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沿河視窗>>鄉村振興

從“部鎮聯動”試點看沿河鄉村振興怎麼開新局

2022年09月01日11:27 |
小字號

縣水務局:安坡村農村供水保障,總投資508萬元,2022年8月完成﹔

縣農業農村局:新增花園500畝,總投資150萬元,2022年12月完成﹔

縣發改局:石漠化治理,總投資100萬元,2022年12月完成﹔

縣衛生健康局:發熱門診建設,總投資125萬元,2022年12月完成﹔

……

近日,記者走進沿河自治縣土地坳鎮政府,隻見接待大廳的牆上挂著一張《沿河土家族自治縣“部鎮聯動”改革試點2022年重點工作任務責任清單》表,共列出54個項目清單,總投資2.7億元,表上清清楚楚標明每個項目來源部門、類別、內容、投資規模、完成時限、責任人、聯系人等信息。

土地坳鎮組織宣傳統戰委員覃嵐告訴記者,這是該縣今年在土地坳鎮啟動實施的“部鎮聯動”改革試點項目,資金全部來於縣直部門。“部鎮聯動”的“部”是指縣及縣以上的直屬部門,“鎮”是指鄉鎮和街道。目前試點部分項目已實施結束,部分項目正在有序推進。

目標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今年2月,沿河召開鄉村振興“部鎮聯動”改革試點動員部署會,宣布土地坳鎮作為“部鎮聯動”改革試點鄉鎮,通過試點總結經驗,在全縣鄉鎮(街道)分步推行。

“開展試點的目的在於探索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推進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的路徑和方法,凝聚部門和鄉鎮各類資源,在支持和推動鄉村振興上開新局。”沿河縣委常委、縣委組織部部長盧忠衛說。

為了有序有效推動試點工作,該縣制定了《“部鎮聯動”推進土地坳鎮在鄉村振興上開新局的改革試點方案》,按照中央、省委和市委關於鄉村振興各項決策部署,提出聚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推進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等6方面18項具體內容。

隨后,沿河縣委組織部和土地坳鎮迅速行動,在探索“條塊結合”工作機制上,健全和完善鎮村兩級鄉村振興指揮體系,形成“1+5+10+15”指揮體系和運行機制,即:1個指揮部辦公室,5個振興辦公室,10個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工作專班,15個村(社區)指揮部。

試點實行“條塊結合、上下貫通、運轉高效、一抓到底”,確保鄉村振興各項重點工作落地落實。

沿河縣委組織部部務委員杜燦燦介紹,完善“防貧監測數據庫”是試點工作的重要內容。土地坳鎮重點圍繞“堅決守住防止發生規模性返貧”目標,用活用好大數據資源,著力“建平台、聚信息、防風險”,按照“戶建檔、組建表、村建冊、鎮建庫”要求,以戶為單位,動態管理脫貧戶及相關重點人群家庭各項指標和數據信息,實現易返貧致貧資源交換共享,對農戶進行預警監測,及時將有返貧風險和突發嚴重困難的農戶納入監測范圍。

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上,“試點方案”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持續深化“3+1”保障成果,牢牢守住“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底線。

“重點內容是鞏固和壓實控輟保學‘雙線’責任,落實三重醫療保障等政策,提高農村自來水普及率、水質達標率、供水保障率﹔建立農村新增不安全住房動態監測、實時預警、快速處置機制﹔完善農村低收入人口定期核查機制,落實民政兜底保障政策﹔加強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五個體系’建設,抓好就業就學就醫保障,持續鞏固脫貧成果。”土地坳鎮黨委書記崔劍說。

措施 重點聚焦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

在試點工作推進中,土地坳鎮圍繞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大振興,提出了14項具體舉措。

探索“部鎮聯動”合作,著力爭取政策支持。搶抓新國發2號文件政策紅利,土地坳鎮與縣直部門聯動制定2022年重點工作任務清單,涉及教育、醫療、交通、產業發展等項目,為鄉村振興開新局提供項目和財力支撐。年初以來,已完成400畝黃金芽茶苗栽種和800萬集體經濟扶持資金落地。

探索“村村聯動”合營,著力強化“造血”功能。全面清理盤活村(社區)集體資產,整合全鎮項目、政策、資金、固定資產等資源,成立聯創商貿發展公司,整鎮推進村集體經濟發展“合營”新模式,為村(社區)集體經濟累積注入持久活力。

探索“村企聯動”合資,著力激發干事活力。為進一步提升村(社區)干部福利待遇,成立銅仁市沿河聯動超市有限責任公司,鼓勵村(社區)干部按1-3萬元入股聯動超市項目,超市佔股55%,村干部合計佔股45%,入股后按股分紅,預計每位村干部年底能獲得分紅6000到10000元,以參股分紅不斷激發村干部干事創業動力。

聚焦產業提效,致力打造“一站兩基地”。創建木坪村生態茶科研實訓基地、貴州沿生態牧業有限責任公司院士專家工作站和青年博士研發實驗基地,強化“鄉土人才庫”建設。目前,土地坳鎮已創建聯村茶香協會科研基地和聯創商貿人才實訓基地,力爭今年底為全鎮培育300名“土專家”“田秀才”。

聚焦教育提質,建立“教育結對幫扶”模式。以全面落實“雙減”政策為抓手,採取置換跟崗、聯合教研、組團支教、名師送培等方式,建立“雙向流動、交叉挂職”交流輪崗機制,深入推進“集團化辦學”,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均衡配置。目前,縣第四中學、第五完小分別與土地坳鎮初級中學、中心完小達成結對聯建。在結對聯建幫扶下,今年鎮初級中學中考成績再創新高。

聚焦醫療提標,深化“醫共體”建設。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加強醫療共同體建設,由縣人民醫院幫帶鎮衛生院,加強鄉村衛生人員“三基”知識培訓,組織鎮衛生院人員輪流到縣人民醫院進行臨床進修或短期培訓,幫助提高鎮村兩級公共衛生、醫療救治、衛生管理、傳染病防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和常態化疫情防控能力,支持鎮衛生院建設發熱診室。

聚焦精神文明建設,組建“鄉村文藝隊”。鼓勵支持群眾開展村歌、“村晚”、廣場舞等休閑活動,全鎮15個村(社區)按每村1個文化活動廣場、1間文化活動室、1個簡易戲台、1塊宣傳欄、1套文化器材、1套廣播器材、1套體育設施器材“七個一”要求,逐步完善各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文化廣場、文化器材設施配套,組建15支鄉村文藝隊伍。

聚焦文明鄉風建設,組建“一支志願隊伍”。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陣地,統籌資源,整合力量,組建一支涵蓋退休老干部、村寨知名人士、在校大學生等老中青綜合志願服務隊伍,扎實開展道路交通安全志願勸導、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國家政策宣傳等志願活動,通過帶頭參與文明實踐活動,凝心聚力,推動鄉風文明再上新台階。目前,全鎮注冊志願者2500多人,開展志願服務活動6000人次。

聚焦基層社會治理,推行“超市積分”制度。出台《土地坳鎮“聯動超市”積分工作實施方案》,結合“一中心一張網十聯戶”網格化管理機制,鼓勵群眾積極參加志願活動、開展自我監測、參與轄區治理,給予積分獎勵,所獲得積分可在聯動超市兌換生活物資,激發群眾參與鄉村治理的自主意識,破解村民自治主體缺位難題,構建全民共建共享的“自治、德治、法治”鄉村治理新格局。

圍繞生態文明建設,深入實施綠化攻堅行動。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大力推進退耕還林、退耕還草,深入開展國家儲備林建設,調整優化生態護林員政策﹔持續抓好“四好農村路”綠化建設,啟動實施G326國道、土蒲公路通道綠化工程。

圍繞美麗鄉村建設,深入實施宜居美化行動。嚴格按照“一戶一宅”規定,加強用地建房管理,重點整治農村建房亂象,堅決遏制亂佔耕地建房,突出傳統建筑特色和民族建筑風格,全面推廣農戶庭院微果園、微菜園、微花園“三微”建設,在農戶房屋周邊閑置角落種花卉果樹,將菜地播種齊整,用瓦片磚塊等裝扮庭院,目前已建設“三微園”1000余個,村居煥發新面貌。

著力鄉村振興隊伍建設,建立完善“雙機制”。健全完善“部門包村、干部駐村、班子聯村”工作保障機制,縣委組織部選派1名部班子成員到土地坳鎮挂職,協調推動工作落實。土地坳鎮黨委、政府組建工作專班,專項負責“部鎮聯動”改革試點推進工作。建立農村青年黨員和村級后備力量“雙培養”機制,著力把農村優秀青年培養成黨員,把優秀黨員培養成村級后備力量,發展優化“農村黨員結構”和年輕后備力量儲備。

著力黨建引領聯動發展,探索成立“聯村黨委”。以木坪村為中心,按“地域相鄰、資源互補、產業集聚”原則,成立“蒲溪振興黨委”,形成鎮黨委——片區黨委——村黨支部——產業黨小組“四級組織”架構,實行大村帶小村、強村帶弱村組團式發展,實現“組織共建、黨員共管、資源共享、村民共富、產業連片、治理聯動”建設目標。

著力黨員干部作風建設,健全完善考評機制。制定《土地坳鎮2022年網格預警G分實績考核公示制度》,每季度將鎮村干部工作落實情況按照5G、4G、3G三個等級進行公示,對工作表現、實績情況進行評價,公示結果作為年度考核、評先選優重要依據。按“先進”“一般”“后進”分類定級,完善獎懲機制,獎勵先進、鞭策后進,鼓勵干部擔當作為,提升基層組織力。

成效 持續推動鄉村振興走新路開新局出新績‍

通過半年探索和實踐,土地坳鎮“部鎮聯動”改革試點成效逐步顯現,隨著各個項目的落地實施,鄉村面貌正在發生變化,群眾收入持續得到鞏固,鄉村振興全面有序有效推進。

從土地坳集鎮出發,沿326國道經五七、木坪到安坡村,公路沿線植上了竹子、紅豆杉、桂花等樹苗。鎮辦公室工作員李雙喜告訴記者,到目前為止,通過“部鎮聯動”項目,全鎮綠化鄉村公路30多公裡,植樹木10000多棵,其中木坪村是村組道路綠化全覆蓋。

在木坪村生態茶葉基地,縣委組織部派駐村第一書記晏江鬆和村黨支部書記劉洪斌正在查看茶園干旱受災情況,滿山的茶樹在陽光下一片金黃。

土地坳鎮黨委副書記杜川介紹,為了規模化發展生態茶產業,鎮黨委決定由安坡、木坪、五一、五七、竹根壩五個產茶村黨員組成,成立“聯村黨委”。

“聯村黨委辦公地點設在安坡村,同時組建集體經濟公司,目前四個村的黃金葉茶已達到2500余畝,在此基礎上成立了茶葉協會,在今年的春茶銷售中,協會在浙江、安徽、湖北等地共銷售茶葉1500多斤,實現銷售收入100多萬元。”杜川說。

該縣第一個鎮級層面公益公墓項目在木坪村后山上實施。晏江鬆介紹,公墓項目佔地10多畝,由縣民政局投入“部鎮聯動”資金32萬元建設,輻射木坪村257戶及安坡、五七兩村各1個組,覆蓋人口1800多人,規劃墓地3000多個,第一期建設墓地196個。

為了更好地發展村集體經濟,根據“部鎮聯動”改革試點規劃,今年3月,土地坳鎮成立全縣第一家村村聯辦集體經濟企業“銅仁市沿河聯創商貿有限責任公司”,由全鎮15個村合作社集體經濟合作注資100萬元,實行“鎮集體經濟公司+村合作社”抱團發展。

4月15日,公司第一個實體“聯動超市”在土地坳集鎮開業,到目前四個月營收55萬元。根據公司的規劃,公司部分收益將用於保障和促進社會發展等公益事業。

公司董事長劉洪學是安坡村委會副主任。劉洪學介紹,聯動超市面積400多平方米,一樓是超市,聘請了2 名營業員。二樓是“垚尚助農”抖音直播間和倉庫,每天晚上定時開展直播活動,目前有粉絲3萬多人,上個月開通了小黃車,已開始帶貨,主要銷本鎮的優質農特產品,由網絡直播愛好者、五一村副黨支部書記晏明齊負責直播主持。

談到企業的下步發展,劉洪學信心滿滿:公司正在啟動綜合大樓建設,規劃佔地350平方米,建筑面積2000多平方米,設計共五層,第一、二層是超市,第三、四層為酒店,第五層是公司辦公室。目前已通過城規審批,進入評估階段,預計9月可動工建設。

“下步,我們將以聯動超市為平台,走‘小窗口、大市場’路子,充分發揮村合作社地處基層的‘連結’優勢,將超市的市場終端向鄉村延伸,開展農村生產生活用品配送,將超市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劉洪學說,超市開業后,怎麼把超市裡的商品“轉成”村民的用品送到村民手中,是他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土地坳鎮前進社區是脫貧攻堅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地處土地坳集鎮,共有居民663戶,有鎮內各村搬遷來的,有中寨、泉壩兩鎮搬遷來的,也有本地的原住村民。

該鎮人大副主席、前進社區鄉村振興指揮長馮旭告訴記者,目前社區有三項工作屬於“部鎮聯動”范圍:一是數字鄉村建設、二是微菜園項目、三是環境形象提升工程。

“全鎮數字鄉村平台由鎮綜治中心和電信公司合作建設,在依托村(社區)天網工程、雪亮工程的基礎上,整合農戶室外監控攝像頭,統一將視圖信息接到中心數字指揮平台,實行全天候監控轄區進出車輛和人員。”馮旭說,數字鄉村建設中前進社區有攝像頭119個,其中移民安置點就有65個。

據介紹,土地坳鎮在建設數字鄉村網絡中,和攝像頭同步安裝了無線音箱,指揮平台可進行遠程喊話,將在基層治理、治安維穩、疫情防控、政策宣傳、應急廣播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在移民安置點,馮旭帶記者參觀了“微菜園”項目。為解決搬遷移民吃蔬菜問題,社區將安置區內閑置的土地流轉整理,劃成小塊,每塊40多平方米,供移民種植蔬菜,以減少家庭生活支出,讓移民手中有“土地”,增加生活安全感。

馮旭介紹,根據統計安置點有菜園需求的居民152戶,第一期流轉閑散土地24畝,劃分118塊,涉及搬遷戶75戶,總投資30萬元,其中流轉土地費3萬元、菜園整理費27萬元。第二期計劃在后山再流轉土地200畝,以滿足所有搬遷移民所需。

談到微菜園的劃分和管理,馮旭說,菜園劃分優先考慮沒有穩定收入、相對困難的搬遷戶,把社會面管控、防貧預警自主監測等列入菜園居民積分管理,做得好的100分,如配合政府工作、鄰裡團結、防貧自主監測報備、參與社區志願服務等都有加分項,做不好的就減分,直至減完取消。脫貧戶和基層管理人員可持積分到聯動超市兌換生活用品。

“對農民來說,土地是個根,有土地才有家園的感覺。實施微菜園項目,就是讓移民群眾在安置區也能享受農耕生活,從生活方式和情感歸屬上徹底融入城鎮,盡快從搬遷戶狀態轉為常住居民狀態。” 覃嵐說。

在環境形象提升方面,社區通過“部鎮聯動”投資100萬元,修建了文化廣場、籃球場、羽毛球場、微花園、涼亭、文化牆等基礎設施。為了體現社區的鄉愁氣息,文化牆上的內容全是本地鄉村生產生活場景和土家文化元素。

“目前,移民中低保率達到50%,共開發公益性崗位130個。還准備引進一家企業到社區建扶貧車間,已初步確定引進莞銅協作項目在社區發展大棚蔬菜,多渠道幫助解決移民增收問題。”馮旭說。

40歲的移民孔令薇是廣西貴港人,在外打工時和老公相識,2011年嫁到土地坳鎮干洞溝村,2016年搬遷到土地坳安置點,今年分得了菜園,家中現有兩個小孩,老公在外打工。

“今后就少買菜了,現在環境變好了,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干部都很關心我們移民群眾,經常給老年人們送生活物資,政策好了移民生活就更有了保障。”孔令薇高興地說。

社區居民冉素芝今年50歲,2018年從泉壩鎮泉坡村搬遷到土地坳,一家5口人,老公是組長、網格長和信息員,由於有崗位收入,她們家沒有分到微菜園。

冉素芝說,搬遷到土地坳來感覺很好,特別是醫療和孩子上學很方便,平時老公在外打工掙錢,她在家帶孩子上學,老公在社區的信息上報等工作都是她在完成。

據介紹,目前土地坳鎮共開發公益性崗位663個,和去年同比增長250個,每月需要7萬多元支出,新增部分開支將全部來源“部鎮聯動”集體經濟收入。

“實施‘部鎮聯動’的目的,主要本著‘鄉鎮所需、部門所能’,根據鎮鄉村振興整體規劃和建設需要,有效整合部門項目和資金,統籌安排、科學規劃、分項實施、整體推動,在推進過程中多次召開‘部鎮聯動’聯席會議,研究部門項目落地實施,真正達到了‘減少環節、節省時間、科學布局、提高效益’的目的,讓鄉村振興的路子越走越寬、越走越實、越走越活。”土地坳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張珍權說。

據沿河縣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田敖介紹,“部鎮聯動”改革試點是該縣推動鄉村振興開新局的一次嘗試,從啟動到現在剛好半年時間,很多工作是在探索中推進,實行邊實施、邊總結、邊完善、邊推廣,在政策、項目和資金上,縣直各相關部門聯動給力,在具體規劃實施上,土地坳鎮黨委政府借力發力,很多項目都取得初步成效,一些后續項目也正在有序有效推進。其中“村村聯動”發展集體經濟已在其他鄉鎮逐步推廣,目前有近20個鄉鎮(街道)開辦了聯動超市,從運營情況來看效果比較明顯。

在沿河,鄉村振興怎麼干?土地坳正以“部鎮聯動”試點作答。(沿河土家族自治縣人民政府網 文波)

(責編:李永馨、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