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政協調研組到福泉調研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治理工作

7月19日,貴州省政協黨組成員、副主席羅寧率隊到福泉市調研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治理工作。州政協副主席、民革黔南州委員會主委陳有德,市委副書記、市長、黔南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曾薇,市政協黨組書記、主席汪華,市政協副主席劉玉梅以及省、州、市有關部門負責人參加調研。
羅寧一行先后來到福泉市道坪鎮瓮福磷礦英坪溪排土場、一號坑排土場、對門坡磷礦地質環境防治工程等地,詳細聽取瓮福磷礦和相關部門負責人的工作匯報,查看沿途植樹綠化、礦山生態修復情況,了解黔南州和福泉市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治理工作具體做法及成效等工作情況。
據了解,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福泉市主動踐行“兩山”理念,堅定不移走綠色礦山建設之路,堅守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合理開發礦產資源,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做到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的有機統一,同時積極探索礦山生態修復治理新路子,實現礦業廢棄地可持續利用,全市經濟社會綠色發展和西部生態安全屏障呈現良好態勢。“十三五”以來,福泉市累計投入3.08億元修復治理礦山面積732公頃。
走在福泉市道坪鎮英坪歷史遺留礦山上,過去雜草叢生,或礦渣堆積、或裸露地表的工礦廢棄地,如今已華麗變身,果蔬園延續到各個角落,500余畝刺梨果實飽滿展露枝頭、300畝大豆排列有序郁郁蔥蔥,綠葉隨風搖動,瓜果飄香……調研中,羅寧對福泉市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取得的成效給予充分肯定。羅寧指出,福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社會各界和廣大人民群眾關心和關注,礦山生態修復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成為了生態文明建設的生動實踐。
羅寧要求,福泉市要更加深刻領會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注重廢棄礦山生態保護修復工作的系統性和完整性,消增量、減存量,摸准、吃透相關文件精神,對標對表礦山生態修復各項指標,高標准、嚴要求做好礦山生態修復區域綠化、管護等工作,進一步鞏固提升廢棄礦山生態修復成果﹔相關企業要認真落實主體責任,科學合理修復礦山生態,推動礦區生態可持續發展,讓廢棄礦山變成綠水青山,轉化成金山銀山,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生態保障。(福泉市人民政府網 晏志聰、趙桂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