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黔城社區:提升民生“三感”,幸福生活“環環相扣”

想買菜,生鮮蔬菜水果超市就在家門口﹔想讀書充電,社區書店免費開放﹔想運動健身,出門不遠處就有健身步道、休閑廣場﹔身體不適想就醫,走幾步就可以到社區醫院......在后巢鄉山水黔城社區,居民的這些日常需求,從家步行15分鐘內,都能實現。
今年來,山水黔城社區以推進“三感社區”建設為抓手,建立“15分鐘生活圈”,讓居民幸福生活“環環相扣”。
圖山水黔城社區。
小社區大舞台,共同參與注“活力”
走近山水黔城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裡面傳來了悠揚婉轉的樂聲,這是山水葫蘆絲培訓班正在上課,課程由陳忠秋和妻子沐政玲搭檔教學。最近,他們為了迎接山水黔城“三感社區”試點建設宣傳展示活動抓緊排練表演,力求以最佳的狀態投入演出。“我們班裡現在大概有130名學生,平均年齡63歲,都是附近的離退休人員,為了提升節目質量,我們幾乎每天都在排練,希望能夠把葫蘆絲文化藝術的魅力展現給觀眾。”陳忠秋說。
圖山水葫蘆絲培訓班。
據了解,山水黔城社區現有住戶12597戶,人口總數約4萬余人,為貴陽市早期人口相對聚居的中大型樓盤。社區內退休人員居多,如何組織、發揮好這一批退休人員的作用,一直是山水黔城社區居委會思索的問題,而調整升級后的社區文化陣地,著實為山水黔城社區解決了這一難題。
為讓居民生活更舒心、更美好,山水黔城社區通過“黨建+文化”模式,把轄區的文化資源與“三感社區”打造相結合,建設主題為“美麗山水”的山水黔城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通過挖掘文化資源,為居民開展了一系列培訓課程。同時,與阿幼朵藝術學校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在山水黔城綜合服務中心成立阿幼朵藝術學校,並設立公益性小劇場,每年免費為轄區居民送文藝演出,指導轄區文藝團體活動,為居民提供表演平台,豐富居民群眾文化生活,提升生活幸福感。
圖山水黔城“三感社區”試點建設宣傳展示活動現場。
小窗口大服務,多元治理注“動力”
在山水黔城社區,一種新型的城市服務場景悄然出現在中心廣場的崗亭上,“home+一站式服務點”字樣清晰可見,讓人倍感溫馨。
圖home+一站式服務點。
家住山水黔城10組團的老人劉志鵬,抱著小外孫在小區裡散步,卻突然發現孩子手臂被蚊虫叮咬,面對這種情況,劉志鵬沒有立即回家,而是走向廣場上的“home+一站式服務點”,打開其中的“方便醫療包箱”,拿出風油精為孫子涂抹止痒。“自從有了這個服務點,出門遇到的不少急事,都能找它解決。”劉志鵬連連稱贊道。
服務點雖小,承載的功能卻豐富而多樣。據了解,“home+一站式服務點”可實現“三幫”“四便民”“五免”功能,即天氣、溫度預報、失物招領,為孤寡老人提供快速反應服務﹔方便雨傘、方便醫療包箱、方便輪椅、便車﹔免費測量血壓、免費季節性茶水、免費存放小件物品、免費寵物廁紙、免費開水。此外,這裡還集成了商務服務、便民生活服務、游客咨詢、應急救援等功能。
據悉,“home+一站式服務點”是山水黔城社區居委會與宏立城物業圍繞社區居民需求打造的服務窗口,用這種“面對面溝通,零距離服務”的模式,為社區居民提供“管家式”的服務,有效解決了居民應急所需。貼心的服務贏得了居民紛紛點贊。
小支部大黨委,凝心聚力注“實力”
踏著南明區“三感社區”建設的激越鼓點,后巢鄉山水黔城社區繃緊弓、拉滿弦,建立健全“三感社區”建設工作推進機制,成立工作領導小組,組建工作專班,落實保障措施,全力以赴建設讓群眾擁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社區。
社區是黨和政府聯系、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裡”。為此,山水黔城社區升級改建二級黨委,選舉產生新一屆黨委班子及下設9個黨支部書記、委員。下一步,將構建“鄉、社區、組團、樓棟”四級黨組織架構,立足“共商、共建、共治”理念整合黨員力量,依托社區“大黨委”黨建模式,調動轄區老黨員、熱心居民群眾參與社區自治的能動性。
圖山水黔城委員會黨員大會
“山水黔城社區作為南明區2021年‘三感社區’建設試點社區之一,我們的居民都倍感榮幸又充滿期待,大伙兒都積極主動參與到社區的管理中來。”山水黔城黨委副書記胡婭介紹,為切實把“三感社區”建設工作做到居民心坎上,社區採取群眾上門、主動走訪、微信群留言、座談會等方式,收集群眾反映的問題,針對不同問題組織黨員干部商議解決辦法,確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著落。目前,累計召開山水黔城“三感社區”試點建設工作推進會、現場協調會、居民座談會20余次。(文/圖 申璐曼)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