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務川視窗

務川多舉措轉型發展綠色農業助力生態文明建設

2021年11月03日10:38 |
小字號

為高質量發展綠色農業、生態經濟,今年以來,務川自治縣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守發展和生態底線,將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貫穿於農業現代化全過程,加快構建綠色生態發展體系,實現綠色經濟佔比達到45%左右。

一是大力發展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進一步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布局,持續推進農村產業革命,建成“1+2+N”產業體系,種植糧食73.41萬畝、烤煙8.61萬畝、蔬菜17.11萬畝、辣椒12.56萬畝、食用菌1659畝,管護花椒20萬畝、茶園10.89萬畝、精品水果9萬畝、中藥材14.2萬畝﹔存欄牛10.03萬頭、山羊15.67萬頭,生豬、24.87萬頭、家禽存欄95.725萬羽,水產養殖面積44281.5畝。發揮林地生態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和林特產業,推動“旅游+多產業”高質量融合發展。實現農業總值年均增長10%以上、農業增加值年均增長6%以上、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10%以上。大力培育壯大農業新型經營主體,持續推進綠色食品加工,培育壯大500萬元以上規模企業105家、500萬元以下加工企業118家,實現農產品加工產值25.13億元,加工轉化率95.61%。

二是持續開展化肥農藥“零”增長行動。創新施肥模式,深入推進測土配方施肥,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測土配方施肥全覆蓋,強化化肥減量、有機肥替代措施落實,實現農作物化肥使用量“零”增長﹔堅持綠色防控,促進專業化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技術有機融合,不斷病虫害綠色防控能力,從源頭減少化學農藥使用量,實現農藥使用量零增長﹔持續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增效,進一步提高化肥農藥利用率。

三是扎實推進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加快建立農作物秸稈收儲運服務體系,積極推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實現綜合利用率達到 80%以上﹔加快建立政府引導、企業實施、農戶參與的農膜回收利用體系,分種類、分領域逐步推進禁塑、限塑,合理使用標准地膜,引導農民回收廢舊地膜和使用可降解地膜,實現大田生產地膜零增長﹔加強畜禽糞便科學化處理和有效利用,推進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

四是全面抓好長江流域十年禁漁。全面落實長江流域十年禁漁各項政策措施,開展禁捕管理秩序和涉漁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健全執法協作聯動機制,依法嚴厲打擊非法捕撈違法犯罪活動,堅決查處非法捕撈漁具制售和漁獲物交易行為,嚴厲打擊破壞漁業資源和水域生態環境行為,從源頭上遏制該類違法犯罪活動,加強漁業資源保護。

五是扎實推進資源環境保護和生態修復。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千方百計確保糧食絕對安全﹔落實縣鄉兩級農村環境保護主體責任,不斷提升農業面污染監管能力﹔全面落實“河長制”,壓實河長責任,全面排查河流亂佔、亂採、亂堆、亂建、亂排“五亂”突出問題,集中力量開展生態環境問題整改、銷號,維護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水生態環境﹔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推行農業農村垃圾分類和減量化、資源化,有序開展受污染土壤治理和修復,嚴禁工業和城鎮污染向農業農村轉移﹔堅持保護與開發並重,深入開展種質資源普查,持續實施珍稀瀕危物種保護行動計劃,推動珍稀瀕危物種種群恢復。

六是全力建設美麗鄉村。強化規劃引領,加強村庄風貌管控,注重傳統村落和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嚴格落實“一戶一宅”,堅決遏制農村亂佔耕地建房行為﹔深入推進“一分、三淨、五改”工程,構建點線面結合和宜居宜業宜游的美麗鄉村新格局﹔深入實施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專項行動和農村生活污水處理三年行動計劃,實現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行政村全覆蓋,確保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率達 85%、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 9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78%﹔持續推進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家庭農場、戶)污染綜合治理,實現糞污處理配套設施合格率95%以上、糞污綜合利用率80%以上。

七是切實抓好問題整改。堅持問題導向,舉一反三抓好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回頭看”等各類督察、暗訪以及自查發現問題整改﹔落實生態環境分區管控“三線一單”,強化“三線一單”成果運用,嚴格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有力有序開展農村亂佔耕地建房問題整治,以“零容忍”態度堅決遏制增量,分類依法處置存量。(農業農村局)

來源:務川縣人民政府網

(責編:吳鋒、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