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人民日報看貴州

創造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新時代的關鍵抉擇)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引領億萬人民打贏脫貧攻堅戰述評

2021年11月03日08:2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村道筆直綠樹成蔭,農家小院青磚灰瓦。河北省阜平縣駱駝灣村村民唐宗秀喜上心頭:“我和老伴在村旅游公司干保潔,倆人一個月有4000多元,加上土地流轉金、光伏收入,這日子過得美!”

駱駝灣村脫貧了,千千萬萬個貧困村換了新顏。

今年2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庄嚴宣告,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時刻,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現行標准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區域性整體貧困得到解決,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創造了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

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我們黨的重要使命。

習近平總書記對脫貧攻堅念茲在茲:“扶貧始終是我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我花的精力最多”“脫貧攻堅是我心裡最牽挂的一件大事”“我最牽挂的還是困難群眾”……一句句飽含深情的話語,彰顯著人民領袖對人民的赤子之心!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略高度,把脫貧攻堅擺在治國理政突出位置,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觀點,作出一系列新決策新部署,推動中國減貧事業取得巨大成就,困擾中華民族千百年的絕對貧困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

放眼今日神州大地,從華北平原到西南邊陲,從大別山區到秦巴腹地,從土家苗寨到雪域高原,曾經的貧困縣、貧困村裡,產業興了,出行易了,房子新了,環境美了,人氣旺了……一個個山鄉巨變,匯聚成脫貧攻堅的亮麗答卷!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不能少

“我要向總書記報喜,現在家裡的日子,就像黃粑一樣甜!”貴州省黔西市新仁苗族鄉化屋村村民趙玉學,在自家的農家樂裡邊忙活邊說,“現在一個月能掙一萬塊,比之前在外打工強多了。”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千百年來,小康一直是中國人民最朴素的願望和憧憬。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2012年11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同中外記者見面時的話語擲地有聲。

這是為人民謀幸福的使命擔當。

2012年12月底,在河北阜平縣考察扶貧開發工作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特別是在貧困地區。沒有農村的小康,特別是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的庄嚴承諾。

2018年2月,四川省昭覺縣三岔河鄉三河村,習近平總書記和村民代表、駐村扶貧工作隊員圍坐在村民節列俄阿木家的火塘邊。聽到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訴說脫貧心聲,習近平總書記對大家說,我們搞社會主義就是要讓人民群眾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一個家庭、一個人都不能少。我們黨從誕生之日起,就以為民族求解放、為人民謀幸福為己任。讓人民群眾脫貧致富是共產黨人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50多次調研扶貧工作,走遍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訪貧問苦的腳步走得越遠,總書記同人民的心就貼得越近。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脫貧攻堅的每個重要節點和重大關頭,習近平總書記都親自挂帥、親自出征、親自督戰,召開7次脫貧攻堅座談會,多次主持召開會議研究部署脫貧攻堅工作,直指難點、把脈開方。

這是舉世矚目的國家行動。

脫貧攻堅,加強領導是根本。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各級黨委和政府必須堅定信心、勇於擔當,把脫貧職責扛在肩上,把脫貧任務抓在手上”“落實脫貧攻堅一把手負責制,省市縣鄉村五級書記一起抓”“寧肯自己多受累,也要讓群眾快脫貧,寧肯自己掉上幾斤肉,也要讓群眾走上致富路”。

脫貧攻堅,各方參與是合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大力弘揚中華民族扶貧濟困的優良傳統,凝聚全黨全社會力量,形成扶貧開發工作強大合力”“必須堅持充分發揮政府和社會兩方面力量作用,構建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互為補充的大扶貧格局”“要深化東西部扶貧協作和中央單位定點扶貧”。

脫貧攻堅,全國一盤棋﹔全面小康,決勝在合力。五級書記抓扶貧,層層促攻堅。省市縣鄉村層層立下軍令狀,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得以強化,扶貧脫貧的責任層層壓實。全國累計選派300多萬名第一書記和駐村干部,同近200萬名鄉鎮干部和數百萬村干部一道,奮戰在扶貧一線,不獲全勝決不收兵。

“天津老師”“北京醫生”“廣東專家”“浙江工程師”……一支支來自東部地區的幫扶力量,奔忙在中西部脫貧一線。東部343個經濟較發達縣市區與中西部573個貧困縣開展攜手奔小康行動。東西部多層次、多形式、全方位扶貧協作,充分彰顯了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

精准扶貧精准脫貧,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

直播帶貨,帶火了村裡的蜂蜜、臘肉、獼猴桃﹔鄉村旅游,帶旺了村裡的飯店、民宿、農家樂……這些日子,湖南省花垣縣十八洞村好消息不斷。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精准扶貧,激發了鄉村發展潛力,帶來了今天的好日子。”十八洞村黨支部書記施金通說,因地制宜,村集體依靠政策幫扶發展起鄉村旅游等產業﹔分類幫扶,扶貧工作隊引導年輕人搞旅游、留守婦女做苗繡。精准施策,村民腰包鼓起來,2020年全村人均收入達到18369元。

十八洞村的變化,充分印証了精准扶貧精准脫貧基本方略的科學性、真理性。

時間回溯到2012年底,全國現行標准下農村貧困人口尚有9899萬,貧困發生率為10.2%。到2020年貧困人口全部脫貧,這場硬仗怎麼打?

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洞村考察時首次提出精准扶貧的重要思想:我們在抓扶貧的時候,切忌喊大口號,也不要定那些好高騖遠的目標。扶貧攻堅就是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准扶貧。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一次次在農家院落、田間地頭,看真貧、察實情,和貧困戶一起細算收支賬,把脈貧困症結:“精准扶貧,就是要對扶貧對象實行精細化管理,對扶貧資源實行精確化配置,對扶貧對象實行精准化扶持”“要做到六個精准,即扶持對象精准、項目安排精准、資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戶精准、因村派人(第一書記)精准、脫貧成效精准”……

“精准”二字,是新時代脫貧攻堅最顯著的特征,更是我國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勝之策。

扶貧先識貧。2014年,全國貧困地區80萬基層干部進村入戶,12.8萬個貧困村、8962萬貧困人口被識別出來,建檔立卡、錄入信息。2015年,對建檔立卡“回頭看”,補錄貧困人口807萬,剔除識別不准人口929萬,脫貧攻堅的扶持對象被精准鎖定。有了這本“賬”,扶貧開發進入了“滴灌式”精准扶貧新階段。

精准扶貧是為了精准脫貧。2016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東西部扶貧協作座談會上指出:“打贏脫貧攻堅戰不是搞運動、一陣風,要真扶貧、扶真貧、真脫貧。”隨后,總書記又多次強調:“攻堅戰就要用攻堅戰的辦法打,關鍵在准、實兩個字。”“要嚴把退出關,堅決杜絕數字脫貧、虛假脫貧。”

扶真貧、真脫貧,各地區各部門實行最嚴格的考核評估制度,建立嚴格、規范、透明的貧困退出機制,將第三方評估方式納入脫貧成效考核評估體系,啟動大型專項普查……評估方法越來越完善,制度體系越來越嚴密,切實把好貧困退出這“最后一關”。

精准扶貧找到“貧根”,開對“藥方子”,拔掉“窮根子”。在2015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堅持分類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貧困原因施策,因貧困類型施策,通過扶持生產和就業發展一批,通過易地搬遷安置一批,通過生態保護脫貧一批,通過教育扶貧脫貧一批,通過低保政策兜底一批。”

“五個一批”成為精准扶貧的一劑良方。截至2020年底,全國累計建成各類產業基地超過30萬個,960多萬人搬進新家園,110多萬貧困群眾當上護林員,千百萬貧困家庭的孩子享受到更公平的教育機會,近2000萬貧困群眾享受低保和特困救助供養……脫貧攻堅的陽光照耀到了每一個角落。

脫貧攻堅戰越到最后難度越大。2017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座談會上指出:“推進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需要找准導致深度貧困的主要原因,採取有針對性的脫貧攻堅舉措。”

攻堅深度貧困,採取超常之舉。聚焦革命老區,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實施挂牌督戰。靠著精准扶貧,雲南怒江上的溜索變成了橋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實現了從區域性深度貧困到整體脫貧的千年跨越﹔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懸崖村”村民,翻越了“貧困大山”﹔“苦瘠甲於天下”的寧夏西海固地區,告別了水資源短缺,擺脫了貧困……一個個“硬骨頭”被啃下來。

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新冠肺炎疫情突然來襲,外出務工受阻、扶貧產品銷售困難,脫貧攻堅面臨新挑戰。

關鍵時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落實分區分級精准防控策略。疫情嚴重的地區,在重點搞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可以創新工作方式,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沒有疫情或疫情較輕的地區,要集中精力加快推進脫貧攻堅。”

答好“加試題”,不折不扣完成脫貧攻堅硬任務。各地區各部門密集出台精准應對政策,點對點組織復工,優先穩崗幫扶,當年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規模同比不降反增10%﹔“互聯網+”拓寬銷售渠道,消費扶貧“帶貨”,農產品賣難化解……

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行進坐標中,全面小康是“關鍵一步”,而消除絕對貧困,則是邁好這“關鍵一步”的“關鍵一躍”。8年持續奮斗,近1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兌現了我們黨向人民、向歷史作出的庄嚴承諾!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

巍巍太行,群山疊翠。山西省大同市雲州區西坪鎮唐家堡村,依靠發展黃花種植實現了穩定脫貧。

2020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到山西考察時強調:“鄉親們脫貧后,我最關心的是如何鞏固脫貧、防止返貧,確保鄉親們持續增收致富。”

如今,依靠生產、加工、銷售全方位扶持,小黃花“長”成了大產業。目前,雲州區黃花產業總產值達13.42億元,同比增長20%。產業興旺帶動脫貧群眾穩定增收。“黃花是俺的致富花,腰包越來越鼓嘍!”唐家堡村村民楊旗高興地說。

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如期完成之后,下一步“三農”工作怎麼干?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后,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看,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

讓脫貧基礎更穩固。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貧困縣摘帽后,也不能馬上撤攤子、甩包袱、歇歇腳,要繼續完成剩余貧困人口脫貧問題,做到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

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脫貧地區瞄准薄弱環節和重點人群,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不留空檔,政策不留空白。

“當前要重點防止脫貧戶和一些邊緣戶返貧致貧。”國家鄉村振興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著重建立防止返貧的監測和幫扶機制,對各地工作進行定期調度,健全農村低收入人口的監測幫扶機制,分層分類做好救助工作,切實把脫貧攻堅成果鞏固住、拓展好。

防止返貧,不斷筑牢保障網絡。對易返貧致貧人口實施常態化監測,重點監測收入水平變化和“兩不愁三保障”鞏固情況,繼續精准施策。今年以來,各地著重建立防止返貧的監測和幫扶機制,截至4月底,全國納入監測的易返貧致貧戶共133萬戶、447萬人,已有91%的監測對象消除返貧致貧風險。

持續幫扶,脫貧產業提檔升級。“脫貧不脫政策,幫扶不減力度,我們的旅游飯越吃越香。”江西省井岡山市茅坪鄉神山村村支書彭展陽介紹,村裡開起了精品民宿,搞起了紅色培訓,目前80%的村民參與到鄉村旅游中,日子越過越好。從全國看,目前脫貧縣1.4萬多家市級以上龍頭企業帶動500多萬脫貧戶持續增收。

穩定政策,長效機制不斷完善。對擺脫貧困的縣,從脫貧之日起設立5年過渡期,過渡期內主要幫扶政策保持總體穩定。各地加強組織保障,強化工作力量,堅持向重點鄉村選派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又一大批優秀黨員干部奔赴各地,團結帶領群眾接續奮斗,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度、廣度、難度都不亞於脫貧攻堅,必須加強頂層設計,以更有力的舉措、匯聚更強大的力量來推進。”

2020年4月在陝西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諄諄囑咐:“接下來要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等全面振興。”

2020年底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對現有幫扶政策逐項分類優化調整,合理把握調整節奏、力度、時限,逐步實現由集中資源支持脫貧攻堅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平穩過渡。”

…………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鄉村振興的宏偉藍圖,正在中華大地徐徐鋪展。

產業振興成為關鍵引擎。今年,中央財政安排110億元資金投入現代農業產業園、優勢特色產業集群等農業產業融合發展項目。搭平台、強機制,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步伐加快。

鄉村建設行動全面啟動。數據顯示,目前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超過68%,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覆蓋90%以上行政村,95%以上的村庄開展了清潔行動,鄉村更加宜居宜業。

優勢資源不斷匯集鄉村。今年,中央財政將原專項扶貧資金調整優化為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規模達到1561億元,比去年原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增加100億元,激發鄉村振興新活力。

征途漫漫,惟有奮斗。新征程上,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號角已經吹響。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書寫壯麗篇章的億萬中國人民,必將創造新的更大奇跡!

(本報記者朱雋、顧仲陽、常欽)

原刊於《 人民日報 》( 2021年11月03日 第 01 版)

(責編:李永馨(實習)、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