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

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名單公布 黔東南上榜

2023年01月31日18:00 |
小字號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名單,全國有5個實驗區通過驗收,其中黔東南榜上有名!這也是貴州省目前唯一的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

黔東南民族文化生態保護區范圍覆蓋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全境16個縣(市)。

2012年12月,文化部批准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設立“黔東南民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2017年1月,《黔東南民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總體規劃(2016-2030)》通過文化部批復實施。在黔東南州委州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各級各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黔東南州干部群眾勵精圖治、奮發有為,經過十年的不懈努力,成功創建了“黔東南民族文化生態保護區”。

近年來,黔東南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重要論述和系列批示指示精神,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政策,圍繞“遺產豐富、氛圍濃厚、特色鮮明、民眾受益”目標,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守正創新,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堅持保護優先、整體保護、見人見物見生活的理念,以《黔東南民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總體規劃(2016-2030)》為藍圖,以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為核心,以建立和完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項目、傳承人(群)、基地(工坊)等名錄體系為抓手,創新“非遺+”融合發展模式,高起點、高標准、高質量、高水平建設黔東南民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這對適應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推動旅游產業化高質量發展、唱響“民族原生態、錦繡黔東南”奠定了堅實基礎。

黔東南享有“生態之州、歌舞之州、人文之州、百節之鄉、民間手工藝之鄉、苗族侗族文化遺產保存核心地、迷人的民族文化生態博物館”等諸多美譽,還先后被文化和旅游部列為中國苗侗風情國際旅游目的地、第二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全國首批“國家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被國家民委授予“中國·黔東南民族文化旅游示范區”和“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州”,入選中國民族文化旅游最佳目的地,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返璞歸真,回歸自然”十大旅游聖地之一。

黔東南民族文化生態保護區現有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1項3處(侗族大歌),國家級非物質文遺產56項78處,位居全國地州市級第一﹔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18項307處,居全省第一﹔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產329項417處,縣(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590項﹔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國家級48人、省級170人、州級294人、縣市級4013人﹔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國家級3處、省級23處、州級26處、縣級119處,省級非遺扶貧就業工坊83家,中國傳統工藝振興項目11個,公布認定傳習所、展示館、傳習中心、基地168家,名師大師工作室20家,傳承教育示范基地85處。

黔東南民族文化生態保護區還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處、省級99處、州級54處、縣級867處,10個“苗族村寨”和12個“侗族村寨”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世界自然遺產1處,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1處,國家自然保護區1個,國家地質公園1個,國家濕地公園3個,國家森林公園5個,國家風景名勝區3個,國家級水利風景區7個,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6個,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5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個、名鎮2個、名村7個,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1個,中國傳統村落415個,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126個。每年有民族民間主要節日390余個,其中萬人以上節日就有120多個。

來源:黔東南州融媒體中心

(責編:潘佳倩、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