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貴州省殘疾人聯合會>>地方動態

有溫度的小屋

——清鎮殘疾人輔助性就業掃描

2022年05月25日14:28 |
小字號

連日的大雨阻止了人們外出的腳步,也讓人的心情變得格外糟糕。可我,卻在這個瓢潑大雨之下找到了一隅溫馨的小屋。

5月23日,大雨中的清鎮市,塔峰路廟兒山小區76號,清鎮市怡心殘疾人居家托養服務中心一間十來平米的小房間聚集了八個殘疾人朋友,他們正在聚精會神地操弄著手裡的電子元件,風雨沒能阻止他們。大雨中,他們坐著輪椅、撐著雨傘,早早地就來到了這個被他們稱之為家的地方……

正在工作的殘疾人朋友。

快遞小哥剛剛送來原材料,中心負責人王敏一直在忙碌著,身為殘疾人,王敏既要在單位上班,又要打理托養中心。說是負責人,其實王敏更像是一個保姆,這個家的裡裡外外,中心裡的每一個殘疾人都需要她的細心呵護。

今年50歲的李三妹家住清鎮站街,因小兒麻痺造成殘疾,一級殘疾的她完全靠輪椅活動。因殘疾,李三妹至今未婚,在沒來到怡心托養中心以前,李三妹和養女靠低保和織毛線拖鞋維持生活。進入怡心后,李三妹主要做電子元件和祭祀品,電子元件就是纏漆包線,做一個有一角二的收入,疊一個祭祀用的紙金元寶有一分錢的收入。李三妹一邊與筆者交談,一邊熟練地纏繞漆包線,通過手工活兒,她一個月在中心能獲得近1300元的收入,加上低保和做毛線拖鞋,李三妹娘倆每月能有2400多元的可支配收入。李三妹臉上一直挂著笑容,看來她很珍惜這份工作,也對靠自己的辛勤勞動提高生活質量充滿了信心。

正在工作的殘疾人朋友。

來自右爾村的王書今年38歲,2013年高空墜落造成一級殘疾,殘疾后妻子與他離婚,王書帶著兩個孩子與老人共同生活,父母幫著照看還在讀書的孩子,他一有時間便來到怡心,簡單的手工活對於健全人來說很容易完成,但對王書這樣的殘疾人來說,完成一件要花上很長的時間,或許是熟練還欠火候,王書每個月的產量並不高,但是一個月八百來元的收入對他的家庭已經很珍貴了。

何許詳2005年交通意外造成二級殘疾,51歲的老何一個月的低保有714元,加上在怡心做手工每月800多的收入,妻子做些農活,每月1500多元的收入讓這個家庭能夠維持基本的開銷。

據不完全統計,貴州目前有重度殘疾人近43萬,處於就業年齡段的重度殘疾人由於自身缺乏勞動力、無資金,無合適的崗位,絕大部分在創業和就業上障礙重重,在邁向共同富裕的征途上,務必要高度重視這一特殊的群體。

王敏6歲時因交通事故失去右小腿,自強不息的她通過不懈努力考入醫學院學習臨床醫學,大學畢業后順利進入清鎮一家私立醫院工作,憑借出色的能力,王敏很快成為醫院的業務能手。俗話說,福不雙至,禍不單行。2013年,王敏再次遭受打擊,因摔倒,右大腿粉碎性骨折,無力上下樓的王敏從醫院辭職。在市殘聯和相關部門的幫助下,2015年王敏再次就業,在市法院擔任輔警,成了一名檔案管理員。

正在工作的殘疾人朋友。

2018年,在全國助殘先進個人何恩榮的影響下,對殘疾人感同身受的王敏自籌資金成立清鎮市怡心殘疾人居家托養服務中心,這一年,王敏開始了回報社會之旅。中心從承接殘聯的“陽光家園”殘疾人居家托養服務開始,如今業務已經拓展到居家托養服務、輔助性就業、掃盲、文體活動開展等項目。居家托養服務對象330人,中心員工31人,殘疾員工25人。

在為殘疾人上門服務的過程中,王敏發現,服務對象普遍有心理障礙,不願出門,生活還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難。如何讓這些重度殘疾人克服心理障礙,走出家門融入社會,能不能通過簡單的手工操著,讓他們以力所能及的勞動賺取一些收入,這樣既能讓殘疾人朋友們恢復信心,又能獲得體面的收入。在征求了殘疾人意見后,怡心居家托養服務中心從2019年開始嘗試開展殘疾人輔助性就業工作。

42歲的劉兵2013年高空墜落造成一級殘疾,在民樂村與80多的父親以低保為生。在沒有殘疾以前,劉兵是個開朗的小伙子,務農、外出務工,對未來信心滿滿,意外發生后,劉兵不愛出門了,以前的朋友也不樂意見了,陰霾一直籠罩著他,他將自己的心門緊鎖。如今,在服務中心,劉兵雖然話不多,但是與殘疾人在一起做手工,有了伙伴,他開心了許多,每月一千多的收入也改善了他的生活,有時劉兵還駕駛三輪車在村子附近賣點水果,他的生活正在一步步回到正軌。

高守瓊9個月時因為火災失去了右手掌,面部毀容,40多年來,她一直活在巨大的陰影裡,不出家門,不見人,連娃娃的家長會也不去,怕給孩子丟臉。2018年高守瓊從做居家托養服務開始,接觸到更多比她不幸的殘疾人,她一邊做服務一邊做心理輔導,自己的信心也逐漸恢復。做上門服務、做手工,與殘疾人朋友們有說有笑,在這個集體裡,高守瓊就像開心果一樣,自己快樂,伙伴們也開心。如今,王敏的怡心托養中心有17名重度殘疾人在從事輔助性就業。

俗話說,哀大莫過於心死,殘疾人朋友在普遍受心理陰影束縛下,如何打開心結,勇敢地邁開步子融入社會,這是各級殘聯和全社會都應該關注關心、支持幫助的問題。

成品。

殘疾人就業,尤其是重度殘疾人就業一直是難題,截止目前,我省共有53家輔助性就業機構,幫扶602名重度肢殘、精神、智力殘疾人就業,但面對龐大的需求,這個數字顯然微不足道。從今年開始,國家啟動了“促進殘疾人就業三年行動計劃”,我省也出台了《扶持殘疾人就業創業辦法》,這些都是為了讓更多的殘疾人獲得就業機會,平等參與社會。貴州省殘聯正在以托養機構、精神病院、日間照料機構、職業康復機構、愛心企業為主陣地,發展一批殘疾人輔助性就業機構,促進最困難殘疾人從事勞動和融入社會。各市州也將支持已有輔助性就業機構發展壯大,同時力爭2022年本地至少新增創辦3個輔助性就業機構,完善陽光平台輔助性就業數據庫。

54歲的王榮是傷殘軍人,1988年在部隊受傷后退伍回到家鄉,有著優厚撫恤金的王榮生活無憂。多年來,由於行動不便,加上心理封閉,王榮極少出門,怡心開展輔助性就業后,王榮主動來到這裡,與其他殘疾人一起做手工。他說,我來這裡是為了結識殘疾人朋友,大家在一起互相交流,樹立信心。

怡心托養中心的房子不大,卻充滿了愛的溫度,幾十個殘疾人聚在這裡,他們在勞作,用辛勤贏得尊重,他們在歌唱,歌唱他們如詩如畫的美好未來。願這樣有溫度的小屋越來越多,願我們的殘疾人朋友們在愛心的環繞下,日子越來越甜!(圖/文 梁傳南)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