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毕业季活动:艺术赋能思政 青春诠释担当【5】

2025年07月03日08:27 |
小字号

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基地授牌仪式暨音乐舞蹈学院2025届毕业生音乐会。
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基地授牌仪式暨音乐舞蹈学院2025届毕业生音乐会。

当离别的风拂过影山堂的飞檐,黔南民族师范学院2025届毕业季系列活动以数十场浸润式艺术实践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为学子们献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成长课”。从舞蹈大赛的青春绽放,到艺术党课的历史回响;从合唱团的歌声传情,到民航技能的专业展示,学校以“艺术为桥、思政为魂”的创新实践,构建起全方位育人体系,让红色基因在青春舞台上焕发时代光彩。

舞影翩跹 在艺术竞技中彰显青春力量

6月17日晚,影山堂成为舞蹈的海洋,第四届“励新杯”舞蹈大赛在此燃情上演。来自不同学院的舞者们身着绚丽服饰,以古典舞的婉约、民族舞的奔放、现代舞的灵动,演绎着青春的多元可能。专业组选手表演的《黄河》以磅礴的群舞再现母亲河的雄浑,非专业组《苗岭飞歌》则用银饰叮当的韵律展现民族文化魅力。评委点评道:“这场比赛不仅是技艺的比拼,更是大学生对文化自信的生动诠释。”

这种将思政元素融入艺术实践的设计,正是学校“影山铸魂・以文化人”育人工程的缩影。近年来,音舞学院通过舞蹈创编课程、艺术实践周等载体,让学生在肢体表达中深化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培育出多个精品课程项目。

舞台叙事 用艺术语言解码历史精神

“1937 年的南京,每一个脚印都浸着血……”6月19日,话剧《回响·1937》在影山堂首演,“墨焰”话剧社的演员们通过下关码头的奔逃群像、安全区的暴行特写,将民族苦难转化为可感可知的舞台体验。当饰演知识分子的演员颤抖着举起油灯,照亮满台“难民”的脸庞时,观众席传来压抑的啜泣声。这场艺术党课,是学校“四化育人”模式与“专业+思政场景”教学的创新成果,正如文传学院院长吴进友所说:“当学生在排练中反复打磨1937年青年的心理活动时,历史就从课本走进了他们的生命体验。”

6月23日首演的舞剧《三人行》则以三线建设为题材,通过《融铸人》《忆乡人》《守护人》三章叙事,将都匀三线建设者“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转化为视觉奇观。在《融铸人》篇章中,身披蓑衣的舞者在“浪涛”中组成人墙架桥,当钢梁合拢时升起的金色曙光,让现场18位三线建设亲历者湿润了眼眶。而《守护人》中白发舞者用蜡染布包裹老厂房零件的意象表达,更将“传统技艺+红色记忆”的传承命题,转化为蓝白交织的舞影诗篇。一位观看演出的学生不禁感叹:“群舞里的‘万人背篼队’让我突然明白,课本里的‘自力更生’四个字,原来承载着这么重的历史分量。”

声浪传情 合唱与基地构建协同育人场域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6月20日下午,“天眼人声·第四季”合唱团毕业音乐会以《娄山关》的雄浑和声拉开序幕。男声合唱《精忠报国》的铿锵旋律与女声合唱《萱草花》的温暖吟唱相映成趣,而混声合唱《世界赠予我的》则用多声部交织的诗意,展现音乐的疗愈力量。特别设置的毕业纪念册颁发环节中,嵌有每位毕业生合唱瞬间的纪念册伴随着《同桌的你》旋律传递,当老师们为优秀成员颁发“艺术传播使者”聘书时,台下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这场融合了美育与思政的音乐盛会,既是合唱指挥一流课程的成果展示,更培育出“以声传情、以歌明志”的育人实效。

当晚19:30,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基地授牌仪式将跨学段育人推向高潮。都匀三小学生以舞蹈《啊!草地》重现长征泥泞,民族中学情景演唱《遵义星火》让“转折之城”的红色记忆在光影中复活,师院学子演绎的《黄河颂》则以交响乐般的和声点燃全场爱国情怀。当基地牌匾在舞台中央亮起时,“这不是简单的挂牌,而是思政教育从‘单兵作战’到‘协同育人’的跨越,艺术成为连接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精神桥梁。”

技能砺行 专业实践中的价值引领

在首届民航地面服务技能大赛现场,29位身着各航空公司制服的学生模特以标准的职业步态亮相,拉开赛事序幕。红色主题情景朗诵《那一年,中国青年正十八》则将技能展示与思政教育巧妙融合,表演者在模拟机舱服务场景中,生动呈现中国青年的热血与担当,带领观众在短短几分钟内穿越时空,重温波澜壮阔的岁月,让观众看到“服务不仅是标准化操作,更是文化传播与精神传承”。安全演示、急救技能等实操环节,更将“生命至上”的理念融入专业训练,正如参赛选手所说:“每一次心肺复苏的模拟操作,都让我深刻理解民航人的责任担当。”

“声漾韶华・艺启新章”文艺汇演则呈现了传媒专业的育人特色。24播艺班的《青春万岁》朗诵中,学生们将播音主持的气息控制技巧与青春情感表达相结合。小品《毕业计划》通过幽默剧情展现大学生就业抉择,在笑声中传递“小我融入大我”的价值观,参演学生表示:“排练时反复打磨的每个表情细节,让我比课堂讲授更理解艺术的社会价值。”

党性铸魂 主题党日的精神传承

6月23日,校史馆内一场特殊的主题党日活动正在进行。50名毕业生党员代表在党委书记熊世桓的带领下,重温学校合并升本25年的奋斗历程。“要有梦想,把小我融入大我;要有担当,勇挑时代重担……”熊世桓结合党的百年奋斗史提出的五点期望,引发党员们的深刻思考。在微党课《从党的光辉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中,老党员用党史为毕业生们上了离校前的“最后一堂党课”。

全体党员面对党旗重温入党誓词,铿锵的誓言在校史馆穹顶回荡。这种将校史教育与党性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已成为学校“铸魂育人”工程的特色品牌。

从舞蹈大赛的肢体语言到话剧舞台的历史叙事,从合唱音乐会的声浪传情到技能大赛的专业展示,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毕业季系列活动构建起“艺术体验-历史认知-专业实践-党性锤炼”的四维育人体系。当毕业生们带着《老师我想你》的歌声离开影山堂时,他们带走的不仅是专业技能,更是舞台上触摸到的历史温度与精神力量。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正以艺术为媒介,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思政育人共同体。当红色基因通过艺术形式融入青年血脉,当专业教育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这样的毕业季活动早已超越仪式本身,成为一堂行走的“大思政课”,让青春在与历史的对话中锚定方向,在与时代的共鸣中砥砺前行。这所扎根黔南大地的高校,正用艺术与思政的双重奏,奏响新时代育人的华彩乐章。(文/黄毓曼、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供图)

(责编:吴锋、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