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定县实验高中:学科融合 让传统传承与创新碰撞出另一种表达

近日,普定县实验高级中学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通用技术项目化学科融合教学成果展暨“每个人都值得被看见”第一届花灯灯具创新设计活动。此次活动以西路花灯的创新设计为核心,将学科融合与项目化学习相结合,展现了学生们在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中的独特成果。
活动现场。
在现场参展的数十件花灯灯具作品中,均以安顺地戏、西路花灯、屯堡文化等为创作蓝本,品类丰富、色彩绚丽,令人目不暇接。这些花灯早已超越了单纯的照明器物范畴,而是将那些沉淀在文化符号里的历史记忆与乡土情怀镌刻在灯具之上,完成了从具象符号到情感载体的动人升华。
同学们手提作品,通过播放PPT和现场讲解,回顾各小组在创作花灯灯具中的研学之旅,他们从浩瀚的资料中梳理历史脉络,到亲手制作灯具去感受西路花灯的艺术精髓,再到走进人群聆听真实的声音,每一步都让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从模糊逐渐走向清晰,从遥远走向亲近。
同学们手提作品,通过播放PPT和现场讲解,回顾各小组在创作花灯灯具中的研学之旅。
学生们的创新作品亮点纷呈。他们将地戏脸谱画在花灯灯具上,巧妙地将花灯和地戏融合在一起;或将剪纸、绘画艺术等传统元素巧妙融入花灯制作中,同时运用亚克力板、LED灯等现代元素,创作出了形式多样的花灯灯具。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学生们的创意和动手能力,同时也体现了同学们对本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传承意识。“我们小组的制作理念是环保、轻捷、美观,并且将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如将剪纸艺术融入花灯的制作中,使用环保的LED灯、美观又实用的驱蚊香囊等做出符合大众审美的西路花灯,西路花灯不仅是我们普定文化传承的重要瑰宝,更是我们先辈智慧的结晶,我们需要拾起花灯传承的接力棒,将花灯文化传承下去。”县实验高中学生张霖燚说道。
学生的手工制作成品。
据县实验高中教师罗丹老师介绍,此次活动是一次成功的项目化学习与学科融合实践。前期,学校组织学生前往普定县马官展览馆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们亲身感受到西路花灯的历史和独特魅力。面对传统花灯制作工艺繁杂、传承人老龄化的现状,学生们则利用当下所学的学科知识,以及信息技术的多媒体制作技能,完成了方案设计、材料采购和灯具制作,整个过程培养了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可。
学生们的创新作品亮点纷呈。他们将地戏脸谱画在花灯灯具上,巧妙地将花灯和地戏融合在一起。
我们这个活动它是一个项目化的学科融合,以西路花灯的创新设计为案例,其实它是一个课题研究。罗丹介绍,学生们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民俗文化调查、地方自然资源等来进行设计和制作,制作完成以后就开始展示交流和答辩,这样既培养了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可和学科知识的运用,提高了学生们审辩式的思维,也提升了学生们表达交流的能力,让更多的学生能够独立自信,更能感知幸福。
学生正在讲解花灯地戏手工品。
此次活动的举办,不仅是学校通用技术项目化教学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一次有益探索。通过学科融合与实践操作,学生们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也增强了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文/图 杨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