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織密防返貧網 筑牢振興根基

近年來,印江自治縣立足實際,嚴格落實“四個不摘”“六個不變”要求,瞄准“因災、因病、因學”三大致貧返貧主要誘因,把防止返貧放在重要位置,探索建立了集監測、預警、扶持、保障為一體的防貧監測預警機制,認真分析監測對象致貧、返貧風險,因戶制定幫扶措施,切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方位筑牢鄉村振興根基。
動態監測 嚴把返貧風險關
2019年底,印江自治縣建檔立卡戶全部脫貧摘帽。但脫貧后如何鞏固成效、防止返貧?兩年來,印江自治縣廣大干部緊繃的弦沒鬆。該縣啟用了防貧監測系統,各鄉鎮(街道)對防貧對象進行實時監測預警,因戶制定幫扶措施,切實鞏固脫貧成果。
8月24日,天堂鎮洪溪村第一書記黃冕和村支書一起來到建檔立卡戶符寧章家。最近身體怎樣?孩子開學沒有?一邊閑聊,一邊記錄,符寧章近期的身體狀況、產業發展、家庭收入等情況在拉家常中實現了動態更新。
自從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后,黃冕和他的戰友們又肩負起了防貧監測的職責。“我們主要是做好脫貧人口和監測對象信息的採集、錄入、更新工作。圍繞收入等問題,對家庭成員結構、生產生活條件等41項監測指標進行綜合分析,根據風險類型,分類推送至縣(鎮)和相關行業部門核實確認、建立台賬,採取一戶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常態化落實針對性幫扶政策。”
家住天堂鎮洪溪村村民符寧章,家有人口6人,四個小孩讀書,他之前在建筑工地務工,2018年脫貧。然而天有不測風雲,2019年底,他因突發疾病住院,共花費醫療費15.5萬元,其中自費6.3萬元,家庭經濟負擔一下變得重起來。
第一書記黃冕得知情況后,立即入戶核實。通過研判,村裡認定符寧章家因病致使家庭收入下滑,存在返貧風險。2020年1月,為了防止他家陷入貧困,村裡將他納入重點監測對象,並第一時間啟動了防貧救助工作。
“黨的政策真的太好了,沒有這些惠民政策,我這個家就垮了。”談起國家的惠民政策,符寧章感激不已。“現在政策好,我們家庭雖然脫貧了,因生病導致家庭負擔重,國家政策依然享受著,村裡面和鎮裡面來我家了解情況后,把我們低保提高了一檔,還把我家屬安排做村裡的保潔員,現在基本開銷夠用,娃娃讀書也不愁。”
黃冕介紹,該村共有9個村民小組、297戶1207人。截至2018年,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81戶402人全部實現脫貧。為了做好防貧動態監測工作,他們每兩周左右就要入戶走訪一次,每月要向鎮遞交入戶調查表,主要是詢問其家庭生產生活和收入情況有啥變動,以防止出現返貧致貧現象。
對症幫扶 摸清家底精准施策
印江自治縣防貧預警監測對象主要以家庭為單位,面向所有農村居民。主要監測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以及因病、因學、因殘、因災、因意外事故等新發狀況造成家庭剛性支出驟增或收入大幅縮減,導致基本生活出現嚴重困難的農戶。以及人均可支配收入低於當年省定農村低保標准且符合財產狀況規定的農戶,全部納入監測范圍。
九龍村紅旗組的楊秀英患喉癌,經過幾次手術,目前花費醫藥費近20萬元,因還需后續康復治療,家庭剛性支出較大。8月初,面對大女兒被興義民族師范學院錄取的通知書,以及3女兒就讀示范性高中的錄取。醫療費、學費的雙重壓力對這個家庭來說,無異於兩座大山。了解到情況后,村裡第一時間把楊秀英家納入重點監測對象,並對她家進行了精准幫扶。
民政救助、困難救助資金、最低生活保障金、愛心人士幫扶、教育資助政策……鎮干部們不僅想辦法,而且落實處。聯系卓雅衛浴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張延樹給予資助,解決兩個小孩讀書期間的生活費用問題﹔楊秀英還享受了醫療保險政策,落實了家庭簽約醫生等,一系列的幫扶措施如同“及時雨”,在解決她家資金困難的同時,楊秀英的病情也漸趨穩定。
“收到興義民族師范學院錄取通知書的時候,挺高興的。但是由於媽媽生病了,妹妹又考上了重高,我們家經濟壓力確實太大。現在張伯伯資助我和妹妹每人每月一千五的生活費,去讀書,也能安心了,非常感謝他們。”談起大家對家人的幫助,大女兒侯小英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我們是根據實時監測結果,每月進行台帳資料更新,實行動態管理,根據線索安排各村對存在風險的農戶進行逐戶研判,綜合分析,定期圍繞家庭成員基本情況、就醫就學就業情況、收入支出情況等方面,全面及時進行回頭看,目前,防貧預警監測系統提供的650余條信息已經全部清零,幫助群眾走出困境。”印江自治縣天堂鎮扶貧站負責人王道興介紹。
近年來印江自治縣把防止返貧擺在突出位置,借助上級各部門反饋數據、貴州扶貧雲系統反饋預警線索、群眾自主申報、村級摸排等方式,重點圍繞“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深入分析原因,對低保兜底戶、獨居老人戶、長期外出近期返鄉人員等特殊群體,開展定期走訪,做好動態監測,嚴防“一脫了之”。對剛性支出大、家庭經濟大幅縮減的家庭及時拉響警報,組織駐村干部、村“兩委”人員入戶排查了解實際情況,對有返貧致貧風險的,提前預警、及時干預,採取落實扶持政策、爭取公益資源、實施防貧救助等有效措施進行幫扶。因戶制定幫扶措施,切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今年,我們天堂鎮通過建立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預警平台,強化動態監測、動態清零。同時,制定鞏固拓展民政領域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等方案、意見、辦法,推動構建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截至目前,我鎮解決臨時救助96人,享受低保 746戶1193人,特困人員68戶74人。”印江自治縣天堂鎮鎮長魏江林說。
據了解,截至目前,印江自治縣累計反饋預警信息8308條,排查核實1.2萬余人次,機制啟動以來,籌集幫扶資金385萬元,已發放防貧救助資金236.5萬元,對全縣145戶577人給予了防貧救助,有效地鞏固拓展了脫貧攻堅成果。(張麗娟、王東)
來源:印江縣政府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