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高溫保夏糧!印江各鄉鎮抗旱灌溉護糧平安

近段時間以來,35度以上高溫持續炙烤著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致使我縣部分糧食主產區的稻田、玉米地因缺水出現干涸開裂,秸稈枯萎等現狀,直接影響了今年稻谷、玉米的收成。為維護糧食安全,當地鄉鎮和各部門快速作出反應,多方發力共同引水抗旱,護糧平安。
天堂鎮:持續高溫庄稼被旱,快速行動護糧平安
在印江北部的天堂鎮陡溪村,今年種植的300余畝優質水稻示范區正經受持續高溫天氣的“烤”驗。過去的大半月內,當地未下過一場透雨,加之這一區域地勢較高,河流干涸斷流,失去源頭活水的稻田育秧水也快速蒸發殆盡,裸露泥塊迅速結塊開裂,讓種糧大戶嚴義兵每天憂心忡忡,急盼救糧之水。
為解群眾和稻田的燃眉之急,天堂鎮緊急調撥消防救援站的消防車進行噴灌作業,給失去生命之水的稻秧快速降溫解渴,防止秧苗枯萎致死。
“為緩解旱情,我們是早晚對秧苗進行澆灌,一天要澆灌水40車左右。”在澆水噴灌現場,天堂鎮防救援站專職消防員方權勇就每天的作業情況作了介紹,他表示:“這輪應急性洒水主要是不讓稻秧枯萎,等山上的水引下來灌溉進田后將取消噴洒作業。”
同時,當地群眾也自發組織起來,積極展開生產自救。並在縣水務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緊急劃撥10余萬專項救災款,購買了近2000余米的引水管進行搶救性施工,負責施工的群眾每天頭頂烈日,在高溫下進行連續性高強度作業,迅速完成了管道線規劃和管道安裝拼接工程,整個引水灌溉項目已完成總工程量的70%,未來兩天便可完成整個項目施工。屆時,陡溪及周邊易旱區域的干旱缺水問題將得到根本性解決。
據了解,本輪高溫天氣將持續到下周,各鄉鎮(街道)的糧食主產區紛紛視旱情的輕重程度,陸續啟動了應急預案,農業服務部門和農技服務人員也在第一時間奔赴田間地頭,指導農戶展開生產自救和做好災情統計摸排評估。(王東 田林)
中興街道:農田受旱,干群鋪管應急
連日來,受持續高溫影響,中興街道土黃村高標准農田基地部分受旱,街道辦事處組織干部群眾鋪設管道緩解旱情,確保糧食安全。
筆者在印江中興街道土黃村壩上的農田裡看到,郁郁蔥蔥的禾苗在驕陽下茁壯成長,有的水稻已經長出稻穗。在農田裡,筆者發現部分稻田由於持續高溫出現了干旱開裂情況。為及時有效緩解稻田旱情,街道辦事處組織村支三委、駐村干部和村裡群眾通過鋪設管道的方式引水抗旱。
據土黃村黨支部書記熊森介紹,該村現有高標准農田300余畝,種有水稻150畝,大豆套種玉米150余畝。今年,為提高水稻產量,部分旱田變水田。受持續高溫天氣影響,田地儲水難,從而出現干旱現象。
“因為近期受高溫影響,30余畝稻田出現旱情,為了保糧保收,我們鋪設應急管道,從水庫引水進行灌溉,緩解當前的旱情。”熊森說。
據了解,今年中興街道水稻種植4000余畝,其中高標准農田水稻種植近700畝。為應對可能出現的旱情,該街道早籌劃、早部署,及時准備抗旱物資,確保糧食安全。
“面對持續高溫天氣,我們及時尋找新的取水點,確保取水點有水可取。同時我們組織黨員、群眾、村支監三委及時清理溝渠,確保灌溉溝渠暢通。街道還及時貯備抗旱物資,一旦發生干旱情況,我們及時將抗旱物資送到村組,確保糧食高產豐收。”中興街道黨工委副書記、政協聯絡委主任田建國介紹。(張向芬 黃志權)
沙子坡鎮:抗旱灌溉正當時
近日來,沙子坡鎮黨員干部不懼酷暑、頂著烈日,抗旱在農業生產第一線,用實際行動帶領廣大群眾堅定信心、振奮精神,全力以赴打好夏季抗旱保苗攻堅戰。為保証農田灌溉用水,沙子坡鎮組織民兵應急分隊分別到紅木村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示范基地、十字村稻油輪作高產示范田、竹元村辣椒種植基地為群眾抗旱澆灌,確保用水跟得上,夏苗長得好,豐收保得住。
據青球村支部書記曹光貴介紹,近段時間,氣溫高,天氣持續干旱。青球村通過召開村組黨員群眾代表會議,開始進行抗旱准備,組織群眾利用抽水泵進行抗旱澆苗。青球村共有500畝水稻,截至目前已完成澆灌100畝,將爭取在一周內完成第一輪澆灌。
下一步,沙子坡鎮將持續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加強旱情研判,細化抗旱措施,搶抓時機進行澆水灌溉,將旱情損失降低到最低程度,為奪取秋糧豐收豐產打下堅實基礎。
峨嶺街道:千方百計抗大旱、促生產
連日來,峨嶺街道組織黨員干部下村與群眾一道抗旱保苗、調運用水,千方百計抓好抗大旱、保成活、促生產。
黨員干部們頂著烈日帶頭挑水、抽水、維修溝渠,忙得汗流浹背,讓群眾看到了希望,鼓足了干勁。
大雲村黨支部組建了抗旱保苗先鋒隊,為群眾抗旱保苗,出動抽水機5台。貧困戶王大嬸今年種植水稻2.8畝,目前已全部移栽下田,丈夫常年臥病在床,一人之力無法完成澆水保苗工作。村黨支部得知情況后,請來了洒水車幫忙運水,帶領黨員干部到田中澆水保苗。看著奄奄一息的稻苗一棵棵站了起來,王大嬸激動地跑往村委會致謝。
“作為農村黨員,我深知每畝農田背后肩負的是一個家庭、一個希望,雖然我們每次拉的水不多、能解決的困難也不大,但是黨員徽章戴在胸口、責任扛在肩上,就應該帶頭做實事、做好事,能救一株是一株,能幫一點是一點。”峨嶺街道小澤村支部副書記余強說道。
連日來,小澤村迅速行動起來,駐村干部和村“兩委”干部沖到抗旱一線,一邊鼓勵種植戶要堅定信心,科學合力抗旱,一邊動員支部在家黨員同志積極參與到抗旱保苗工作中來,通過庫塘放水、發電機抽水等方式增加抗旱用水,最大限度地集中人力物力對農田全部進行澆水。
羅場鄉:抗旱小分隊助農解旱情
7月15日,羅場鄉組成抗旱小分隊,利用消防車輛對轄區內受災農作物進行灌溉,幫助緩解農作物旱情。
抗旱小分隊根據群眾反映和實際受災情況,先后來到清河、快場、寨口等村,對沿線受災農作物實施精准灌溉,讓庄稼喝上“救命水”,最大程度地減少高溫干旱帶來的損失。
“非常感謝黨委政府的關心,最近氣溫太高了,你們來得太及時了,多虧了你們這一車水,養活了我這一丘田”寨口村村民田茂娥激動地說道。
自出現連續高溫少雨天氣以來,羅場鄉高度重視抗旱救災工作,不等不靠、主動作為、快速推進,成立了抗旱保豐收工作領導小組,實行分片包保責任制度,廣泛發動黨員干部群眾,因地制宜、多措並舉保障農業灌溉用水、生產生活用水,堅決打贏抗旱保豐收攻堅戰。
下一步,羅場鄉將進一步強化抗旱救災工作措施,緊盯當前旱情形勢,及時發布高溫氣象預警,加強抽水設備、水管等應急物資保障,加大移動灌溉力度,全力保障農作物用水需求,努力實現夏糧豐產穩收。
木黃鎮:黨旗在抗旱一線高高飄揚
7月以來,受持續高溫影響,農作物部分受旱,木黃鎮坪洞口村850畝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基地尤其嚴重。面對嚴峻的旱情形勢,木黃鎮黨委政府將旱情作為當前最大的民情,統籌謀劃,迅速行動,多措並舉抗旱,千方百計地減少群眾損失。
7月14日,木黃鎮成立“木黃鎮黨員先鋒抗旱隊”,將鎮直各部門黨員干部作為攻堅隊的主導力量,組織村支監“三委”干部,迅速啟動兩台消防車和抽水泵等抗旱設備,及時將灌溉用水送到群眾的田間地頭,確保當前旱情得到緩解,努力打贏這場抗旱保收攻堅戰。
在田間地頭,“黨員先鋒抗旱隊”搶抓傍晚和清晨有利時機,迅速布置水帶,對農作物澆水,確保每一株農作物都得到澆灌,每一滴水都物盡其用。通過黨員干部的示范帶頭作用,群眾也一起來幫忙,大家齊心協力,為久旱的田間地頭帶來了“及時雨”。在農作物生長的關鍵時期,這場烈日下的“及時雨”成為農作物生長的“甘霖”,有效降低了因干旱帶來的損失。(印江縣人民政府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