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水美貴州>>水利新聞

赤水市:眾志成城抗大旱保供水保秋收

2022年09月01日16:17 |
小字號

今年7月以來,赤水市出現極端高溫天氣,35℃以上47天,40℃以上21天,高溫總日數達到歷史最高,降雨量達到歷史同期最少。特別是8月以來,14個鄉鎮相繼出現嚴重旱情,田地干裂、草木干枯、人畜飲水困難。

旱情出現后,赤水市迅速啟動抗旱Ш級應急響應,編制城區和14個鄉鎮“一鄉一策”抗旱保供水應急方案,成立抗旱救災綜合工作專班,調動全市開展抗旱保供水、抗旱保秋收工作。

赤水市要求全市領導干部要第一時間下沉各個鄉鎮幫助抗旱救災工作,確保動態掌握鄉鎮抗旱情況,千方百計保群眾基本用水安全,想方設法保糧食安全。

與此同時,赤水市水務、應急、農業農村等有關部門與各鄉鎮密切配合,在赤水市防汛抗旱指揮部的統一指導下,干部深入一線,與群眾一起找水源、疏渠道、鋪管道,消防車、洒水車全部出動。

“長沙鎮的鎮情、村情我最熟,我知道哪裡可以找到水源。”赤市水務局何良平緊急暫停公休外出,投身抗旱。

8月以來,全市6000余名干部駐扎一線,積極參與尋找水源、應急送水、調水分水等工作。

持續高溫,水分蒸發迅速,河、庫水位持續下降,水源枯竭,城區供水無法取水等水源問題接踵而至。

“抓好供水工程蓄水保水供水,科學謀劃,按照‘先生活、后生產、先地表、后地下’統籌調度現有水資源。”赤水市抗旱救災綜合工作專班緊急調度全市水資源,採取一系列措施保城鄉供水安全。

同時,迅速啟動城區金龍水庫備用水源,緊急採購2台應急抽水泵、2台大功率抽水機每日可補水2.8萬噸,並在河下游設立臨時抽水泵站,直取河水用於市政和綠化,減輕城區公共管網供水負擔﹔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14個鄉鎮新增抗旱水源117處。

針對水資源較為短缺的高海拔地區,實行分時分片分段供水,在市水務局統籌調度下,鄉鎮水務站干部、基層管水員深入“責任地”,對全市307處集中式供水點查看水量,並對水量不足的134處集中供水點採取分時供水。

赤水市水務局局長張憲陶介紹,旱情發生前,赤水市氣象、水務就提前進行了研判,針對可能出現的旱情,對各水庫提前關閘儲水,保障水庫高水位蓄水,為抗旱保供水創造了條件。旱情發生后,及時算好全市“水賬”,按照“先生活、后生產”原則,對水源進行合理調配,在保障群眾生活用水的同時保障了秋收時段的農田灌溉用水,將農作物損失降到最低。

為保障全市飲水安全不漏一村,不漏一組,不漏一戶,赤水市啟動受災群眾一戶一包保機制,重點關注邊遠散戶和行動不便的孤寡老人、殘障人士等弱勢群體,落實受旱百姓包保責任人和保供水措施。

自8月份以來,赤水市水務局調度各鄉鎮對轄區內灌渠進行全面排查,發動管水員和群眾參與供水管網巡查搶修,排查修復破損管道319處,新鋪設管道166.04公裡,組織水車送水1249車,摩托車送水165次,累計送水34515人次,覆蓋受災農戶7710戶23029人。

在大同鎮天橋村,一輛輛穿行在鄉村的送水車打破了夜晚的寧靜。“嘟嘟、嘟嘟嘟”隨著喇叭聲鳴,村民們開始激動起來,“送水車來了,快去接水啦。”“要不是政府組織每天送水過來,這麼熱的天,沒水喝日子咋過哦。”“師傅們,辛苦了。”……

在這次抗旱保供水戰役中,全市黨員帶頭、干群合力,勠力同心,在抗旱一線筑起了堅強的紅色堡壘,最大限度減少旱災損失,守住民生底線。(黃森)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