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桃手艺人黄松琴:巧手编织幸福生活

4月25日,在松桃苗族自治县蓼皋街道,传统手艺人黄松琴忙着用玉米皮编织产品。在她的手中,一张张玉米皮,变废为宝变成了一件件手工艺品。
在黄松琴家里的一角,堆满了她的手工艺品,都是用玉米皮编织的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品:盘子、手提包、花朵等。
黄松琴编织产品用到的东西很简单,玉米皮是主要原材料。她制作坐垫时,把玉米皮一圈又一圈的首尾相连;她制作花朵时,用剪刀剪出一层层大小不一的花瓣,再塑形、组装。
在编织产品时,她会提前在大脑中构思产品轮廓,还原产品在大自然的姿态。她编织的蜻蜓栩栩如生,编织的花朵灵动、轻盈。她有时还在抖音平台直播编织产品,展现产品原生态的编织流程。
以前,黄松琴从于事理发、书画装裱方面的工作。她有一次不经意用到玉米皮编织花艺,觉得玉米皮的韧性好、可塑性强。她小时候看到父亲用稻草编草凳,用竹篾编簸箕,就想到用玉米皮来编织盘子、筐子等生活用品,并加入颜色点缀,让产品颜色更丰富。
“玉米皮的韧性很好,把玉米皮首尾连接起来,它就可以编成一个坐垫了。这样编织出来的坐垫透气,冬天不冷,夏天不热,结实又耐用。”松桃苗族自治县传统手艺人黄松琴说。
目前,她制作的产品有盘子、花朵、手提包等60余种产品,小到蜻蜓、虾,大到坐垫、帽子。她用玉米皮制作了一套“梅兰竹菊”,还计划着制作一套“春夏秋冬”。
“做手工的时间比较灵活,做一只蜻蜓半个小时,做一个杯垫两个小时,做一顶帽子两天就把它完成了,可以自由安排时间做更多自己喜欢的产品。”松桃苗族自治县传统手艺人黄松琴说。
在黄松琴看来,只要生活中有的东西,都可以编织成一件件产品,她编织的产品定价从十元至几百元不等。在销售层面,她在抖音平台销售盘子、蜻蜓、杯垫等产品,也售卖编织材料。有朋友喜欢她的产品会帮着推荐,也有客户找她订做产品。但她苦于人手不足,精力有限,她就慢慢地编织。
“目前,我主要用玉米皮做这些盘子、帽子,接下来,我还想联系有这方面爱好的朋友,用生活中的蒲草、棕榈叶等资源,编织更多的产品,让这些产品更丰富、让更多人知道。”松桃苗族自治县传统手艺人黄松琴说。(谢慧芳、戴刚)
![]() |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