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銅仁視窗>>強市建設

江口興隆:最好的幫扶就是為民服務辦實事

2022年07月28日16:32 |
小字號

“駐村應該幫扶什麼?”這曾是銅仁銀保監分局派駐江口縣雙江街道興隆社區駐村干部趙恩德常常問自己的一個問題。

在興隆社區駐村接近2年的他,找到了心中最認可的答案——“最好的幫扶不是簡單地給錢給物,而是為民服務辦實事。把老百姓的煩心事、操心事、揪心事、平安事解決好了,駐村幫扶也就做實了、做深了。”

設立“金融服務站”,解決百姓煩心事

興隆社區竅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現有新市民291戶1184人,60歲以上老年人佔比達15%。在日常走訪過程中發現,大部分老年人仍然習慣用存折取款,每個月15、16日這兩天,還會去1公裡外的銀行排隊取錢,跑了不少腿。為此,社區駐村工作隊聯合江口聯社直接把“金融服務便民站”搬進社區,並安排專門工作人員為老人辦理日常支取、生活繳費、存款轉賬等業務。

在便民服務大廳內,居民姚大爺拿著存折熟練地在“金融服務站”內取出了錢。“現在的社區生活真是越來越方便、越來越幸福了,‘銀行’就在家門口,再也不用走遠路、排長隊了。這裡不僅可以存取款,還能直接交水電費,實在太方便了。就連周邊小區的居民也常來這兒辦理業務。”姚大爺高興地講到。

新建“雨水管網”,解決百姓操心事

每年的夏季,是竅灣安置點雨量最充沛的季節,也是安置點居民最頭疼的時候,因為擔心地下停車庫被水淹沒。雨水最多的時候可以滲透到辦公室內,每逢大雨,興隆社區第二黨支部會組織黨員、樓長光起腳清掃雨水。

為徹底解決盛世興隆小區雨水堵塞問題,社區黨支部聯動駐村工作隊第一時間向雙江街道辦事處請示報告,爭取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基礎配套設施提升及改造項目,採取東西部協作模式,投入資金100多萬元,新建雨水管網300m、污水管網300m、地面防水維修1200㎡、道路提升3000㎡、屋面維修3000㎡、消防設施維修。

自從今年小區安裝雨水管網后,小區居民再也不用擔心摩托車、電動車停在車庫裡面被水淹沒、被水泡壞了。

開辦“社區醫院”,解決百姓揪心事

在江口縣雙江街道中心衛生院興隆門診部,候診區居民正在排隊檢查,醫生有條不紊的進行診察和解答疑問﹔一排排床位整齊排列,干淨整潔的環境讓群眾放心就診。

今年76歲的李阿姨是一位獨居老人,患有風濕病、高血壓,因腿腳不便無法到醫院及時治療。“興隆社區門診部就在社區門口馬路邊,看病就醫特別方便、價格便宜,醫生手法嫻熟,醫術精湛。”李阿姨說。

據了解,雙江街道中心衛生院興隆門診部佔地面積180平方米,有醫務人員7人,設有內科、外科、中醫科、眼科、康復科、心電圖室、B超室等科室,可開展醫療、預防、保健、康復等衛生服務,以及常見病、多發病的中西醫結合治療等,配備有DR照片機、彩超、心電圖等設備,同時共享雙江街道中心衛生院所有醫療診斷設備。興隆門診部的設立,切實解決了社區居民“看病難、看病貴、看病遠”的問題。

安裝“智能報警器”,解決百姓平安事

由於興隆社區地處城鄉接合部,居住人員相對混雜。年輕人上班不在家時,最擔心的就是老年人乘電梯及用火用電安全。  

據趙恩德介紹,為保障小區居民電梯使用、用火用電安全,社區聯合科技公司,利用“天網工程”“智能小區工程”引入小區樓道照明、火災感應設施、門禁系統等設備,全部安裝了智慧報警器,做到視頻監控無死角,最大程度預防安全事故的發生。

安置點以“支部建在網格上”為抓手,探索“黨建+綜治+警務+服務”工作模式,設置綜合協調室1個、天網工程35個、智能小區工程3個,共安裝監控探頭40個,實現重點路口、重點區域,監控探頭全覆蓋,群眾住得安心、住得放心。

“設立‘金融服務站’、新建“雨水管網”開辦‘社區醫院’、安裝‘智能報警器’……這些事情都是瑣碎小事,但隻要能方便居民,在我心中就都是大事。”趙恩德感慨道,“隻要用心用情用力,服務群眾就沒有止境。”

“今后,我將繼續堅持為民服務宗旨,不斷創新社區工作方式方法,讓老百姓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盡快變成放心事、舒心事、幸福事。”趙恩德說。(江口縣融媒體中心)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