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碧江視窗>>時政要聞

碧江:“一二三四”工作機制 全方位提升干部教育培訓質效

2022年02月22日10:48 |
小字號

近年來,銅仁市碧江區堅持和完善長期以來行之有效的教育培訓方式方法,創新“一二三四”工作機制,在提升干部素質、激發學習動力、促進教育發展、強化教育管理上靶向發力,全方位提升干部教育培訓質效。

圍繞“一個目標”,增強干部綜合素質

碧江區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結合區情實際,把教育培訓與加快推進碧江“五區一中心”建設結合起來,圍繞鄉村振興、“四化”建設、基層治理、改革發展、招商引資、經濟金融、園區建設等重點領域,科學制定培訓計劃和實施方案,嚴格按照目標要求對培訓方式、內容及班次等作具體的要求和安排,在東莞、深圳、廣州等地舉辦產業大招商暨金融人才專題培訓班、農村基層干部鄉村振興專題培訓班、城市基層干部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專題培訓班等培訓班,著力培養和打造一支德才兼備,符合市場經濟發展要求,作風優良的新時代領導人才和高素質干部隊伍。2021年舉辦鄉村振興、城市基層治理、產業大招商等專題培訓班30余期,培訓人員達3400余人次。

創新“兩種方式”,激發學習內生動力

一是創新開設“開放式”教學平台。豐富教學方法手段,路徑優化“活”起來。依托銅仁智慧黨建雲平台,“銅仁組工”微信公眾號開設“黨史知識”專欄,開設“三會一課”“黨員活動日”“黨課開講了”“黨史知識學習”等欄目,進一步滿足基層干部多樣化學習需求﹔依托“銅仁梵淨雲天”平台,設置銅仁黨史教育專欄推送黨史知識競答賽,以單選題、百分制等簡明的活動賽制有效激勵基層干部積極參與,實現教育形式從“灌輸式”向“互動式”的轉變。針對我區鄉村振興、產業發展、園區建設、招商引資等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每期培訓班均組織開展實踐調研和交流研討,充分運用“頭腦風暴法”“魚刺圖因素分析法”等結構化研討工具,有效激發基層干部的學習動力和創新能力。二是創新打造“沉浸式”現場教學。充分挖掘整理紅色資源,以周逸群陳列館為核心輻射帶動,以周逸群故居教學點、基層黨建工作示范點、“500畝壩區”鄉村振興、城市基層治理等教學點,打造周逸群烈士陳列館、碧江區廉政警示教育基地、碧江區禁毒教育基地等特色教學點。同時,把紅色資源轉化為紅色課件、紅色課堂,開發黨性教育課程,將革命傳統和黨性教育融入新時代黨員干部教育培訓中,讓“紅色基因”融入干部血脈中。

用好“三支力量”,筑牢教育發展基石

一是聘請講師打造“師資共享庫”。以抓實“新時代基層干部主題培訓行動”為契機,印發《關於開展全區干部教育培訓好教材好課程推薦工作的通知》,圍繞鄉村振興、城市基層治理等主題,開展碧江區干部教育培訓好教材好課程評選活動,將區直部門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優秀黨委書記、優秀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優秀駐村第一書記納入碧江區師資庫管理,不斷充實培訓師資力量。同時,進一步健全完善領導干部上講台制度,先后邀請20多名區委、區政府領導和區直部門、單位負責人上講台授課,推動領導干部上講台常態化。目前,“師資共享庫”已深挖師資力量30余名,為提升碧江區干部教育培訓質量提供了堅強有力的保障。二是抓好建設打造“黨校主陣地”。聚焦黨校主責主業,有效發揮黨校理論宣傳主陣地、干部培訓主渠道、黨性鍛煉大熔爐作用,全面開展干部教育培訓工作。舉辦各類培訓班30余期,培訓3400余人次。組織黨員干部參加“新時代學習大講堂”專題講座385期,教育培訓24000余人次,舉辦各類培訓班55期,培訓黨員干部5100余人次,黨員干部精氣神全面提振。按照不低於50人的容納標准建好用活15個鄉(鎮、街道)黨校,讓農村黨員得到更加系統、更加專業的教育培訓。三是精心設計打造“精品課程”。合理設置課程、組織精品示范培訓班,使師資力量與課程設置同步配備、持續優化、有機融合,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根據不同類型黨員實際需求,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深入挖掘周逸群革命精神等紅色資源,開發《初心的力量》《賀龍與黔東情緣》等精品課程﹔編寫的《周逸群研究》已納入中青班、科干班學習教材,刊印《逸群頌歌》,為黨校學員學黨史、悟思想、受教育提供更加鮮活的教材,打造一批黨員教育培訓精品課程和教材,使教育培訓有的放矢,提升其規范性、實用性、實效性。

強化“四項機制”,完善閉環管理模式

一是建立經費保障機制。充分利用東西部協作幫扶資源,申報《碧江區東西部扶貧協作專業技術人才和干部培訓項目》,解決專業技術人才和干部培訓項目資金共100萬元,用於培訓黨政干部、專業技術人才、農村基層干部等。採取財政劃撥的方式,從區財政中列支碧江區干部教育培訓專項經費65萬元﹔將黨員教育管理工作經費列入全區各級黨組織年初財政預算,建立經費保障機制。每年下撥黨員教育培訓經費16萬余元,全區農村(社區)按照20元/人標准,從區管黨費中下撥黨員教育培訓經費12萬余元,下撥“四類黨員”培訓經費9萬余元。二是建立健全日常管理制度。印發《關於碧江區干部在黨校學習培訓期間加強作風建設的規定(試行)》,嚴格教學管理,幫助學員砥礪政治品格、錘煉優良作風、淬煉良好學風。區委組織部工作人員全程跟班管理,建立微信工作群,實行課前簽到,全力做好考勤、服務、管理等工作。每期培訓班出發前,均召開訓前動員會議,簽訂培訓承諾書,明確紀律要求,確保培訓順利開展。堅持撰寫學習心得制度,培訓結束后要求參訓學員結合自身工作實際撰寫培訓心得,將所看、所學變為所思、所想,通過學習總結,進一步強化經驗吸收轉化,努力推動干部教育各項工作再上新台階。三是建立健全考核機制。建立東西部協作干部培訓責任目標考核制度,把干部“走出去”學習培訓情況作為干部年度考核、評先評優及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同時將碧江區東西部協作專業技術人才和干部培訓項目納入碧江區高質量發展考核內容,健全干部培訓激勵約束機制,調動干部參加培訓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四是強化跟蹤問效機制。建立培訓教師、培訓課程、教學質量、參訓學員、培訓成效“五位一體”質量評估機制,注重考察教育培訓全過程質效。同時,貫徹落實“1+1+3”“2+1”“五個一”等跟蹤問效機制,注重對培訓成效的跟蹤管理,明確專人負責,建立工作台賬,定期考察參訓學員培訓后思想、工作情況,針對黨員存在問題進行再教育,針對培訓教學管理存在問題進行再優化,形成培訓質量評估長效機制。(胡靜)

來源:碧江區政府網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