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阳县:“链”出产业优势 “聚”合发展动能

五月,生机盎然、万物可期,到处充满着奋斗的气息。当前,开阳县正铆足干劲、开足马力,加速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
4月3日,开阳聚力生化工有限公司开阳项目年产10万吨氢氧化钾项目开工仪式在开阳县双流镇举行,标志着开阳首条氢氧化钾生产线正式建成投产。
该项目的建设不仅填补了开阳县钾肥生产空白,还将有力推动开阳县传统磷肥产业高端化转型,助力新能源电池材料、特种肥料等产业发展,为全面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今年以来,开阳县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聚焦强县富民,坚持把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大抓招商作为经济工作的“头号工程”,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抓实产业发展,加快项目建设,做大工业、做强农业、做优文旅,奋力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串珠成链 链就产业“强支撑”
立足县域产业基础,注重分工协作,错位发展、串珠成链。产业链的完善推动着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聚焦资源循环利用。建设以“基础磷化工、精细磷氟化工、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为主攻方向的现代化工产业体系。围绕资源深耕细作,当地不断在产业链上补链、延链、强链,链出耦合循环新产业。贵州磷化开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从磷矿石“变身”六氟磷酸锂,得经过黄磷、五氯化磷、五氟化磷的转化,再与氟化锂合成后再进行纯化干燥。产出的六氟磷酸锂,相较于磷矿石身价翻了数十倍。推动精细磷化工发展,全力在胜威化工集团开阳基地,利用磷矿石等原材料,经过企业打造的“钛—磷—硫—铁—钙—氟”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变成了钛白粉、磷酸铁、磷酸一铵等系列产品。
2024年,开阳县磷及磷加工实现产值280.15亿元、占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的94.4%。随着“磷硫钛铜铁锂氟”耦合循环一体化项目上个月签约落地,开阳县今年将全力推进“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不断夯实资源优势,同时,推动矿产资源就地转化率达100%。精细磷化工成为支撑地方经济加快发展的支柱性产业。
龙广村河湾组朴宿民宿。
推动产业深度融合。开阳县云山茶海的露营基地,一顶顶帐篷错落有致地分布在茶园旁。游客们坐在帐篷前,悠然自得地谈天说地,享受着野餐的乐趣。孩子们在茶园间嬉笑奔跑,探索着大自然的奥秘。茶山顶的悬崖咖啡屋别具特色,人们一边品尝着香浓的咖啡,一边欣赏着山谷和茶园的壮丽风光,游客将身心完全融入美好的景色之中。
“现在旅游不再是简单的打卡景点,而是想找个风景优美又清静的地方,真正放松自己。”来自贵阳的游客赵先生说道,同行的游客们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以前去那些热门景点,人挤人,体验感很差。像云山茶海这样的地方,人少景美,能让人真正享受旅行。”
随着广大群众旅游观念的转变,露营旅游近年来备受青睐。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露营经济核心市场规模达到2139.7亿元,预计2025年将上升至2483.2亿元,带动市场规模将达到14402.8亿元。开阳云山茶海抓住这一趋势,积极打造露营基地,完善配套设施,为游客提供优质的露营体验。
随着产业的发展,串珠成链的发展思路在广袤的开阳大地开了花。在花梨清江村,成熟樱桃甜如初恋;在南龙田坎村,高山云雾带动茶产业集群发展;在米坪大坝村,黄桃产业托起特色产业链……立足县域资源禀赋,发展主导产业,培育特色产业。一个个产业串珠成线、连片成带、集群成链,加速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产城融合 项目建设“加速跑”
建好一批项目,搞活一片产业,带动一方发展。
4月27日,贵州开阳“磷硫钛铜铁锂氟”耦合循环一体化项目在开阳县双流镇双永村正式开工。该项目将补齐贵州省新能源产业锂、铁、铜等资源要素短板,大力提升贵州省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整体竞争力。
抓实项目建设,做强县域经济。“磷硫钛铜铁锂氟”耦合循环一体化项目是2025年贵阳市首个百亿级项目,是以磷为主导的全资源循环耦合产业示范项目。项目建设内容为140万吨七水硫酸亚铁联产40万吨钛白粉、60万吨磷酸铁、60万吨磷酸铁锂、15万吨碳酸锂、1万吨氟化锂、2万吨六氟磷酸锂、10万吨铜冶炼、磷石膏分解制硫酸、热电联产项目、公辅工程项目。“项目落地之后,磷化集团新能源产业将实现锂、铁、钛资源的自给自足,富余的碳酸锂和七水硫酸亚铁可供应省内其他新能源企业。”贵州磷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何光亮说。同时通过重点扶持优势企业和拳头产品,完善优化基础设施,构建良好的招商引资平台,改善区域营商环境,不断夯实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
推动产业发展,助农增收致富。贵州乾藏中药材有限公司在杠寨国有林场流转了2000亩林地,划分了中药材育苗区、种植区,还与贵州中医药大学开展研学合作,进行中药材种植实验,积极打造产学研基地。目前已种植黄连、黄精、竹节参、淫羊藿等中药材600余亩,带动当地100余名群众在基地务工增收。
如今,开阳县紧盯项目建设“牛鼻子”,推动城镇化提质增速。一个个项目落地生根,为县域经济注入澎湃动力。
禀赋优势 打造旅居“新业态”
云山茶海体验。
“每年都有好多客人问我家有没有开民宿,问的人比较多,今年,我们就将家里的房间全部装修开起了民宿,客人络绎不绝。”据姚红芬介绍,龙广村风景秀丽,每年都吸引很多游客来游玩,依托乡村旅游带来的人气,自家开起了民宿。
寄情山水、放松身心,成为游客青睐旅居的动因,巧借旅居赋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有文章可做。
近年来,开阳县龙广村以“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盘活农村闲置房20余栋,让户主变身股东,带动周边群众变身服务员、导游,形成“一产带三产、三产促一产”的良性互动。
禀赋资源优势,做强康养产业。开阳县依托气候资源、临江沿河、水东文化、民族特色、旅游康养等优势,以“候鸟式”民宿、工业民宿为基础,采取“自下而上”、优中选优的方式,评选出思路方向清晰、基础条件较好、群众意愿较强的高寨、双流、米坪、花梨、南龙等乡镇作为旅居产业示范点,逐点位制定完善旅居“两图一清单一规划”,明确主题定位、运营模式、业态布局、服务配套、环境整治和核心吸引物,打造民宿产业,提升旅居新业态。
据悉,开阳县累计打造旅居民宿325栋,房间2126个,床位3376张,今年床位达7000余张,力争到2026年,床位达1万张,户均增收5000元。
立足山地特色,做强县域经济。采取产业串珠成链、项目加速奔跑、产城乡融合发展、打造旅居新业态的举措,走出一条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之路,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图\文 杨刚)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