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務清單落細落實“急難愁盼”逐一銷賬
——黔東南州扎實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
“我腿腳不便,你們幫我買了大米,還給我送到家裡來,太感謝了。”近日,雷山縣龍頭街道觀音閣社區75歲的獨居老人李大爺對幫忙打掃衛生、採購生活必需品的黨員志願者感激不已。
連日來,雷山縣龍頭街道觀音閣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組織30余名志願者開展點單配送服務,積極推行社區群眾“點單”、社區中心“派單”、社區志願者“接單”、社區群眾“評單”的“四單服務機制”,為群眾提供更貼心、更便捷的服務。
雷山縣注冊志願者2779人,志願者與轄區群眾建立了聯防聯控、群防群控工作機制,黨員志願者通過短信推送、微信隨訪、重點走訪等方式,在社區開展文明勸導、社會監督、重點區域消毒防護等志願服務,累計參與志願服務活動4172人次,服務群眾1.4萬余人。
“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開展以來,黔東南州將“察民情、訪民意”專題調研作為第一步,建立領導干部帶頭調研、成果轉化等制度,領導干部定期深入基層一線,向群眾征求意見建議,深挖群眾反映集中的共性需求和存在的普遍性問題,靶向施策制定“我為群眾辦實事”任務清單,並在主流媒體公布,向群眾承諾辦實事任務清單。推行黨員承諾踐諾、黨員“積分制”管理等工作機制,組織黨員開展入戶走訪,摸清群眾面臨的難點堵點。
摸清了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還必須把實事落到實處。黔東南州按照“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牽頭抓,責任單位具體落實”的總體要求,明確時間表、責任單位、責任人,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
提升社區綜合服務能力,打造15分鐘社區便民生活圈﹔實現全州16個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全覆蓋﹔健全立體化智能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促進社會治理現代化﹔推動紅色村組織振興,建設紅色美麗村庄試點工作取得實效……在黔東南州“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任務清單中,記者看到州級50項、縣級804項任務清單緊扣群眾需求,具體內容、責任部門和完成時限一目了然。
為推進項目清單落到實處,黔東南州建立健全了分析研判、溝通聯絡、督查指導、情況通報四項工作機制,定期召開專題會議研判分析,將“我為群眾辦實事”項目清單推進情況納入督查督辦事項,州縣兩級巡回指導組通過明察暗訪、聽取匯報、現場看進度等方式,對項目清單落實情況從嚴從實督導,倒排工期、挂圖作戰、台賬管理,實行動態監測管理和周報告制度,切實做好跟蹤追查,為群眾做好事、辦實事、解難題。
針對暑期留守兒童缺乏監管、安全隱患大的情況,丹寨縣各學校在精准摸排信息的基礎上,建立了結對幫扶機制,安排包聯教師定期入戶走訪,隨時掌握留守兒童的狀況,對近200名留守兒童的學習、生活、心理進行及時地幫扶和輔導,讓留守兒童度過一個充實、安全、有意義的假期。
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施秉縣建立勞動力聯動摸排、包干指導、日常調度、督導檢查、部門協作等工作機制,通過組織勞務輸出、公益性崗位安置等形式,實現新增城鎮就業1300余人,公益性崗位安置1450余人。
民有所需,我有所動。黔東南州堅持把為群眾辦實事同完善工作機制結合起來,在原有的規章制度中融入新的政策、新的要求,形成常態長效。同時,黔東南州還堅持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相結合,將“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成效作為評價各參學單位黨史學習教育成效的重要標尺之一,對措施得力、成效明顯的單位進行宣傳報道,讓群眾感受到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帶來的新變化新氣象。
努力把群眾實事一件一件辦成、一件一件辦好。據統計,截至目前,黔東南州已辦結“我為群眾辦實事”任務清單78項。(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余光燕 通訊員 付光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