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雲岩視窗>>頭條

雲岩區:“五治”齊發力 鄉村換新顏

2022年12月29日16:09 |
小字號

冬日時節,走進雲岩區黔靈鎮偏坡村,抬眼望去,干淨整潔的村道農房,院牆上的3D彩繪賞心悅目,健身休閑的小廣場充滿歡聲笑語……一幅幅美麗的鄉村圖景躍然眼前。

自農村“五治”工作開展以來,雲岩區黔靈鎮偏坡村聚焦群眾所急、所需、所盼,深入推進農村“五治”工作,進家入戶聽百姓心聲、解民生難題,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持續提升,鄉村面貌持續改善。

提升人居環境  擦亮鄉村底色

雅致的前庭小院,一塵不染的屋內正燒著暖爐,新修建的廁所干淨明亮,重新粉刷的牆面讓質朴的農房煥然一新……今年,偏坡村五組的楊玉成夫婦住上了安全穩固的房子,老兩口對改造后的農房很是滿意。

偏坡村一角。張鈺佳攝

偏坡村一角。張鈺佳攝

改造前,楊玉成一家居住在年久失修的房子裡。據楊玉成回憶,他們在用瓦磚蓋的老房子已經住了50多年,由於房體年久失修,雨天的時候家裡到處都漏雨,用盆都接不住。

改造后的楊玉成家。張鈺佳攝

改造后的楊玉成家。張鈺佳攝

自農村“五治”工作開展以來,偏坡村分解治理任務、明確標准要求,全面搜集意見、立足村情、科學立項,深入摸排1077棟房屋情況,對村內10棟C級危房、3棟D級危房逐步加固修繕,對村內145個旱廁進行改造。

偏坡村黨總支宣傳委員屈治源介紹,偏坡村黨員干部通過召開壩壩會、走村入戶等方式廣泛宣傳“治房”“治廁”政策,切實了解村民對廁所改造工作的想法建議,迅速形成任務清單、責任清單、進度清單,對旱廁戶、水旱共用戶進行量身定制的改造,修建三格式化糞池,將“污水+改廁”結合,通過就近還田還土,實現綠色生態循環。

“改得太好了,現在的廁所有便池、沖水箱、洗手池,還裝了電燈,又干淨又衛生,住得更安心、更舒服。”楊玉成說。

完善生活設施 提升生活品質

在偏坡村二組的公開欄上,挂著顯眼的《干濕垃圾投放正確公示欄》,上面寫滿了二組村民的名字,根據每天投放垃圾的情況進行張榜公示。

屈治源介紹,村裡專門招聘了引導員,每天在垃圾桶旁引導村民們投放垃圾:如果投放對了,就在干濕垃圾投放正確公示欄相應的框裡打鉤,如果投放錯了,就打一個叉。

黔靈鎮偏坡村文化宣傳欄。張鈺佳攝

黔靈鎮偏坡村文化宣傳欄。張鈺佳攝

“做得好的家庭年底就會成為‘五星’文明戶,不僅能得到相應的獎勵,還會在村集體經濟股權分配上優先考慮。”屈治源表示,經過耐心的講解和公開公平的激勵機制,村民們逐漸養成了良好的習慣,自家門前干淨了路面也清爽了。

一手抓垃圾分類治理,一手抓治水。雲岩區加快構建環衛一體化工作機制,推進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真正使農村環境衛生得到長效保持。據悉,雲岩區自今年8月起持續推進偏坡村雨污管網改造惠民工程,至今已完成改造400余米。

與此同時,村委會工作人員已完成偏坡村六組(131戶)一戶一表安裝工作,並對一直飲用山泉水的住戶開展每周水質採樣工作,確保村民飲水安全。

深入廣泛宣傳 全員參與“五治”

“現在禮金降下來了,請吃酒的人也少了很多,對於我們老百姓來說真是減輕了很多人情負擔。”經常在新修的小廣場上運動的村民表示,以前這裡經常被用來辦酒。現在好了,辦酒少了,村民活動空間有了,群眾負擔少了。

針對大操大辦、人情攀比等現象,今年5月,雲岩區建立“兩圖兩卡三示范四機制”工作體系。在具體工作中,偏坡村村委會用好現狀圖、作戰圖、紅白理事會工作流程明白卡、群眾明白卡,統籌推進“治風”工作高效、有序開展,全面落實文明節儉操辦婚喪喜慶事宜承諾書簽訂工作。截至目前,偏坡村共簽訂承諾書151份。

“我從一個旁觀者到參與者,見証了村民們觀念上的轉變,切身體會到了‘喜事新辦,喪事簡辦,其他不辦’帶來的好處,深刻感受到新的‘風’氣已經在偏坡村落地生根。”偏坡村六組組長尹強對移風易俗新風尚十分認可。(張鈺佳)

(責編:李永馨、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