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貴州要聞

貴州納雍:“跨社聯建”種植紅托竹蓀

2023年05月19日17:43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近年來,董地鄉創新思路,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提高林地經濟效益,助農增收。

董地鄉玉龍村與紅托竹蓀的緣分,源於2022年3月納雍縣委組織部主辦的黨組織書記培訓班。作為村黨組織書記的周元江,是培訓班的學員之一,培訓課程中有一堂食用菌產業發展的課,老師介紹了紅托竹蓀種植的一系列技術要求及市場前景。

納雍縣董地鄉玉龍村,成熟待採摘的竹蓀。

納雍縣董地鄉玉龍村,成熟待採摘的竹蓀。

“隻要不愁銷路又能帶動家鄉的老百姓增收致富的產業技術,就要認真學,並且要學以致用。”周元江說。

玉龍村森林多、缺產業。學習結束回村后,周元江對本村的各種林地進行一次全面的排查比對,在經過群眾會、村兩委有關會議通過,決定在偏坡組的壟塞麻窩林地第一次種植紅托竹蓀。通過動員工人翻土、除草、開溝、搬運菌棒,經過10多天的努力,試種的16畝菌棒終於種植完成。

白天忙村務,晚上看產業。林下種植紅托竹蓀以來,就算凌晨兩三點,微信群裡還有周元江正在澆水和觀看菌絲長勢情況的視頻及圖片。

納雍縣董地鄉玉龍村,村副主任阮容正在採摘竹蓀。

納雍縣董地鄉玉龍村,村副主任阮容正在採摘竹蓀。

付出就會有收獲。看到一顆顆粗壯的竹蓀正穿衣戴帽拔地而起,周元江又通過抖音、快手、微信朋友圈發布銷售消息,收購的商家直接開著冷鏈車到基地收購。

為便於保存,周元江決定把紅托竹蓀烘干,干品竹蓀信息發布后,電商相繼前來洽談合作,因報價太低,均被一一謝絕。

納雍縣董地鄉玉龍村,村民正在種植竹蓀。

納雍縣董地鄉玉龍村,村民正在種植竹蓀。

思路決定出路。為了讓種出的紅托竹蓀能賣個好價錢,周元江動員本村新聞傳媒專業畢業的大學生幫助設計包裝文案,一箱箱包裝好的竹蓀,成了走親訪友的好禮品,更是遠銷浙江、廣東、福建、新疆等地,供不應求。

試種成功后,玉龍村聯合青山村將閑置的林場利用起來,決定建立紅托竹蓀種植基地,採用“跨社聯建”“合作社+農戶”的運作模式大力發展林下紅托竹蓀種植。

納雍縣董地鄉玉龍村黨支部書記周元江正在給村民培訓竹蓀種植方法。

納雍縣董地鄉玉龍村黨支部書記周元江正在給村民培訓竹蓀種植方法。

據了解,今年以來,玉龍村整合資源,跨村跨社聯建,林下種植紅托竹蓀100畝、盤活大棚8個,還在竹蓀地裡套種中藥材重樓、靈芝,提高林地及勞務利用效率,先后帶動30余名群眾參與種植,解決務工3000余人次,到採摘時預計創收170余萬元。(圖/文 高毅、楊其飛)

(責編:吳鋒、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