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貴州要聞

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提質擴面

黔東南各族同胞小康路上闊步行

2021年08月26日08:21 | 來源:貴州日報
小字號

本報訊 (記者 石含開)“我們很團結,大家都互相幫助、禮尚往來。”日前,黎平縣龍形街道構洞村舉行門樓竣工慶典,邀請附近村寨各族同胞齊聚一堂、共話發展。參加表演的村民石宏蓮說:“不論男女老少、不論民族信仰,大家都和睦相處,聚在一起。”近年來,黔東南州各縣市先后在易地搬遷安置點成立龍形、白午、武筆等11個街道辦事處,讓搬遷群眾成為“新市民”,並加強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引導和幫助搬遷群眾融入城市、安居樂業。

如今,黔東南各地新建道路連接大山內外,現代校園書聲琅琅、生態宜居特色村落在民族團結進步發展中實現蝶變。

自2019年12月黔東南州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州”以來,黔東南州以點帶面,推進民族團結創建工作縱深發展,全州各縣市探索富有民族自治地方特色的創建之路。

在頂層設計方面。黔東南州先后印發實施《黔東南州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州工作推進方案》《黔東南州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示范單位命名管理辦法》系列文件,全力推進各項民族政策落地落實的常態化、制度化。

在文化賦能方面。黔東南州把弘揚民族文化作為“根”和“魂”,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活動、舉辦民族團結進步知識競賽、尋找民族團結好聲音等,讓民族團結宣傳教育活動深入人心。並開辦“雙語電視”“雙語廣播”“雙語宣講”,大力實施民族文化保護工程,著力建設全國民族文化生態保護試驗區,以鎮遠古城、西江苗寨、肇興侗寨等為代表的民族文化景區新品牌﹔以苗年、侗年、姊妹節、薩瑪節等為代表的民族傳統節日新熱點﹔以《西江盛典》《雲上繡娘》等為代表的民族文藝新精品已成為黔東南各族群眾共有的文化自信和精神家園。

在因地制宜結合實際方面。黔東南州推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進機關、進企業、進村寨(社區)、進鄉鎮(街道)、進學校、進軍營、進醫院、進景區“八進”創建活動,實施“十縣百鄉千村工程”,成功打造一批各具特色、各具標杆性的創建模式。麻江、凱裡、黎平、三穗、錦屏先后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市)”命名,錦屏華寨村、黎平二中、雷山西江先后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命名,並成功推出黔湘邊界天柱縣地湖鄉“促進邊界和諧·共建美麗家園”、黔桂邊界黎平縣登晒村“兩省一村·十聯工作法”等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在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方面。總結和探索依法加強民宗事務管理的有效做法,開展富有特色的交流活動,創造共居、共學、共事、共樂的社會條件,營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和諧氛圍。

目前,全州獲命名少數民族特色村寨536個,其中國家級126個、省級410個﹔全州有161個單位獲評“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其中國家級29個、省級132個﹔全州有190名個人獲評“民族團結進步個人”,其中國家級30名、省級160名。

下一步,黔東南將推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提質擴面,打造一批基地學校、一批研究基地、一批主題展館、一批活態基地和精品示范點,不斷擦亮發展底色、鞏固創建工作成效。

(責編:吳鋒、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