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中醫藥大學:“1+1+1+N”幫扶模式助力鄉村振興

2021年是鄉村振興開局之年。貴州中醫藥大學黨委積極響應中央、省委的號召,始終把鄉村振興作為重要政治任務來抓,充分發揮黨委領導核心作用,團結帶領全校各級黨組織和專家、駐村干部履職盡責,用黨員本色和科技硬核打出鄉村振興“組合拳”,制定了《貴州中醫藥大學鄉村振興駐村幫扶工作方案》及《貴州中醫藥大學鄉村振興駐村第一書記 干部和工作隊管理辦法》,構建了具有中醫藥特色的“1+1+1+N”的幫扶模式(即1名駐村干部+1位校領導+1個牽頭部門+N個責任單位),在黨建幫扶、教育幫扶、產業幫扶、醫療幫扶和校農結合多個方面均取得了很好成效,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開啟鄉村振興新局,助推農村產業革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貴中醫黨委領導赴冊亨縣慰問調研。
——黨建幫扶
2021年,學校成立了“鄉村振興領導小組辦公室”,學校黨委書記楊柱任組長,分管鄉村振興副校長於浩任常務副組長,其他校領導和部門處長任副組長成員。設置專項經費,制訂了《貴州中醫藥大學鄉村振興駐村幫扶工作方案》及《貴州中醫藥大學鄉村振興駐村第一書記 干部和工作隊管理辦法》等一系列幫扶措施及制度,確保鄉村振興工作有組織、有專人、有資金、有制度、有組織保障。在學校黨委強有力的領導下,該校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的主戰場上涌現出一批先進黨組織和優秀個人。
獲獎組織/個人 榮譽稱號 授予單位
中共貴州中醫藥大學委員會 貴州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 中共貴州省委
貴州省人民政府
貴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黨委 貴州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 中共貴州省委
貴州省人民政府
貴州中醫藥大學藥學院教工第五黨支部 貴州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 中共貴州省委
貴州省人民政府
陳大業 貴州省脫貧攻堅先進個人 中共貴州省委
貴州省人民政府
胡 鑫 貴州省脫貧攻堅先進個人 中共貴州省委
貴州省人民政府
嚴福林 貴州省脫貧攻堅先進個人 中共貴州省委
貴州省人民政府
檀龍顏 貴州省脫貧攻堅先進個人 中共貴州省委
貴州省人民政府
張文龍 全州優秀共產黨員 中共黔西南州委員會
張文龍 全縣優秀共產黨員 中共冊亨縣委員會
貴中醫校領導為新一批駐村隊員送行。
2021年4月,按照省委組織部關於選派鄉村振興駐村第一書記和駐村干部的統一部署,該校繼續幫扶支持冊亨縣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並開展鄉村振興工作。學校黨委精准選派張文龍等11名同志為新選派第一書記和駐村干部,其中6名駐村隊員具博士學位,有力地保障了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工作的銜接。截至目前,該校11名駐村干部認真履職主動擔當,真蹲實駐、真抓實干、勇於擔當,得到當地政府和群眾一致好評,無擅自召回駐村隊員情況發生在冊亨縣組織的2021年年度考核中全部合格。
學校制定了《學校黨委領導班子赴冊亨縣鄉村振興幫扶點調研慰問工作方案》,由黨委領導班子成員先后深入聯系的幫扶村開展調研指導,黨委書記每半年聽取1次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員匯報﹔駐村干部對應的牽頭部門和責任單位黨支部與幫扶村開展支部結對共建活動,定期向派駐村詢問駐村工作開展情況,確保駐村干部堅守崗位。2021年春節期間,學校黨委班子成員分別到駐村隊員家中開展慰問活動,關心關愛駐村隊員及其家屬工作生活,幫助解決實際困難,駐村干部所在二級部門也積極關心慰問駐村隊員家屬,使駐村隊員沒有后顧之憂。
——教育幫扶
貴中醫組織大學生開展暑期科技助力鄉村振興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充分發揮學校中醫藥人才資源優勢,始終把人才培養作為重要抓手,為貴州省30余個縣培訓中藥材種植技術骨干人才﹔精准幫扶資助貧困學生,開設各類“綠色通道”,為貧困學生建檔立卡﹔組織專家教授編寫中藥材產業幫扶系列叢書,多措並舉,使該校的中醫藥專業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積極服務於鄉村振興戰略,支持貴州省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2021年“教育幫扶”成果
教育幫扶項目 教育幫扶成果
“綠色通道”建檔立卡 2021年通過綠色通道辦理入學的學生2968人,其中預科生35人,本科生2599人,研究生334人,佔入學報到總人數的48.9%,緩交學費及住宿費2304.4萬余元﹔准備“愛心大禮包”240份緩解部分新生入學時的生活困難問題。
貧困學生職業培訓 對冊亨籍建檔立卡學生單獨進行台賬管理,幫助他們提升學業成績,進行至少一門技能的培訓。“從正別館”推拿師培訓班完成推拿師培訓及篩選工作。
發放春季學期貴州省教育精准幫扶資助資金 該校共7210名學生獲得精准幫扶資助,資助金額360.5萬元。
品學兼優及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獎學金評選工作 該校共15名學子榮獲國家獎學金,金額達12萬元﹔國家勵志獎學金441人,金額達220.5萬元﹔校級獎學金2000人,金額132.99萬元。
全年國家助學金發放工作 為該校4153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發放春季學期助學金,發放金額達526.825萬元﹔為該校4260名符合資助條件學生發放秋季學期國家助學金,發放金額達495.15萬元
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畢業確認工作 該校應完成畢業確認2356人(含原時珍學院學生),實際完成2275人,完成率96%。
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 該校7573名學生獲國家助學貸款,貸款金額5945.4518萬元。
校內勤工助學管理 全校勤工助學工作時長(不含12月)達39482.83工時,共計發放勤工助學工資1715人次,約56.55萬元。
臨時困難補助工作 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臨時困難學生共計42人及時發放資助,共計3.5萬元。
校內特色資助工作 2021年該校各項特色慰問資助項目共計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735人,資助金額18.7萬余元。
基層補償代償工作 2021年高等教育資助補助資金(下基層學費補償、國家助學貸款代償及獎補資金)發放工作有序開展,統計符合資助條件學生59人,共計發放119.898萬元。
應征入伍及退役士兵資助 2021年該校共69人獲應征入伍獎勵,金額41.7萬元﹔79名應征入伍服兵役學子辦理學費補償貸款代償資助,金額94.89萬元﹔為退役復學33名學生辦理學費減免,金額18.3萬元﹔補發84人2019-2020學年、2020-2021學年退役士兵國家助學金27.72萬元。
慰問冊亨籍學生 后勤一支部為洛央村在該校就讀的2名學生發放了冬季慰問品生活禮包,贈送了部分生活物資。
培訓醫療人才 為瓮安縣中醫院護理人員開展“中醫護理知識技能培訓”﹔培訓貴陽市華希醫藥健康職業學校師生參加、籌辦各類技能、講課比賽。
開展恪守誠信,強化黨性學習教育 收到征文34篇,主題實踐活動申報書10份,赴紅色教育基地參觀學習40余人,網絡知識競賽活動參與4600余人﹔各學院開展誠信教育活動180余次,參與學生2.6萬余人。
關心關愛留守兒童 建立《基礎醫學院留守兒童結對制度》,對結對留守兒童進行學業指導、心理關懷。
藥學院教育幫扶 2021年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走訪慰問5人﹔2021年特困新生愛心大禮包資助51人﹔學院獎學金441人﹔“藥苑情滿中秋 百靈慰問暖心”慰問70人﹔校園自強之星獲獎1人﹔冬季暖心活動“溫暖‘衣’冬,‘資’蕙助學”47人﹔邀請花溪區高坡鄉中心完小、高坡鄉大洪村小學的30余名留守兒童參加中藥民族藥文化節。
一附院教育幫扶 積極開展控輟保學活動,經過努力兩村有輟學傾向的學生已全部返回學校上課,確保兩村無輟學生。
培訓行業人才 為30余個縣(市、區)開展中藥材種植技術指導80余場次,培訓藥農1500余人次。
——產業幫扶
貴中醫組織專家博士開赴田間地頭開展中藥產業幫扶。
學校黨委注重發揮學校在中醫藥方面的特色優勢,開展了貴州88個縣的中藥資源普查收尾工作﹔圍繞貴州省12個重點產業,大力實施“三個一百”工程,選派專家、博士、科技特派員和駐村干部下農村、進企業,深入貴州省30余個貧困縣市指導中藥材種植﹔持續運營中藥材種植栽培線上咨詢服務平台﹔到田間地頭進行線下現場培訓指導服務中藥材產業發展﹔開發中藥苗藥新產品,二次開發貴州苗藥大品種,為貴州省中醫藥產業做大做強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2021年“產業幫扶”成果
產業幫扶項目 產業幫扶成果
中藥資源普查 全面組織全省88個縣(市、區)的中藥資源普查工作,強力推進望謨縣、平壩縣等39個縣(市、區)中藥資源普查的外業調查、內業整理、數據上傳和督導檢查等工作。組織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於2021年6月14日在貴陽對望謨縣、平壩縣等39個縣(市、區)的中藥資源普查工作進行了省級驗收,目前准備迎接國家驗收。
技術服務和免費樣品檢測 為貴州省藥農、藥企及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出具檢測報告185份,免費為冊亨縣、台江縣、黃平縣等幫扶地區出具9批中藥材進檢測報告。
指導服務中藥材產業 幫助深度貧困縣冊亨縣、大方縣、從江縣建立了太子參、何首烏、黃精、淫羊藿種子種苗繁育基地3000余畝﹔指導企業在大方縣建立天麻、半夏規范化繁育基地近1000畝﹔指導企業在烏當區新鋪鄉建立頭花蓼種子種苗繁育基地300余畝、在黔西縣推廣近3000余畝,幫助解決1000余貧困人口就業,實現500多戶藥農均年收入增加3000元以上,相關事跡被中央電視台等媒體報道﹔何首烏和黃精炮制技術推廣應用至2個生產企業,飲片產量200噸,飲片產值2000萬元,企業相關產品實現產值3億元,利稅1000萬元﹔何首烏、黃精採收和產地加工的規范化生產工藝推廣3個何首烏和黃精種植基地或合作社,形成2個以上技術推廣示范基地,推廣面積達5000畝,年加工藥材達1000噸。一附院幫助觀音村申請到80萬矛香豬養殖項目一個,幫助洛央村建成30畝的淫羊藿種植基地一個。藥學院三名駐村隊員為冊亨縣積極引進企業和資金,推動發展當地艾納香、南板藍根、大果木姜子、油茶等作物4000畝共56萬余苗。
“三個一百”工程 學校大力實施“三個一百”工程,組織百余名博士進企業、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服務指導產業發展﹔圍繞鄉村振興服務大局,發揮自身資源優勢建設研究中心123個,較上年新增25個﹔圍繞貴州省12個重點產業,組織300多名教授博士深入30多個貧困縣市,指導中藥材種植。
運營中藥材種植栽培線上咨詢服務平台 學校58個相關研究中心、159名專家為平台提供技術支持,通過線上方式提供中藥材生產技術咨詢服務,就中藥材的種植栽培、採收、加工、質量控件與基地建設等進行了萬余條問答。
完成重大調研課題 完成中共貴州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重大調研課題《貴州省“推進黔藥出山、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瓶頸及對策研究》1項。
——醫療幫扶
貴中醫專家開展中藥種植技術培訓。
學校第一、第二附屬醫院利用中醫藥方面的人才、技術和資源優勢,通過對基層醫院進行對口幫扶、派專家到醫院進行醫療技術專業指導、為基層中醫院培訓基層醫務人員和管理人員、開展義診活動、建設扶貧定制藥園和建設遠程診療平台、為貧困患者免費診療等措施保民生,防止因病致貧和返貧。
2021年“醫療幫扶”成果
醫療幫扶項目 醫療幫扶成果
對口幫扶基層中醫院 幫扶15家基層中醫院骨傷重點專科建設,開設專題培訓班,搭建學術交流平台。
義診巡診活動 先后派出百余名醫療專家開展義診活動,免費贈送各類藥品近3萬元,受益群眾兩千余人。
定制藥園 採購“定制藥園”中藥13種,金額達2488.1萬元。
——校農結合
貴州中醫藥大學校農結合農產品直銷。
該校率先在貴州省高校中建成校農直銷超市,與省內高校建立聯動幫扶機制。一是積極搭建農產品聯採聯銷互通平台,探索互助聯動幫扶模式。二是打通校農結合“專班”直銷通道。依托該校“校農結合”合作平台長期向貧困縣採購水果、蔬菜、大米、生豬等農產品,有效解決貧困戶農副產品銷路問題,幫助貧困戶實現增收致富。
2021年“校農結合”幫扶成果
校農結合項目 校農結合幫扶成果
學校採購貧困地區農產品 該校食堂採購貧困地區農產品約1004噸,採購金額922萬余元,採購貧困地區農產品佔食堂總採購比的88.11%,順利完成教育廳規定目標。
保質保量完成預算單位預留份額 推進“一碼貴州”“832平台”線上採購農產品,現已完成“832平台”採購497925元,完成預算單位預留份額的105.38%,還有785400元未結算完成,結算完成后總採購金額達到576465元,將完成預算單位預留份額的122%
落實“三專區域”建設 積極推進“三專區域”規范化、常態化建設,僅三季度,修文、普定、冊亨、遵義等地合作社,銷售香蕉、火龍果、水晶葡萄、獼猴桃、軟籽石榴、紫王葡萄、果干、黑毛豬肉、臘肉、蜂蜜、紅糖、茶油、手工藝品等農特產品,金額20余萬元。
學校二級部門積極採購貧困地區農產品 二附院醫院食堂積極採購扶貧農產品,2021年採購扶貧農產品約123.38萬元﹔藥學院購買冊亨縣蜂蜜70余斤﹔一附院購買1.2萬斤洛央村香蕉。
開展商貿幫扶 該校與冊亨縣洛央村合作社電商平台舉辦“歡購雙十一·享冊亨滋味”農產品進校園活動,線下銷售560筆、交易額8118元,線上訂單532筆、訂單總額6105元﹔洛央村建立線下電商中心1個,線上淘寶店一個並辦理了食品經營許可証及相關証件,今年累計收購農戶香蕉2萬余斤
——捐助幫扶
全校廣泛動員各個二級部門,積極開展面向困難學生和幫扶村的各類捐款捐物活動,愛心捐贈財物共計28萬余元。(文/圖 貴州中醫藥大學)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