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

贵州罗甸:蚕茧收购上市 蚕农喜笑颜开

2025年08月15日15:11 |
小字号

8月11日,贵州丝缘蚕业科技有限公司蚕茧收购现场人头攒动,蚕农们带着一袋袋雪白的蚕茧排队等待出售,工作人员正忙着分拣、评定等级、称量、开票、付款、登记、分类堆放等,忙得不亦乐乎,现场一片繁忙丰收景象。

蚕茧交易现场(董峰应 摄).jpg

蚕茧交易现场。董峰应摄

“今年我家养了五批蚕,每批1张多,卖了3300多元,五批加起来收入超1.8万元!”边阳镇交砚村农户何守林看着刚到手的货款,难掩笑意,“种桑养蚕见效快、收益稳,真是咱农民的好产业。”何守林说。

同样喜笑颜开的还有边阳镇明星村农户宋木梅。“这批60.1公斤蚕茧卖了3354元,之前最多的一批卖了3900多元呢!”她边数钱边说,自己和老伴年纪大了不便外出务工,种桑养蚕让他们在家就能挣钱,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等待付款的蚕农(董峰应 摄).jpg

等待付款的蚕农。董峰应摄

“今年蚕茧市场行情好,需求量大,收购价格高,老百姓生产的蚕茧根本不愁销路,农户有多少就收购多少。”贵州丝缘蚕业科技有限公司经理曾波介绍说,依托罗甸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公司今年已指导农户养蚕8批以上,通过稳定的收购保障和技术支持,让蚕农安心养殖、放心增收。

正在卖蚕茧的蚕农(董峰应 摄).jpg

正在卖蚕茧的蚕农。董峰应摄

近年来,罗甸县立足资源优势,抢抓“东桑西移”发展机遇,分析全国5A级以上优质桑的市场空间,找准桑蚕产业“劳动强度低、见效时间短、产出效益高”特点与罗甸“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多、在家剩余劳动力少”现状的契合点,按照“政府引导、企业带动、群众参与”思路,采取“龙头企业+农户”的模式深度合作,推进桑蚕产业发展。目前,全县已发展桑园面积2.84万亩,覆盖8个乡镇114个行政村1750户。截至8月12日,全县累计养殖2400张大蚕,蚕茧产量95吨,产值520万元,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韦政理、董峰应)

(责编:李丽萍、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