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

开阳县毛栗庄村:稻花深处盼丰年 绣花功夫保丰收

2025年08月18日14:09 |
小字号

八月的微风轻抚毛栗庄村千亩稻田,稻穗初吐,稻花轻扬,田野间弥漫着特有的清甜芬芳。

毛栗庄村村主任何宇巡田.jpg

毛栗庄村村主任何宇巡田。

眼下,开阳县毛栗庄的水稻正处于抽穗扬花的关键时期,正是决定稻谷产量与大米品质的黄金窗口。在这个“一粒稻花一粒米”的紧要关头,在高坝组毛栗庄股份经济合作社水稻种植基地,一场保障秋粮稳产丰收的“精细保卫战”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晨曦微露,经验丰富的巡田员老何已踏着露水穿行在田埂上。他目光如炬,仔细审视着每一寸稻田的细微变化。“水稻叶片上藏着生长的秘密:叶色要正,要绿中透青;叶尖要直,不能卷曲,卷曲的叶尖暗示水肥出了问题;巡田最应该查看的就是叶背,稻飞虱狡猾,最爱躲在叶背搞偷袭。”老何口袋里那本翻旧的笔记本,记录着数十年积累的“田间密码”,是人力巡田无可替代的“活地图”,泛黄的纸张承载着对稻田最深厚的理解与守望。

无人机正在喷施肥料和生物制剂.jpg

无人机正在喷施肥料和生物制剂。

与此同时,坝区空地上传来旋翼的嗡鸣声。一架搭载高清镜头和精准喷施系统的无人机缓缓升空,在稻浪上方精准巡航。高清镜头下,稻田的“微表情”一览无遗:叶色深浅变化暗示着肥力需求,细微的病斑或虫害痕迹亦难逃“鹰眼”捕捉。小墙锁定目标区域,指尖轻点,雾化的叶面肥和生物药剂均匀洒落,如同为稻田披上一层精准呵护的轻纱。这凌空的“守护者”,正以科技之力织就一张高效的防护网,成为守护丰年的科技尖兵。

“我们村的水稻即将抽穗扬花,这个时候水要足但不能涝,肥要补但不能多,病虫害防治更是刻不容缓。”毛栗庄村党总支书记黄广介绍:“我们这套‘人巡+机防’的组合拳,目的就是确保每一株稻子都能在最关键的时候得到最精心的照料。”“老何”们人力巡逻的细致入微,最能捕捉机器不易察觉的细微变化;而无人机飞防的覆盖范围广、效率高,两相结合优势互补,共同构成了当下守护“栗垦”品质的核心力量。

毛栗庄村的田间管护,恰如一场精益求精的“绣花”功夫。一针一线,是巡田员脚踩泥泞的细致观察;一笔一画,是无人机凌空绘就的曼妙薄纱。每一道目光的检视,每一次无人机的起落,都是对“粒粒皆辛苦”最朴素的注解,是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的和谐共鸣的生动写照,更是对“毛栗庄大米”这份历史馈赠的虔诚守护。

起飞的植保无人机.jpg

起飞的植保无人机。

稻浪随风翻涌,传递着丰收的希望。在开阳县毛栗庄村的土地上,毛栗庄人正以汗水和智慧弹奏一首人力与科技的协奏曲,为沉甸甸的秋收奠定坚实基础;期盼着在“粮油小镇”引擎的驱动下,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上,回应广袤沃土的深沉期盼,筑牢粮食安全的坚实根基。当稻香在秋风中渐浓,那沉甸甸的稻穗,将是这份精心“绣花”功夫的最佳回响,一幅“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丰收画卷正在徐徐展开。(图/文 于涛、何先庆)

(责编:李丽萍、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