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本網原創

多彩貴州風 | 安順屯堡600年

陳康清 潘佳倩 李永馨
2023年09月07日08:33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在貴州安順,聚居著一支與眾不同的漢族群體,他們系明代從中原、江南隨軍或經商到滇、黔的軍士、商人及其家眷的后裔。

明朝初年,一支軍隊奉命屯軍戍邊來到這裡,600年以來,他們一代代的后人堅守著祖輩的信念,完好的保留著大明遺風,延用著祖先們的語言、服飾。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員、中國明史學會副會長張金奎眼中,屯堡文化就是中國明代歷史的“活化石”。

雲山屯。欒迪攝

雲山屯。欒迪攝

石頭的房子、石頭的牆、石頭的小道、石頭的文化,這個用石頭堆砌出的文明不但堅不可摧而且柔情似水。

鮑家屯的石板房。吳忠賢攝

鮑家屯的石板房。吳忠賢攝

鮑家屯。欒迪攝

鮑家屯。欒迪攝

屯堡石頭的柔情,在於它護住一方水土,生命得以延續。屯堡,總是讓人流連忘返,倒不是因為它有多麼的絢麗多彩,相反,或許是因為它本是屯軍之地,靠近它總是給人一種靜謐的威嚴。錯落的石頭房屋看似雜亂,卻蘊藏著陣法的精妙,阡陌縱橫的石頭巷道仿若迷宮,進去的人除非原路返回,否則隻能把自己困在其中,防御工事精妙絕倫,碉樓可攻可守的巧妙,無處不在的彰顯屯堡先輩的智慧。

本寨的石頭巷道。人民網 李永馨攝

本寨的石頭巷道。人民網 李永馨攝

石頭的碉樓比普通的房屋高出3—4米,佔據戰斗最有利的制高點,窄小的門窗有效抵抗了槍林彈雨,成了士兵最堅實的保護壁壘,窗口之下類似“十字架”的鏤空,在方便長槍上下左右活動的同時也成了最好的進攻窗口。屯中“家自為塾、戶自為堡、倘賊突犯,各執堅以御之”。防中可攻、可退可進的防御模式,讓戍守這裡的人們得以安居樂業、沿襲至今。

碉樓。人民網 李永馨攝

碉樓。人民網 李永馨攝

石頭的柔情,在於它斑駁的“外衣”下歲月的痕跡。600年的堅守,盡管世事變遷、風雲變化中時代的洗滌換顏,但是這裡蹭得發亮的石板路、斑駁的牆壁,似乎都在向你訴說著一個關於信仰、關於忠誠、關於責任的故事,讓人情不自禁熱淚盈眶。

本寨的石板房。人民網 李永馨攝

本寨的石板房。人民網 李永馨攝

石頭的柔情,在於它依山傍水充滿靈氣。九月的屯堡籠罩在一片煙霧朦朧之中,時而晴空萬裡時而小雨淅瀝。雨后的屯堡村寨像是披上一層淡藍的面紗,青色的石頭愈發光亮,陽光下升起一層薄霧,遠處的山巒若隱若現,近處河邊的垂柳更顯青翠欲滴。

斑駁的牆壁下是歲月的痕跡。人民網 李永馨攝

斑駁的牆壁映射出歲月的痕跡。人民網 李永馨攝

不同的人置身屯堡,都有不同的感受,唯一相似的,大概是片刻的寧靜。

的。人民網 李永馨攝

石頭堆砌出的圍牆。人民網 李永馨攝

(責編:李永馨、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