”兌換學習用品。
現在的群建村,垃圾數量比以前少了許多,環衛工人的工作量也大大減輕。村民們都參與進來,環境衛生在原有基礎上又實現了一次大的飛躍,環保理念也在潛移默化中深入人心。
群建村的變化,不僅令群眾受益,也為村子贏來了榮譽。近日,農業農村部官網公示了2023年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名單,全國共256個村入圍,群建村名列其中,是畢節市唯一上榜的村寨。
遠看青山如黛,近觀干淨整潔。現在的群建村,寬敞整潔的路面、整齊有序的院落、白牆青瓦的民居掩映在林蔭花簇中,處處散發著美麗鄉村的新氣息,一幅宜居、宜業、宜游的美麗鄉村畫卷正在東風湖畔徐徐鋪展。(圖/文 韓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