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

貴州大方:檢察公益訴訟,筑牢“顏值”保護屏障

2023年03月22日14:44 |
小字號

“大姐,我看路上干淨了很多,最近還有糞污水淌下來沒有?”

“好久都沒看到了,從這裡走過都不用再捂著鼻子了。”

近日,貴州省大方縣人民檢察院檢察干警在該縣馬場鎮白泥社區開展政法信訪系統大走訪時,走訪了解了該社區內的育種場未按照要求修建糞污處理設施,將未做處理的糞污直接排放導致環境污染公益訴訟案的整改情況。

“以前,路上低窪的地方都是糞污水,一下雨流得到處都是,無處下腳,現在好了,無論天晴下雨,都是干淨的。”馬場鎮白泥社區村民吳某向前來回訪的檢察干警說。

保護生態環境和文化資源,守護人民“顏值”安全,捍衛公共利益……自2017年公益訴訟檢察工作全面鋪開以來,共辦理公益訴訟案件450余起,大方縣的每一個角落都有公益訴訟檢察干警的身影,在不停書寫一個個公益訴訟的故事。

貴州省大方縣馬場鎮白泥社區育種場糞污直排污染路面整改前后對比圖。(符平才 攝).jpg

貴州省大方縣馬場鎮白泥社區育種場糞污直排污染路面整改前后對比圖。符平才攝

公益訴訟,讓山更綠

生態環境保護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近年來,該縣人民檢察院始終秉持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的理念開展生態環境公益訴訟工作。

談起公益訴訟之路,該縣檢察院第四檢察部公益訴訟檢察官符平才說:“這些年,我和我的同事踏過了大方的山山水水、溝溝坎坎,成就感滿滿,我們將保持初心,為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持續發力。”

2021年7月,黃某等人在該縣安樂鄉青鬆村以修建養殖場為名非法開採煤炭出售獲取非法利益。當年8月,黃某等人在非法採煤時被當地村民發現后舉報。經地質礦產勘查部門勘測,黃某等人非法開採的煤炭資源量為950.40噸,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費用為17.88萬元,鑒定非法開採點的煤炭評估價值為38.56萬元。

2022年6月,該縣人民檢察院作為公共利益的代表,向七星關區人民法院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宣判后,黃某等人受到相應刑事處理,充分認識到了非法採礦行為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嚴重侵害,均表示認罪認罰,服判不上訴。

“我已經認識到非法採礦行為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嚴重破壞,自願認罪認罰,願意支付生態環境修復費用。”黃某說。

2020年1月17日,貴州省大方縣人民檢察院干警和村民一起搬運魚苗。(裴亮 攝).jpg

2020年1月17日,貴州省大方縣人民檢察院干警和村民一起搬運魚苗。裴亮攝

公益訴訟,讓水更清

為鞏固公益訴訟成果,持續保護生態環境,結合個案辦理,該縣人民檢察院主動聯合公安、自然資源局、環保、林業、水務等行政執法部門,進行拉網式排查,加大對破壞自然生態牟取非法利益的打擊力度。

2022年4月,該縣黃泥塘鎮村民李某某明知轄區支嘎阿魯湖水域處於禁漁期、禁漁區,兩次採取鋪設地籠網的方式在支嘎阿魯湖非法捕撈水產品,該縣人民檢察院對李某某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當年6月宣判后,在該縣小屯鄉法啟碼頭增殖放流現場,李某某親屬主動將購買的260余斤魚苗放入受損水域,以修復漁業生態。

2020年5月29日,貴州省大方縣黃泥塘鎮村民參加生態補償增殖放流活動時投放魚苗。(符平才 攝).jpg

2020年5月29日,貴州省大方縣黃泥塘鎮村民參加生態補償增殖放流活動時投放魚苗。符平才攝

在增殖放流現場,檢察官現場普法,告誡附近村民電魚、炸魚、毒魚和使用禁用工具捕撈水產品后所要承擔的法律后果。聽完后,旁聽的村民紛紛表態,“我們一定吸取教訓,遵守政策和法律法規,不亂捕魚。”

為更好開展生態修復和宣傳教育,2022年12月,該縣人民檢察院聯合縣農業農村局、水務局、小屯鄉人民政府在小屯鄉法啟碼頭設立大方縣首家公益訴訟增殖放流基地,現場開展增殖放流工作,投放魚苗4000余尾。

“基地作為破壞漁業資源被依法追究責任者履行放養魚苗義務的專用地,同時具有生態修復和宣傳教育功能,為今后全縣的增殖放流和生態活動提供了專業、固定場所。”該縣人民檢察院公益訴訟檢察官李天富說:“截至目前,我們已開展增殖放流活動10次,共投放魚苗6.5萬余尾,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河水更加清澈見底,周邊樹木茂密,經常能聽到鳥叫聲,感覺人的心情都變好了。”小屯鄉法啟碼頭附近的村民都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2023年2月14日,貴州省大方縣人民檢察院與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衛生健康局、公安局等部門對縣內醫療美容行業開展聯合專項整治檢查。(符平才 攝).jpg

2023年2月14日,貴州省大方縣人民檢察院與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衛生健康局、公安局等部門對縣內醫療美容行業開展聯合專項整治檢查。符平才攝

公益訴訟,讓人更美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近年來,從水光針到瘦臉針,從光子嫩膚到熱瑪吉,愛美人士趨之若鹜的“種草”,“顏值”經濟逐漸成為一股新潮流,但同時也暴露出很多違法違規行為,部分缺乏資質、虛假營銷的“黑醫美”伺機而動,“微整”時常變“危整”。

為了保障愛美人士的顏值安全,遏制行業亂象,2023年2月14日,大方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縣衛生健康局、縣公安局等部門對縣內醫療美容行業開展聯合專項整治檢查,大方縣人民檢察院參與調查。

“我們會同執法人員全面了解抽查了美容機構及從業人員是否具有相應資質、是否涉及虛假廣告宣傳、是否規范處置醫療廢物、是否合法使用醫用藥械、開展醫療美容項目等情況。”大方縣人民檢察院檢察官助理裴亮說。

同時,檢查人員還現場向經營者和從業者宣傳了醫療美容相關法律法規,要求醫美商家遵守法律規定,依法誠信經營,從正規途徑採購使用合格產品,明碼標價,不得虛假、夸大宣傳,不得超過營業許可范圍開展業務,嚴格執行醫美規范,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在此次執法活動中,行政機關共檢查醫療美容機構15家,發現問題線索1件。

“接下來,我們將充分發揮公益訴訟檢察職能,持續督促行政機關推進美容行業治理與日常監督檢查工作有機結合,促進醫美行業服務規范,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讓非法醫療美容無處藏身,讓消費者‘美’得放心、安心!”大方縣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周志雄信心滿滿地說。(林倩、符平才)

(責編:潘佳倩、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