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先锋队”扛旗出征!洪水退去处,黔东南农信擂响榕江重建战鼓

盛夏榕江县遭特大洪灾,当地商户及榕江农信联社受损严重。7月4日,黔东南农信启动“践行金融担当 服务灾后重建”先锋队主题活动,组织精干力量深入榕江一线,通过金融服务有力支持群众复工复产、灾后重建。他们带着贵州农信收款码牌帮商户重建收银系统,云音箱播报声穿透灾后街巷的泥泞,用太阳帽和扇子作为 “移动服务站” 的标识,将服务场景嵌入灾后生活的每个毛细血管。
授旗出征。
洪灾背后的使命觉醒:为何农信必须冲锋在前?
洪水退去,榕江县城多条街巷被厚重的淤泥层层覆盖,到处都是被洪水“撕咬”后的凌乱狼藉,榕江县数万群众、数千商户受灾,榕江农信联社总部及 7个网点受损,县域经济遭受重创,无数群众奋斗打拼的心血在滔滔洪流中化为泡影,只留下亟待修复的创口。面对满目疮痍,黔东南农信迅速启动应急预案,一场与时间赛跑的金融救援行动随即展开。他们深知,每一笔及时到位的帮扶资金,都可能成为受灾群众重启生活的希望之光。
金融救援行动。
金融救援行动。
在传统救灾模式中,金融行业常扮演 “事后救济” 角色,而此次先锋队将 “精准滴灌” 理念前置,他们带着贵州农信收款码牌帮商户重建收银系统,云音箱播报声穿透灾后街巷的泥泞,用太阳帽和扇子作为 “移动服务站” 的标识 —— 这些看似细微的 “金融五子”,实则是将服务场景嵌入灾后生活的每个毛细血管。
10天重建速写:“挎包队”叩开希望之门
7月4日授旗出征后,这支由全州农信系统 60名党员骨干组成的先锋队,用脚步丈量着榕江的重建进度。在古州镇商业街,信贷员小张的挎包里装着特殊的 “重建账本”:东门街包子铺老板需要 3万元购置新蒸笼,古州中路的服装店大姐要 5万元翻新店面……每个需求都对应着一套 “一户一策” 方案。数据显示,仅4天,先锋队累计走访受灾主体 2000余户,投放灾后专项贷款4000余万元,所有贷款实现 “当天申请、当天放款”。
设立服务咨询点。
“没想到农信社比我们还急!” 经营银饰店的吴老板至今难忘,先锋队冒雨送来的 5 万元贷款,将助力他在“村超”赛事重启旅游旺季前恢复营业。
及时放款。
这样的故事正在榕江遍地开花:农贸市场里,农信先锋队队员踩着没过脚踝的泥浆,手持笔记本逐户登记受损货物,指尖在纸张上书写的频率与灾后重建的迫切同频;副食店改造现场,队员们蹲在瓦砾堆旁,用沾着墙灰的铅笔在图纸上圈圈点点,每一笔标注都化作精准测算的装修资金缺口,将金融活水的流向绘制成希望的蓝图。金融力量不再是抽象的数字,而是化作了商户柜台上的收款码、受灾群众手中的农资采购单。
从“重建家园”到“振兴蓝图”:农信的三步进阶棋
站在7月的榕江街头,看着重新装饰的店铺亮起灯火,农信人已经开始谋划更长远的棋局。黔东南农信正在构建 “三阶段赋能体系”:
应急期(灾后一周):“抗洪・榕易贷” 与再贷款筑起生命金融防线。洪水未退,冲锋已至,省联社黔东南审计中心积极争取人民银行再贷款政策支持,将低成本资金注入“抗洪・榕易贷”产品,为受灾群众和企业搭建起应急资金通道。在再贷款资金的加持下,“抗洪・榕易贷”极大减轻受灾主体的还款压力。
恢复期(灾后首月):“复商・榕易贷”与再贷款激活重建活力。灾后恢复生产的首月是关键,依托再贷款政策的持续赋能,榕江农信联社以“抗洪・榕易贷”为坚实支点,快速响应灾后商户复苏需求,乘势推出“复商・榕易贷”,重点支持商户复商复市、群众恢复生产,为受灾商户注入金融活水,助力地方商业版图重焕生机。再贷款资金的注入,为受灾主体提供更充裕的资金周转空间。与此同时,先锋队的“金融五子” 服务全面发力,让金融服务如春风化雨般融入重建的每个角落。在再贷款与农信服务的双重助力下,榕江街头的烟火气逐渐回归,田间地头重现忙碌身影,经济活力加速复苏。
金融全力助力榕江县域实现从灾后重建。
振兴期(灾后一年):系列信贷政策、一揽子金融政策与再贷款绘就振兴蓝图。着眼长远,榕江农信联社依托再贷款政策,推出“超好贷”“榕易贷”等系列信贷政策,配套一揽子金融服务,为榕江产业振兴注入持久动力,金融全力助力榕江县域实现从灾后重建到乡村振兴的有序过渡。
此刻,夕阳下的榕江大桥上,戴着农信太阳帽的队员们正背着挎包走向街头巷角,云音箱里传来的不仅是收款提示音,更像是一曲由金融活水谱成的重建序曲,正随着他们的铿锵脚步,传遍这座重生的城市每个角落。(文/图 榕江农信联社)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