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北司爐工、化隆拉面師……各地推出更多就業新名片
擦亮勞務品牌 拓寬致富門路(傾聽·鄉村振興新動能)
核心閱讀
《關於加快推進鄉村人才振興的意見》《關於勞務品牌建設的指導意見》印發以來,越來越多勞務品牌走進人們的生活。勞務品牌是具有區域性、行業性特點,擁有較高市場知名度的勞務標識。各地通過市場化運作、規范化培育、技能化開發、規模化輸出、品牌化推廣、產業化發展等方式,加快勞務品牌發展提升,使勞務品牌成為鄉村振興新動能。
在河北省張北縣,有這樣一群人,農忙時節,他們在田間地頭忙碌,到了供暖季,他們奔赴周邊城市,成為專業司爐工。久而久之,“張北司爐工”的勞務品牌樹了起來。
如今,在各地,這樣的勞務品牌越來越多。勞務品牌如何打造?如何發展升級?記者進行了採訪。
一張“就業名片”
勞務品牌具有地域特色、行業特征和技能特點
不到上午11點,廣州市一家拉面館的后廚裡,拉面師馬成虎已開始忙活。分好面團、抹油醒發、振臂拉面,不一會兒,一碗香噴噴的拉面就上桌了。從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縣廟爾溝村到廣東省廣州市,從“一口鍋、兩口子、三張桌子”到近百平方米的門店,馬成虎的生活變化映照出成千上萬“化隆拉面師”的就業創業之路。
先在店裡跑堂,學會技術當面匠,攢夠本錢開門店……憑借勤勞與智慧,化隆拉面師們走南闖北。“化隆拉面師”成為青海省響當當的勞務品牌,不僅帶動當地人員就業增收,還輸出到全國各地。
“粵菜師傅”、山西“呂梁山護工”、吉林“遼源織襪工”……在第三屆全國創業就業服務展示交流活動上,來自全國各地的146個勞務品牌項目集中亮相,越來越多的勞務品牌走進人們的生活。
“張北縣把司爐工作為發展勞務品牌的方向,務工者打工種地兩不誤,一年四季有收入。”張北縣就業服務局副局長趙紅鬆介紹,“通過對北京勞務市場用工情況調研,我們發現,供暖季的北京需要大量司爐工,且司爐工對學歷要求不高,非常適合冬閑的農民。”
去年9月,“張北司爐工”被人社部授予“帶動就業類勞務品牌”稱號。如今,張北縣每年供暖季向北京輸送司爐工1000余人,人均增收近1.8萬元,有力拉動了當地農民尤其是脫貧勞動力增收,促進了鄉村振興。
自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勞務品牌建設歷經30多年的實踐和發展,已成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和助推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近年來,勞務品牌的區域性、行業性特征愈發顯著,大多數集中在手工藝制造、建筑、家政服務、餐飲等勞動密集型行業,有的勞務品牌發展成為當地響亮的就業名片。
一種“質量認証”
“培訓+輸出+品牌”多管齊下提升服務品質
勞務品牌的發展,既是自發形成的結果,也離不開各地各方面的因勢利導。
為做強“化隆拉面師”勞務品牌,當地推出一系列扶持措施,強化拉面工藝培訓、注冊“化隆牛肉面”品牌、發放貼息貸款……目前,11萬化隆拉面師開辦的1.8萬家拉面店,已經遍及22個省份的280多個城市,年營業額達百億元。“化隆拉面師”帶來的效益輻射到整個拉面產業,當地農民純收入的54%來自拉面餐飲相關行業。種草養畜、冷鏈配送、設立分倉、營銷推廣、拉面銷售……一二三產業融合的發展模式初步形成。
“培訓+輸出+品牌”的發展路徑,讓勞務品牌走得更穩。“我們與廣州、蘇州等40個大中城市簽訂了《拉面經濟從業人員服務管理合作協議》,在就業相對集中的城市設立服務站,幫助拉面師們解決工作生活中的困難和問題,減免相關稅費、簡化辦証手續,開辟綠色通道。”化隆縣委書記張愛如說,“從子女入學、看病就醫、養老保險繳納轉移接續到職業推介各方面,免除大伙兒的后顧之憂,實現勞務品牌健康持續發展。”
為擦亮金字招牌,勞務品牌的技能特點也與時俱進。如今,“張北司爐工”從最初的燃煤司爐已拓展到燃油燃氣司爐,當地開展技能培訓的人員范圍也從最初的張北縣郝家營鄉拓展到張家口周邊縣區,培訓人數達2500余人。“‘張北司爐工’逐漸被市場認可,我們先后與40余家供熱企業簽訂了長期勞務合作協議。”趙紅鬆說。
勞務品牌還是一種“質量認証”。在消費者眼中,叫得響的勞務品牌,其從業人員往往具有比較完備的素質技能和優質的服務質量。
周日上午,“黔靈女家政”的保潔阿姨准時來到貴陽市民付麗家中,打掃廚房、擦拭門窗……幾個小時后,房屋收拾得干干淨淨。“專業、高效、省心。”付麗十分滿意。
“公司開展多種職業技能培訓,技能等級從初級到高級,薪酬待遇也與之挂鉤。”貴州黔靈女家政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郭毅說,“我們有50多名培訓師,還跟近10所大專院校合作,不斷規范服務流程,提升服務質量。”
一條“發展之路”
通過提高技能含量、規范相關標准壯大勞務品牌
近年來,國家發布多項政策舉措支持勞務品牌發展壯大。去年,中辦、國辦出台的《關於加快推進鄉村人才振興的意見》,明確要求培育一批叫得響的農民工勞務輸出品牌。隨后,人社部、國家發改委等20個部門共同印發《關於勞務品牌建設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力爭“十四五”期間,勞務品牌發現培育、發展提升、壯大升級的促進機制和支持體系基本健全,地域鮮明、行業領先、技能突出的領軍勞務品牌持續涌現。
不少勞務品牌早期靠“傳幫帶”等方式聚集人氣,在市場考驗中“抱團發展”,但發展過程中仍存在管理不夠精細、質量不夠穩定等短板。如何壯大升級?
“黔靈女家政”進行了公司化運營探索。“黔靈女家政”最初由貴州省婦聯發起,旨在幫助當地婦女就業。2010年正式注冊公司,為就業婦女免中介費、免管理費、免崗前培訓費,逐步實現公益化目標、公司化運營的良性循環。
如今,公司業務覆蓋貴州省9個市州、88個縣,直接帶動近4萬人就業。“結合市場需求,推動養老、托育進社區是我們接下來的發展重點。”郭毅說。
與此同時,勞務品牌的相關標准不斷細化。“作為勞務大省,貴州一直重視勞務品牌的發現培育、發展提升和壯大升級。目前正在建立和完善省級勞務品牌相關標准、全省勞務品牌項目庫和專家庫。”貴州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相關負責人表示。
近日,貴州省印發《關於勞務品牌建設的實施意見》,明確到今年底,所有縣(市、區)至少培育1個勞務品牌,力爭到“十四五”末,形成一批具有貴州特色和廣泛影響力的省級優秀勞務品牌。
人社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將通過提高技能含量,來加快勞務品牌發展提升。“截至目前,全省依托勞務品牌實現就業的勞動者佔到農牧區勞動力總數的37.3%,人均年工資性收入達到3.14萬元。”青海省人社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接下來,我們將圍繞有機農畜產品和生態旅游產業,打造‘青農’‘青牧’等勞務品牌,不斷提升勞務品牌發展的組織化、規范化程度。”
原刊於《 人民日報 》( 2022年05月05日 第 10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