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外桃源·人間樣板” 肇興侗寨再現非遺盛宴

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黔東南州主會場暨“世外桃源·人間樣板”肇興景區非遺民俗展示活動啟動儀式。
6月11日,是我國第17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黔東南州主會場暨“世外桃源·人間樣板”肇興景區非遺民俗展示活動在黎平縣肇興侗寨舉辦。此次活動由黔東南州文體廣電旅游局主辦,州縣文旅部門會同黎平縣肇興鎮共同承辦。
本次活動分為攔門迎賓啟動儀式、侗族大歌展示、非遺系列活動、踩歌堂和侗族大歌賽、“肇興五團”非遺打卡體驗活動五個板塊內容。活動緊扣“連接現代生活 綻放迷人光彩”主題,呈現一場精彩絕倫、震撼心靈的視聽盛宴。
合唱《宣傳省十三次黨代會及“橋頭堡”文件精神》新編大歌。
一大早,侗寨的男女老少穿著盛裝載歌載舞,以最隆重、最熱情的迎賓儀式歡迎到侗寨游玩的朋友們,拉開了非遺系列活動的序幕。
活動中,唱響維也納金色大廳的侗族大歌《蟬之歌》,像清泉般潺潺流淌,像山鳥那樣婉轉啁啾,演唱的聲動梁塵洋洋盈耳。如今,《為岑所愛》《貴州我深愛的家鄉》《和我一起去肇興》等新曲目的侗族大歌大家耳熟能詳,廣為傳唱,傳達出侗族人民的家國情懷、保護傳承傳統民族文化的初心使命。
向游客敬“攔門酒”。
據了解,目前,肇興鎮有縣級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60余項,其中世界級1項、國家級8項、省級25項﹔非遺傳承人73人。活動設有為非遺傳承人頒發証書、省級非遺傳承人發言、黔東南州非遺影像展、非遺特色工藝品展、非遺項目體驗打卡點、“非遺購物節”等系列內容。
此次活動,有30余支歌隊參加非遺傳習匯報展演暨侗族大歌賽,展現了侗族大歌在群眾中的影響力,展示出侗族人民強烈的文化認同感、歸屬感、自豪感,為游客奉上一場養心養神的視聽“大餐”,達到洗滌心靈、舒壓減壓的效果。當下傳承人緊跟時代最強音,以侗族“踩歌堂”的形式傳遞黨的好政策、好聲音,做到人民的非遺,人民傳承,人民共享。
信團鼓樓非遺打卡點,游客體驗項目“打糍粑”。
在肇興“五團”,游客們玩轉打卡點。此次活動中五座鼓樓的非遺打卡項目,既有侗族文化的異曲同工,又有各團特色。仁團的花橋行歌坐月,展現侗族青年男女的愛情含蓄自由﹔義團的蘆笙陣陣,表達傳統合奏的美妙﹔禮團的侗族民間戲曲,展示民間戲曲的多樣﹔智團的寨老擺古議事,展現議事的庄重嚴謹﹔信團的大歌口傳心授,展示侗歌悠揚婉轉。“五團”展現了侗寨和侗族人民的行為准則和處世態度,充分詮釋了分則各有特色,合則天下無雙。
肇興侗寨素有“侗鄉第一寨”之美譽,是侗族文化的主要發祥地和保留地。近幾年,肇興鎮以侗族傳統文化為抓手,抓非遺項目申報、非遺傳承人培養、侗族大歌的傳續、侗族戲曲的提升,依托濃郁的侗族文化和唯美的侗寨風情,展現侗族民俗文化與創新精神並發,展示侗家傳統技藝與現代需求結合,詮釋侗族人民生態自然與科技生活融合。
寨門迎賓。
當前,該鎮搶抓新國發2號文件和“橋頭堡”政策機遇,利用“泛珠三角四小時經濟圈”和“黔中三小時經濟圈”輻射范圍優勢,豐富旅游業態,推動旅游大提質,大力發展民族特色旅游和生態康養旅游,打響肇興侗寨“人類疲憊心靈的最后家園”品牌,續寫新時代肇興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圖/文 張怡 姚進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