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六盤水視窗>>新聞快訊

聯通供需雙方 促進要素流動

——六盤水農村產權交易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雙贏

2021年10月12日08:29 | 來源:貴州日報
小字號

開展農村產權交易市場建設,是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推進現代農業建設邁上新台階的重要舉措。

如何讓資源活起來?橋梁搭起來?群眾笑起來?

六盤水的答案是:建成市、縣、鄉、村四級聯動的“一網兩平台”農村產權交易體系,以平台為依托,建好建強聯通供需雙方、促進要素流動的橋梁,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增加村集體和農民財產性收入,撬動資源配置大引擎,促進鄉村振興。

喚醒沉睡資源

修補圍欄擋牆、美化步梯小路、檢查水電設施……六盤水市農村產權交易中心總經濟師熊興順,站在位於水城區營盤鄉高峰村的水城醉美營盤桃園露營基地廣場上,看著眼前有序開展的后期施工場景,笑容滿面。

“項目活起來,才能讓群眾富起來。”熊興順說。

醉美營盤桃園露營基地自2020年建完后,由於租賃協議一直無法達成,所以處於閑置狀態,遲遲沒有投入使用。

為解決該項目農村集體經濟資產經營權租賃問題,今年5月,六盤水市農村產權交易中心派出工作人員實地調研,梳理項目的優劣勢,對接相關信息發布平台,今年7月,發布水城醉美營盤桃園露營基地招租公告。公告資料翔實,分析有條有理,吸引了不少企業和個人的關注,多次前往實地查看。

今年8月,高峰村與意向承租方初步達成交易意向,目前正就承租的具體條款進行磋商,如果順利簽約,水城醉美營盤桃園露營基地預計在未來3年為高峰村集體資產帶來收入約15萬元。

近年來,六盤水市農村產權交易中心加快農村金融服務機制和體制創新,把建設“實體平台+網絡平台”作為農村產權交易市場的基礎支撐和重要抓手,盤活各類農村產權資源,助力壯大村集體資產。

搭建融資橋梁

這段時間,盤州市普古鄉小畢舍村黨支部書記趙懷恆總喜歡到田間地頭轉悠,看著刺梨基地裡一張張笑臉,心情格外舒坦。

“最開始,村裡計劃大規模種植刺梨,但考慮到產業發展的后續融資問題無法完成,因此遲遲沒有落地。”趙懷恆說。

2018年,正當趙懷恆為產業發展融資而四處奔波時常發愁時,六盤水市農村產權交易中心頒發的証書,讓他看到了希望。

“市農村產權交易中心了解到我們發展刺梨產業急需融資的情況后,來村裡進行了調查,並向我們頒發了証書,49戶農戶將752畝的土地經營權抵押給中國農業銀行盤州市支行獲得貸款430萬元,解了我們的燃眉之急。”趙懷恆說。

為破解農村發展生產“抵押難、貸款難”的問題,六盤水市農村產權交易中心積極與各銀行、金融機構、產權主管部門、政府平台公司、擔保公司等加強溝通協作,探索混合抵押貸款模式,完善擔保機制,為涉農企業、村集體經濟、個體農戶發展生產爭取支農貸款資金支持,增強農村發展活力。

提升服務效能

“真的太便捷了,直接在網上就可以申請辦理。”近日,家住盤州市的張士斌網上申請辦理了土地經營權抵押業務。

“以前,辦理土地經營權抵押手續比較繁瑣,不僅需要本人到現場,而且還要帶著一大堆資料來排隊,有時從預審到終審再到制証得花上好幾天。”張士斌說,“現在網上直接申請,把所需的資料、信息通過QQ等網絡平台發送給農村產權交易中心的工作人員,他們即可進行審核和發布信息,真是省時省力又省心。”

六盤水市農村產權交易中心搭建市、縣、鄉、村四級聯動農村產權交易平台,做到了農戶足不出村辦業務,實現了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

“農村產權交易平台推動了農村產權流轉交易,既規范了農村集體資產管理,又激發了資源活力,還為促進農民增收奠定了基礎。”六盤水市農村產權交易中心農村產權交易部部長唐性強說。

2016年10月至2021年8月,六盤水全市累計完成農村產權交易10335宗、金額34.6億元,其中今年1月至6月就完成交易2758宗、金額4.47億元,平台市場化配置功能日益突出,經濟社會效益實現雙贏。(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屠琪)

(責編:吳鋒、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