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

贵州织金:党建引领风帆劲 产业铺就振兴路

2025年06月12日14:48 |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小字号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近年来,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大力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把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持续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探索多元融合产业,村企协同做大产业,因村制宜、因村施策,科学谋划多业态、多样化、多特色的农业产业发展途径,让产业发展成色更足,群众收入更加可观。

村企联动:抱团发展激活“共富密码”

走进织金县马场镇台子村的坝区,务工群众正忙着采割,一筐筐蔬菜排列整齐,正准备装车发往零售市场。

锚定富民强村目标,织金县马场镇台子村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发展蔬菜种植和肉牛养殖,合作社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由企业负责坝区种养殖产业的技术指导和产品销售对接,根据市场需求发展产业,提供就业岗位50余个,村合作社通过产业入股、出租冷库、流转土地、劳务输出等形式创收,村企携手联合发展,既能“鼓足”群众的口袋,也做大了产业“蛋糕”。

织金县马场镇台子社区入股的大陌产业园区。

织金县马场镇台子社区入股的大陌产业园区。

距离台子村90公里外的鸡场乡,白泥塘村、兴寨村、修文县村、北京底村、鸡场村等合作社抱团发展,采用“合作社+公司+种植大户+农户”的发展模式,由企业和种植大户共同打造500亩的辣椒种植基地,企业从辣椒的育苗、移摘、施肥、病虫害防治、收购等全环节进行“一站式”服务,降低种植成本,签订保底收购合同,示范带动周边群众跟进种植。合作社做好连片土地流转调解工作,组织40余户脱贫群众优先务工,企业收益越来越好,群众收入持续可观,产业越做越大。

村企共谋,企兴民富。近年来,织金县持续强化党建引领,大力推进村企融合发展,推动“村企各自为战”转变为“村企联动发展”的发展格局,形成产业共谋、技术互补、人才共享、资源共用的互利互惠发展模式,吸引越来越多的优质企业加入到乡村振兴的队伍中,有力带动村集体增收、农民致富,为乡村发展注入了强大动能。

织金县自强乡山口村五星枇杷。

织金县自强乡山口村五星枇杷。

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写就“共富文章”

五月初夏,织金县自强乡山口村“五星枇杷”挂满树枝,黄澄澄的枇杷压弯了枝头,层层叠叠,漫山遍野,硕果累累。

从2013年党支部动员种植200亩,到如今的1670亩规模种植,亩产值增加近7000元,尝到枇杷“甜头”的群众发展产业劲头更足、势头更旺。为了发挥规模种植效益,做大特色产业优势,山口村合作社积极延伸产业触角,引导农户发展枇杷花茶、枇杷蜂蜜、枇杷酒等周边产业,积极举办“枇杷节”系列宣传推广活动,持续探索“生态+旅游+产业”的特色农旅融合发展之路,产业发展更有奔头。

织金县白泥镇水营村小麦产业。

织金县白泥镇水营村小麦产业。

在织金,“白泥面条”因麦香浓郁、经久耐煮、韧性十足而广受消费者的好评,是家喻户晓的地方特色品牌。近年来,作为“白泥面条”发源地的织金县白泥镇水营村,合作社充分发挥地方品牌优势,持续扩大小麦种植面积,辐射带动周边村落跟进种植,利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100万元资金,通过购买设备、硬化地块、入股面条加工厂,实现从种植到加工的本地化闭环,直接带动10余家面条加工厂发展,吸纳灵活就业岗位200余个,平均每户每年增收3000元。2024年村集体经济积累达到116.67万元,“白泥面条”的名声也越来越响。

兴起一个产业,带动一方致富。近年来,织金县严格按照“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思路,立足资源禀赋和生态优势,持续做大特色产业,增加产业附加值,打造了织金竹荪、猫场皂角、白马蚕丝被、川硐猕猴桃、织金樱桃等一批知名特色产业,持续为乡村振兴积蓄强大动能。

织金县猫场镇龙潭社区草莓采收。

织金县猫场镇龙潭社区草莓采收。

多业并举:多元产业激发“共富活力”

为规避市场波动、极端天气对产业发展的影响,织金县因地制宜、因村制宜,持续优化农业结构,整合生态资源,强化科技赋能,积极探索农业产业韧性发展之路,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我们建有草莓大棚170余个,蔬菜大棚300余个,还种植有蜂糖李、冬桃等果树500余亩,产业多元,应对极端天气的底气更足。”织金县猫场镇龙潭社区党支部书记武鹏说道。立足于资源禀赋,龙潭社区合作社结合市场需求,多样化发展农业产业,形成了多点支撑、多元发展的特色产业发展格局,一幅“产业兴旺、乡村和美、农民富足”的壮丽画卷正在龙潭社区徐徐铺展开来。

织金县黑土镇龙洞村务工群众在木耳种植基地采收木耳。

织金县黑土镇龙洞村务工群众在木耳种植基地采收木耳。

既关注“短平快”产业,也发展特色长期产业。织金县黑土镇龙洞村党支部带领群众从“一穷二白”到“脱贫致富”,十七年的探索间,合作社从种植樱桃开始探索,到如今的木耳、樱桃、韭黄、冬桃多元产业齐头并进,不仅极大降低了极端天气对农业产业的影响,也让群众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就业,更在合作社的积极协调中,产品销售渠道进一步拓宽,村强民富“愿景”正在一步一步地变为“实景”。

发展多元产业,是规避市场波动、极端天气影响的有效方法。近年来,织金县通过探索多元产业,充分挖掘地方资源优势,促进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持续增强县域农业经济的韧性,不断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图/文 罗至君、毛新艳)

(责编:吴锋、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